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收入费孝通先生三部代表作:《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和《乡土重建》。这三本书是费孝通从文化的角度对中国社会进行概括的代表作,凝练地体现了其对这一问题的集中思考,借以全面而系统地呈现其乡土社会研究。
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 乡土重建的创作者
· · · · · ·
-
费孝通 作者
目录 · · · · · ·
乡土中国
重刊序言
乡土本色
文字下乡
再论文字下乡
差序格局
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家族
男女有别
礼治秩序
无讼
无为政治
长老统治
血缘和地缘
名实的分离
从欲望到需要
后记
生育制度
派与汇(代序)
第一章 种族绵续的保障
第二章 双系抚育
第三章 婚姻的确立
第四章 内婚和外婚
第五章 夫妇的配合
第六章 社会结构中的基本三角
第七章 居处的聚散
第八章 父母的权力
第九章 世代问的隔膜
第十章 社会性的断乳
第十一章 社会继替
第十二章 世代参差
第十三章 单系偏重
第十四章 以多继少
第十五章 续绝
第十六章 亲属扩展
乡土重建
中国社会变迁中的文化结症
乡村市镇都会
论城市镇
不是崩溃而是瘫痪
基层行政的僵化
再论双轨政治
损蚀冲洗下的乡土
黎民不饥不寒的小康水准
地主阶层面临考验
现代工业技术的下乡
分散在乡村里的小型工厂
乡土工业的新形式
自力更生的重建资本
节约储蓄的保证
对于各家批评的总答复(后记)
费孝通先生学术年表
费孝通眼中的“礼”与“文化”
· · · · · · (收起)
重刊序言
乡土本色
文字下乡
再论文字下乡
差序格局
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家族
男女有别
礼治秩序
无讼
无为政治
长老统治
血缘和地缘
名实的分离
从欲望到需要
后记
生育制度
派与汇(代序)
第一章 种族绵续的保障
第二章 双系抚育
第三章 婚姻的确立
第四章 内婚和外婚
第五章 夫妇的配合
第六章 社会结构中的基本三角
第七章 居处的聚散
第八章 父母的权力
第九章 世代问的隔膜
第十章 社会性的断乳
第十一章 社会继替
第十二章 世代参差
第十三章 单系偏重
第十四章 以多继少
第十五章 续绝
第十六章 亲属扩展
乡土重建
中国社会变迁中的文化结症
乡村市镇都会
论城市镇
不是崩溃而是瘫痪
基层行政的僵化
再论双轨政治
损蚀冲洗下的乡土
黎民不饥不寒的小康水准
地主阶层面临考验
现代工业技术的下乡
分散在乡村里的小型工厂
乡土工业的新形式
自力更生的重建资本
节约储蓄的保证
对于各家批评的总答复(后记)
费孝通先生学术年表
费孝通眼中的“礼”与“文化”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们的理论的出发点是在一个基本的假定上:人的活动是求生,求生就是满足他生物基础上所发生的需要, 食、色等等。需要的满足有赖于物质的利用,人的基本活动是利用外界物质来满足需要的活动。在利用的过程中发生了经济的原则,以最少劳力获取最大报酬率。为了效率,人类创造出复杂的分工合作的机构。贪图生活的优裕,每个人的生存和生活都依赖了别人的生存和生活。这就是【社会】。要维持社会的完整,有一套必须满足的条件。这些条件中可能有和个人生物基础上得来的本性不相合的。换一句话说,我们从那些独立生活的动物祖先所遗传得来的若干特性和我们分工群处时所需的生活不相适合的。因之,社会上必须有一套共同接受的办法,用社会力量来强制大家奉行。这些办法是【文化】。文化是社会创造出来使人类可以共同生活来满足个别需要的手段,文化是以社会力量来维持的生活方法。 维持社会完整最基本的一个条件,就是要有足够数目的人口来担负分工结构所规定的各种工作。我在这本书里就想从这个条件来看人类怎样用社会的力量创造出种种文化设备来达到维持社会完整的目的。P274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01页 -
我时常这样想:文化是人类用以来满足需要的人为工具,若是有一种需要可以由我们机体天赋的生物机能来满足的,我们在满足这种需要时也就不必再加上人为的工具,换句话说,不必再有什么文化了。P153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0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共285册),
这套丛书还有
《中国政治思想史》《国史要义》《西夏史稿》《词史》《中国绘画史》
等
。
喜欢读"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 乡土重建"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 乡土重建"的人也喜欢 · · · · · ·
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 乡土重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1 条 )
> 更多书评 21篇
论坛 · · · · · ·
对比《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 | 来自梅卡斯的摄影机 | 4 回应 | 2021-08-05 09:31:05 |
单说说生育制度 | 来自我是你爸爸 | 1 回应 | 2021-07-12 20:56:41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书单 | 千评9分书 (Sheryl)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公务员必读的推荐书目 (迅猛推进)
- 各知识领域的优秀基础教材与读本 (Fati)
- 记下二单吧。。 (Orpheus)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 乡土重建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萧湘 2015-05-15 22:10:13
读了《乡土重建》
8 有用 成知默 2021-03-18 15:03:23
费老对乡村结构的分析多建立在田野调查与实地走访的基础上,只是《江村经济》中对乡村生活图景与经济结构的描绘,到了这三部作品中,转而成了从理论与概念的层面上对乡村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建构:在《乡土中国》里,是通过差序格局、道德观念、亲缘与地缘关系、长老统治等方面来还原乡土社会的礼治传统与秩序;在《生育制度》里,是对马林诺夫斯基等功能学派观点的继承,从社会结构与权力关系方面来解读生育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费老对乡村结构的分析多建立在田野调查与实地走访的基础上,只是《江村经济》中对乡村生活图景与经济结构的描绘,到了这三部作品中,转而成了从理论与概念的层面上对乡村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建构:在《乡土中国》里,是通过差序格局、道德观念、亲缘与地缘关系、长老统治等方面来还原乡土社会的礼治传统与秩序;在《生育制度》里,是对马林诺夫斯基等功能学派观点的继承,从社会结构与权力关系方面来解读生育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以及生育制度如何规范和限制世系继替;在《乡土重建》里,则是将乡土中国的传统范式置入当时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环境里进行考校,分析种种问题的症结,并试图提出乡土重建的各种可行性措施。然而费老治学正如其晚年所反思的一样,“我的缺点就在只讲了社会生活的共相而没有讲在社会里生活的人的个性”,只见制度不见人。 (展开)
0 有用 手艺青年 2020-09-12 10:39:11
《乡土重建》再一次说明了中国经济不是一个经济学问题,而是社会学问题。
54 有用 富贵闲人 2014-12-02 13:03:09
❤简直想全部抄一遍
0 有用 一只大鱼 2017-12-26 20:30:27
补了《生育制度》与《乡土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