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的书评 (200)

刘玥 2017-02-13 16:32:13

鹅?西游记是一个黑暗文本??

这篇文章意图反驳两种西游解读: ——《西游记》是一个“黑暗的恐怖故事”,反映了人性最黑暗的部分;周星驰拍的暗黑西游才是“真正的西游记”。 ——孙悟空是一个反抗失败的悲剧英雄;唐僧是“封建大家长”;《西游记》是在反叛的外衣下宣扬“封建伦理纲常”;周星驰的颠覆...  (展开)
曹不空 2017-11-21 15:18:03

《西游记》,严重被低估的一本古典文学巨著

这里没有阴谋论,只有纯粹的逻辑分析。 在豆瓣已发文章: 孙悟空真敌得过十万天兵?| 西游记释疑 01 宋明两朝军队的战斗力为什么低?| 西游记照妖镜 01 天兵天将为什么要放水?| 西游记释疑 02 《西游记》里的仙人在现实中是什么?| 西游记照妖镜 02 玉帝真的昏庸吗?| 西游记...  (展开)
绵绵 2020-01-30 15:31:14

太难了,仅仅是苟活着就已经很难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关于唐僧: 唐僧是个内定的二代,上面给他铺好了路,安排了四个帮手,准备了诸多炮灰,还有一大堆人诸如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一十八位护教伽蓝等等暗中保护他,更不消说各路神仙菩萨随叫随到。然后,他就上路了。 嗯,路还是要自己走的,不然没有资历见识也说不过去...  (展开)
七个太阳 2013-02-16 21:43:14

西天取经的阴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西天取经是一个阴谋,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网上已经有很多人说过了,所以我只是按照我重读西游记的发现,来扯扯淡。 历史上有过各种各样的宗教,他们有的是想让头头有钱花有女人玩,有的是想消灭别人,有的是想愚弄民众,还有的成天啥也不干就知道转轮子,各有各的不良...  (展开)
吴人用其语为歌 2017-02-13 01:10:26

我心中的西游记

一部作品之所以成为名著,从来都源于其对社会现实的艺术反映与辛辣讽刺,乃至超越时间、历史与人性本身的界限从而关怀人类存在的意义。比之那些不顾历史现实而强加于文本,甚至无法逻辑自洽的“聪明见解”,我相信百回合《西游记》有着更为深刻的存在价值。虽然说一千个读者就...  (展开)
小路飞 2015-02-27 10:45:07

再读《西游记》:论孙悟空缘何屈居唐僧之徒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先是尝试着从网上找找《西游记》有没有什么未解之谜,结果找出来的全是已解之谜了。我小时候就抱着一本《西游记》翻来覆去地读,心里每次都因为唐僧的糊涂气愤不已,然后老是想为什么悟空不一走了之,不管这糊涂蛋,让他被妖怪吃了算了。他给我们的印象往往是听到妖怪之名就滚...  (展开)
昆仑山 2013-03-25 11:24:44

西游记最佳老公———黄袍怪 奎木狼 最令人寒心妻子当然是百花羞了

二十八宿中西方白虎七宿之一,奎,娄,胃,昴,毕,参,觜中的奎,也属于四木禽星之一。 按《西游记》中所说,奎木狼应该是性情中人,对“披香殿侍香的玉女”有情,于是发生了私通之事。“恐点污了天宫胜境”,玉女思凡托生为宝象国公主百花羞,奎木狼“不负前期,变作妖...  (展开)
lullaby 2008-04-07 17:43:30

最幽默的一句话

四十八回魔升寒风瓢大雪 僧思拜佛履层冰 四人被条大河阻断,无奈先去陈家庄落脚,还顺便帮陈家赶走妖怪,哪知这怪恰好是河里的大王。大王被行者打败,吃不了童男童女很是气恼,一个鱼婆婆妖精出了主意:做法把河面冰冻,做出可行走的假象,那唐僧比按耐不住,到时候便...  (展开)
汀洲自绿 2017-02-08 23:40:54

孙悟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对西游记的最初认识还是来自央视版的电视剧,确实很经典,里面对角色的定位几乎无法超越。比如六小龄童,他出身猴戏世家,6岁开始演猴戏,他演的孙悟空一举一动都是猴子样,几乎就是一只猴子在演这个角色。记得上学的时候,有一次他来我们学校演讲然后签名售书,整个会堂人爆满...  (展开)
白夜行路 2014-12-07 16:21:06

各怀心思的一场朝圣之旅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唐僧、悟空、八戒、沙僧四人,白龙马不提。 唐僧:软弱,慈悲,喜爱猜忌,多疑,几分虚伪,对徒弟缺乏信任(特别是在前期),大抵把徒弟当做取经的工具,且悟性其实低。 第十四回:悟空打死了几个强盗,唐僧是这么说的:若到城市,倘有人一时冲撞了你,你也行凶,执着棍子,...  (展开)
海上青 2008-08-04 13:25:47

孙悟空和白骨精,永远不是一个道儿上的人

孙悟空和白骨精,本来就是对立的两个方面,一个是要造化成佛的,一个是地地道道的妖精。一个要打,一个要逃。这是在神话故事里。要是换到现实生活中,他们之间也存在着诸多矛盾。 孙悟空是火眼金睛,一眼就能看透事物的本质,并直截了当地发表评论。白骨精身谙人性,通过委婉...  (展开)
妞妞 2017-01-08 00:17:57

西游记原著其实很不简单

西游记小说的幽默风趣不比电视剧差,明清白话文也是很容易读懂,每次过年回老家没事做都会拿起来看,一看就停不下来。以前看过一本书《西游记未解之谜》,吴闲云的,觉得很多地方分析得很有道理,西游记确实是一本内涵的巨著,可惜大多人只能当做消遣来看看。拍的电视剧虽然也...  (展开)
瞌睡虫 2005-11-29 16:47:41

可怜的小妖哦

《西游记》第32回-35回,唐僧师徒遇难平顶山莲花洞,在作者的描绘下充满了喜剧色彩,我觉得应该是全书最精彩的章回之一。昨晚读起来,有意思极了。下面是行者挑逗两个小妖怪的段落,不妨在此解读一二。 -----------------------------------------------------------------...  (展开)
浴神 2019-09-03 14:05:21

《西游记》是一本什么书

最早听说《西游记》曾经是一本禁书的时候,我是不信的,虽然没看过原著,但是我看过电视剧啊,这种讲降妖伏魔正义战胜邪恶的童话故事为什么是禁书呢,难道里面大闹天宫这些部分反映了反抗封建王权所以要禁掉吗? 后来看了原著,而且随着阅历的加深,才慢慢理解《西游记》这本书...  (展开)
夏辞 2020-03-15 06:30:34

坚持便会成功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老少皆宜的作品。其中充满了离奇,精彩的神话故事,每每读起《西游记》,老是会情不自禁地溶入那精彩的情节之中。 我们可以回想自己的童年,捧着一本《西游记》的连环画,津津有味地看着,当孙悟空打败了妖精,我们总会为他欢呼;当他受到...  (展开)
漱柠 2019-09-25 14:11:44

一些好玩的点

发现西游记里有几个好玩的点,各版影视剧动画片都没有明确表现出来,这里拿出来分享一下 1 七衣仙女其实是赤素皂紫绿黄青 2 如来给了观音金紧禁三个箍来约束三藏的徒弟,结果观音私吞了俩,一个收服黑熊精一个收服红孩儿,都带回自己潮音洞了 3 黄袍怪是二十八曜里的奎木狼和仙...  (展开)
楚翰彻 2016-11-10 19:36:37

《西游记》:由潜力至噱头

众所周知,《西游记》向来是各类文化产品制造产业争相改编的作品,但是令笔者感到遗憾的是,时至今日,仍没有一部真正能体现原著风采的改编作品问世。似乎在内地,杨洁导演在80年代拍摄的电视剧《西游记》是当今最受主流观众认可的《西游记》改编作品,似乎当代许多中国民众对...  (展开)
苦若人生 2013-04-07 16:59:50

闹天宫到西天路,悟空实力怎么了?

孙悟空取经路上名片中最常用的头衔就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大闹天宫如何不让人生畏?敢闹天宫说明他大胆,说明也应该很有本事,没什么本事就很有可能不敢去闹。 当年十万天兵天将拿他不住,如何他在取经之路上遇见妖怪,却受挫不少呢?在说这个问题...  (展开)
老子diss你 2018-07-11 22:41:01

灭山中魔易,灭心中魔难 ——《西游记》读后感

书中的故事情节,早已是家喻户晓。唐僧一行人为取得真经,一路上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灵山雷音寺,取得真经,普渡众生。 其实大部分人应当和我一样,对西游最初的认识都来自于电视剧。唐僧的羸弱,悟空的勇敢,八戒的贪吃,沙和尚的憨厚,无不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甚...  (展开)
玩具熊尾巴 2016-07-28 22:58:37

唐僧的神性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西游记》作为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应该是受众面最广大的,其中故事也耳熟能详。自清以降,人多喜孙悟空,喜其不屈的反抗精神,喜其不凡的英雄气度,少有人注目唐僧,现代影视对唐僧缺点的夸大,更让人对其心生厌恶。在我看来,唐僧绝对是取经路上的中坚力量,其完美清高的人格...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后页> (共200条)

订阅西游记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