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我的大学》讲述了阿廖沙在喀山时期的生活。16岁时,阿瘳沙带着梦想,背井离乡,去喀山求学。艰苦的生活逼迫他不得不日夜劳碌奔波。在沙俄军队大杂院里,在船上,同下层劳动人民一起,和形形色色的小市民及思想者们一起,与艰苦的生活做着顽强的抗争。他想尽一切办法读书,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在这所没有围墙的社会大学里,他经受住各种艰难困苦的考验,最终成长的一个坚定的战士。
我的大学的创作者
· · · · · ·
-
马克西姆·高尔基 作者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看亲戚之间的关系实在比外人还不如。无论什么坏事和笑柄,他们都彼此知道,比外人更详细,说起坏话来更恶毒,吵嘴打架更是家常便饭。 他们的行为使我很不平静,感到深深的忧郁。为什么这种讨厌的事情,这种痛心的事情,会使他们感到快乐呢?什么东西逗得他们这样高兴呢? 人好象在跟大家一起过活,其实要记住自己是孤独的人。人家说的话都要仔细听,但是谁的话也不要相信;你要是只凭眼睛看,便会把事情弄错的。嘴要谨慎。房屋、城市,不是一张嘴可以造成的;要用卢布跟斧头才能造。 我明白,就是一位圣人来到这样的人家,我的主人们也一定会教训他,把他变成和自己一样;他们会因为无聊而去这样做。如果他们停止对人的挑剔、责骂和愚弄,那么他们就会觉得无话可说了,会变成哑巴;也就看不见自己的存在了。为了要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所以人必须用某种手段去对待人。我的主人们除了教训人,责备人,就不会去对待周围的人。即使你已开始和他们一样地生活,也就是和他们的思想、感情一致起来,他们还是会因为这个来责难你。他们就是这样的人。 一切人——特别是乡下人,好象是专门在市场里供人取乐的。他们在对人方面,永远有一种想嘲笑人、使人难过和局促的愿望。 尽管大家讲着客气话,大家笑脸相看,一切的人还是陌生人。而且世上的一切人,都是互相冷淡的。好象没有一个人同坚固的爱有联系似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残忍的真实 -
我勉强读完了《死魂灵》,读《死屋手记》时也是这样;《死魂灵》、《死屋》、《死》、《三死》、《活尸》——这类书名,不禁引起了我的注意,激起我对这样的书一种模糊的不快。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84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我的大学"的人也喜欢 · · · · · ·
-
- 童年 8.0
我的大学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91 条 )



高尔基:“人们对待女性的态度使我气得发疯”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是一部自传体的小说。高尔基以阿廖沙的视角,写了他人生经历中的很多事。行走在这段人生里的人,起码有一百人。他们似乎在诉说着什么,又似乎什么也没有改变。 在这鱼龙混杂的人间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女人。她不是笔墨最多的外祖母,不是美好到抽... (展开)
多线交织下的厚重生命——《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俄罗斯作家高尔基的三部纪传体小说,文本几乎以纪实的笔墨叙述了作者也即文中主人公阿廖沙童年、少年、青年三个时期的生长生活轨迹,真实可触地向我们展示了前苏联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历史面貌。 从总体上看,文本的所有事件都是作者的切身经历,每...
(展开)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15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8.0分 80707人读过
-
Penguin Classics (1979)暂无评分 7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7.7分 120764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7.7分 16728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我的大学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李哩哩 2012-10-04 00:14:48
漓江出版社。不过我的是陆桂荣译,开头还有韩静霆的序,一点也不马虎。小时候读了几遍都读不下去的书,这次也是只读到类似三分之二的部位。强调默默的,像讲故事讲童话一样,描景那么好,然而突然,就有一两个撕裂的情节,让你意识到这根本不是故事。这时候的高尔基还是谦虚的,自卑的。
0 有用 南柱赫的女朋友 2013-04-26 21:50:07
私以为在社会这所大学里学到的东西要比真正的大学里学到的东西有用的多!
0 有用 木之 2018-01-09 20:23:05
我缺乏社会经验
0 有用 瓣豆 2009-12-20 21:51:10
对高尔基的兴趣快消失掉了
0 有用 坏天气杰克 2014-04-15 22:23:00
我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