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比较文学学会的三个报告
列文报告(1965年) [美]列文
格林报告(1975年) [美]格林
伯恩海默报告(1993年) [美]伯恩海默
比较文学的新一轮身份“漩涡”
――兼谈“反民族主义”与“反欧洲中心主义” 孙景尧
论当代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
――兼及巴斯奈特(S.Bassnett)的“危机论” 方汉文
中国“解释学”:一种想像的怪兽?
――对理解差异的初步考察 [德]沃尔夫冈・顾彬
拯救诗歌:有清一代的“诗意” [美]宇文所安
得失之间:陶诗与手抄本文化的种种问题 [美]田晓菲
客观的了解如何可能?
――以冈村繁《陶渊明新论》为中心的讨论 胡晓明
知识分子精神搏斗的历史见证
――重读路翎的《财主的儿女们》 乐黛云
劝君惜取眼前人:近代诗人的女性叙写及姿态 陈引驰
重新遴选20世纪文学经典 朱栋霖
幻灭――以“吉诃德原则”重读《伤逝》 李丽琴
“文体作家”:沈从文与《雅歌》 吴允淑
“虚”(之)“极”与“静”(之)“笃”:重读《老子》第十六章
[新西兰]伍晓明
康德美学与后现代思潮
――纪念康德逝世二百周年 曹俊峰
海德格尔论本体神学 张 旭
德里达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解构 周荣胜
修辞与认知:隐喻诗学的认识论研究 张 沛
文学审美风格论(上) 苏 敏
论夏目漱石晚年的汉诗 王 成
超越国界的角色转换
――“20世纪侨民文学”的文化功能刍议 周启超
明末清初来华传教士诠释中国古代典籍的基本立场浅析 刘耘华
诗词与兴发 感动与人生
――评叶嘉莹《迦陵著作集》之理论阐发 曹庆鸿
知识分子问题笔谈
知识分子的认同迷思 胡晓明
知识分子和权力 蒋书丽
缺失“现代性”的知识分子 李宏图
关于知识分子的札记 吴 炫
走向市场的知识分子 张 弘
· · · · · · (
收起)
4 有用 陆钓雪de飘飘 2017-10-26 23:59:21
伯恩海默真是苦口婆心啊:学比较文学的一定要懂外语,这是存在论,但是适当的译本教育也是要的,学生自己就应该训练好文化翻译,这是本体论,读经典,然后要上好文学批评课和文学理论课,以便理解重大问题产生的背景,促使自己可以在历史语境中评估当代论争,对跨学科保持警觉和自由,也要考虑职业前景
1 有用 麦心 2013-09-29 14:05:42
结撰多家论文,视野开阔。最后关于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现状思考的一系列专题文章值得玩味。
1 有用 阿抖 2012-05-19 10:54:53
前面的三个报告可以了解的:列文(1965),格林(1975),伯恩海默(1993)……后面一些文就一般了
0 有用 楚渊豪 2015-07-24 18:05:50
客观的了解如何可能(胡晓明)、劝君惜取眼前人:近代诗人的女性叙写及姿态(陈引驰)两篇尤为精彩!
0 有用 阿基米德螺旋泵 2019-12-16 16:12:23
选的文章都没什么让人看下去的心情,也就复习了下三篇报告吧。全书水平最高的是德里达和隐喻那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