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小说:
窘
九十九度中
钟绿
吉公
文珍
绣绣
夜莺与玫瑰(翻译王尔德小说)
附录:
悼志摩
平郊建筑杂录
惟其是脆嫩
闲谈关于古代建筑的一点消息
山西通信
窗子以外
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
蛛丝与梅花
《文艺丛刊小说选》题记
究竟怎么一回事
彼此
一片阳光
中山堂·北海公园
作者简介 · · · · · ·
林徽因(1904―1955),原名林徽音,为避免同海派男性作家林微音相混改署此名,偶尔也署徽因。笔名尺捶、灰因,又有西名菲莉斯(phyllis)。她祖籍福州,生于杭州,十岁后迁居天津、北京。父亲林长民任过段棋瑞政府司法总长、国会秘书长,是20世纪初活跃的政治家,亦擅长书法,兼工诗文。林徽因十四岁随父亲旅欧一年有余,曾就读英国St. Mary's College,并有机会结识欧洲众多学者、作家,后来与梁启超之子梁思成联姻。中国现代女作家多为闺秀,但像林徽因这般名门出身也属少见。她二十岁参与泰戈尔访华活动的接待,用英语主演了泰戈尔剧本《齐特拉》(《Chitra》)。她才貌双全,为北平文艺界社交圈中的名媛。不久赴美留学,所学美术而志在建筑,终生以此为本职,归国与梁思成先生一起创办了我国大学的第一个建筑系,其后又伴随梁思成四处勘测,对古建筑有多次重大发现。建...
林徽因(1904―1955),原名林徽音,为避免同海派男性作家林微音相混改署此名,偶尔也署徽因。笔名尺捶、灰因,又有西名菲莉斯(phyllis)。她祖籍福州,生于杭州,十岁后迁居天津、北京。父亲林长民任过段棋瑞政府司法总长、国会秘书长,是20世纪初活跃的政治家,亦擅长书法,兼工诗文。林徽因十四岁随父亲旅欧一年有余,曾就读英国St. Mary's College,并有机会结识欧洲众多学者、作家,后来与梁启超之子梁思成联姻。中国现代女作家多为闺秀,但像林徽因这般名门出身也属少见。她二十岁参与泰戈尔访华活动的接待,用英语主演了泰戈尔剧本《齐特拉》(《Chitra》)。她才貌双全,为北平文艺界社交圈中的名媛。不久赴美留学,所学美术而志在建筑,终生以此为本职,归国与梁思成先生一起创办了我国大学的第一个建筑系,其后又伴随梁思成四处勘测,对古建筑有多次重大发现。建国后还参加设计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被誉为中国现代建筑学的先驱。
目录 · · · · · ·
绣绣/夜莺与玫瑰/悼志摩
平郊建筑杂录/惟其是脆嫩
闲谈关于古代建筑的一点消息
山西通信/窗子以外
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
蛛丝与梅花
<文艺丛刊小说选>题记
究竟怎么一回事
彼此/一片阳光/中山堂.北海公园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林徽因小说:九十九度中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0 条 )

“新式”女子的旧婚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关于小说《九十九度中》 小说如同移镜般迅速而干脆地展现各色人物,有的寥寥几笔粗线条的勾勒,如同没有剪辑的一镜到底的画面,展现着如同浮世绘般的市井人物图。初读,觉得头绪凌乱破碎,但真正由千万人交织构成的生活,千丝万缕,如同站在街角望着无数迅疾而过的脚步,我... (展开)
读林徽因的《九十九度中》

存在的瞬间——印象主义批评
> 更多书评 10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9)7.1分 186人读过
-
花城出版社 (2010)7.5分 121人读过
-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7)7.1分 28人读过
-
海燕出版社 (2018)暂无评分 6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好看的闺秀小说 (般般)
- 林徽因的模样 (小米=qdmimi)
- 闲时手边书 (GA)
- 个人研习——database乐得品尝 (花音妙)
- 书虫私人藏书之梁思成林徽因篇 (bookbug)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418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林徽因小说:九十九度中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桑田巫 2011-04-27 20:44:43
一般
0 有用 花七小爷 2008-12-27 14:34:26
只喜欢一篇
0 有用 夜裁冰 2013-06-16 00:10:34
以前看的。。一般吧。。
0 有用 绿毛水怪 2008-09-26 21:42:28
未读完,只因九十九度中一篇的惊艳
0 有用 楚清歌、 2013-01-08 23:26:48
对《九十九度中》无感,更喜欢《钟绿》这篇。
0 有用 是果汁啊。 2021-11-15 13:26:53
只读了同名篇目《九十九度中》,读完明白了题目指的是天气的温度,并且单位是华氏度。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喜燕堂结婚事件中的新娘阿淑,旧时代下的新时代女性,她的想法挺像现在很多年轻人的想法(2021.11.12)
0 有用 天外飞青 2021-07-23 22:47:42
因为喜欢梁林纪录片产生的,更想从文字作品延续了解的心情。林徽因实际不是一个林黛玉式的人物,而更偏学术型实干家。从小说内容来看,没有脱离以个人际遇为创作背景,因我已从纪录片了解梁林生平。说林的文学是北京的灵魂,是当时人对凤毛麟角的奇才女子的赞誉。但林文笔里的大家气范,和分析诗词表达的精准捕捉,还是体会得到的。这真不愧是徐志摩的知己,特别四周年祭奠那篇,真性情剖心析肝。她留下的作品极少,那短促的人生,... 因为喜欢梁林纪录片产生的,更想从文字作品延续了解的心情。林徽因实际不是一个林黛玉式的人物,而更偏学术型实干家。从小说内容来看,没有脱离以个人际遇为创作背景,因我已从纪录片了解梁林生平。说林的文学是北京的灵魂,是当时人对凤毛麟角的奇才女子的赞誉。但林文笔里的大家气范,和分析诗词表达的精准捕捉,还是体会得到的。这真不愧是徐志摩的知己,特别四周年祭奠那篇,真性情剖心析肝。她留下的作品极少,那短促的人生,真如划破天空的星霞一瞬。 (展开)
0 有用 江原评论 2021-05-13 09:38:53
真的一般
0 有用 谁还需要星星 2021-04-01 12:24:23
喜欢《九十九度中》,林徽因真的是京派特别的存在。理性独立,但在她的散文中又能窥得她感性的一面;出身名门,却能体谅底层人民的无奈;战火纷飞,仍能坚守本心;近年来营销号把她写成了一个“绿茶”,但个人认为,无论是从才情上还是人格上,都不应该被黑得这么惨,能写得出《九十九度中》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林徽因的温暖与细腻显而易见。至于她本人,是同为女性,我终生的目标
0 有用 走在安静小路上 2020-12-28 01:07:03
用平淡叙述肉体和灵魂的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