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本书通过对一位“儒家修正主义者”的探求,提示了一种激发古代思想生机的哲学式态度,和一条传承文化资源的创造性思想。
萧公权(Kung-chuan Hsiao,1897-1981)现代著名政治学家。字恭甫,号迹园,笔名巴人、石沤、君衡。江西省泰和人,幼年就读于私塾。1915年入上海中国基督教青年会中学学习。1918年考入清华学校高等科。五四运动中曾参与创办《民钟日报》。1920年赴美留学,先后就读于密苏里大学、康奈尔大学,主修政治哲学,1926年获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1926年回国后至1948年,历任或兼任南方、国民、南开、东北、燕京、清华、北京、四川等大学教授,讲授中外政治思想史等课程。是“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1948年秋赴台,任台湾大学教授。1949年9月离台赴美,任华盛顿大学远东和苏联研究所客座教授,直到1968年退休。著述甚丰,除本书外,还有《政治多元论》、《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国乡村:十九世纪的帝国控制》等,现已编成《萧公权全集》。其学术路向是,立足近...
(展开全部)
萧公权(Kung-chuan Hsiao,1897-1981)现代著名政治学家。字恭甫,号迹园,笔名巴人、石沤、君衡。江西省泰和人,幼年就读于私塾。1915年入上海中国基督教青年会中学学习。1918年考入清华学校高等科。五四运动中曾参与创办《民钟日报》。1920年赴美留学,先后就读于密苏里大学、康奈尔大学,主修政治哲学,1926年获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1926年回国后至1948年,历任或兼任南方、国民、南开、东北、燕京、清华、北京、四川等大学教授,讲授中外政治思想史等课程。是“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1948年秋赴台,任台湾大学教授。1949年9月离台赴美,任华盛顿大学远东和苏联研究所客座教授,直到1968年退休。著述甚丰,除本书外,还有《政治多元论》、《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国乡村:十九世纪的帝国控制》等,现已编成《萧公权全集》。其学术路向是,立足近百年来中国文化之变局,然后深入西方学术领域,在中西新旧各种学问之间加以折中调和、锤铸涵融,自成一家之言。从学术立场看,其毕生关注的问题,是中国历史的变与常,并以此为基点,来从事对中西文化的折中与融汇。
> 全部原文摘录
1.康南海谜一般的领袖气质和民科风范。2.中国文化颠倒反复,最终还是以物质救国优先,萧著用了超出一般的篇幅写经济改革与工业化之路,实乃百年来民族(潜)意识之冰山一角。3.一元哲学也好,大同理想也好,乌托邦也好,在现实变革与理想型社会之间有漫长虚实阶梯需要逐级跨越。4.康氏谈了社会变革与社会理想的方方面面,甚至包括交通,却没有传播,或许两者可混为一谈也未可知。
萧公权先生的封笔之作
二刷,有点失望。写作时间太长,问题意识不是很集中,基本还是个论文集,而不是一个有体系的专著。
萧公权这本书对康有为的研究是非常全面和客观的。
能够抵挡住披上康的大旗自说自话的诱惑,尚能回到康的时代语境中沿着他所直面的问题梳理康自己的想法,已经是康氏研究的上佳之作,有感于当代新康党盛行,回头再看此书,不仅感慨万千。
> 更多书评 1篇
> 13人在读
> 60人读过
> 154人想读
订阅关于近代中国与新世界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Mr. Curiosity 2018-08-26 21:42:47
1.康南海谜一般的领袖气质和民科风范。2.中国文化颠倒反复,最终还是以物质救国优先,萧著用了超出一般的篇幅写经济改革与工业化之路,实乃百年来民族(潜)意识之冰山一角。3.一元哲学也好,大同理想也好,乌托邦也好,在现实变革与理想型社会之间有漫长虚实阶梯需要逐级跨越。4.康氏谈了社会变革与社会理想的方方面面,甚至包括交通,却没有传播,或许两者可混为一谈也未可知。
0 有用 山海 2014-10-15 22:07:12
萧公权先生的封笔之作
0 有用 不足方丈 2022-05-07 18:41:28
二刷,有点失望。写作时间太长,问题意识不是很集中,基本还是个论文集,而不是一个有体系的专著。
0 有用 心齋 2020-01-16 19:04:09
萧公权这本书对康有为的研究是非常全面和客观的。
0 有用 十帧确反构中择 2019-09-21 20:12:14
能够抵挡住披上康的大旗自说自话的诱惑,尚能回到康的时代语境中沿着他所直面的问题梳理康自己的想法,已经是康氏研究的上佳之作,有感于当代新康党盛行,回头再看此书,不仅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