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中世紀義大利半島各城市只有兩個自始自終堅守自己的獨立性,對人類史而言真是意義非凡:第一是佛羅倫斯;第二是威尼斯,一個表面上看起來停滯不前、政治上亦無波瀾的城市。—布克哈特(JACOB BURCKHARDT)
一群平凡人的不平凡故事!
在大航海時代之前,歐亞大陸西半部人類主要的舞台集中在地中海與歐亞大草原。公元452年的一群逃難者為躲避蠻族阿提拉的攻擊,逃往海上,此地才開始有人居住。五百多年後這個人口不到二十萬人(公元1422年人口數十九萬)的城市變成了東地中海的海權霸主,號稱「東地中海女王」!
公元一0五四年,東西方基督教(拜占庭與羅馬)分裂以後,歐洲政治的分界線從南北劃分基督教世界與蠻族天地,變成東部的東正教與西半部的天主教,威尼斯的地理位置正好落在交會之處。1453年第二羅馬—拜占庭陷落於奧斯曼土耳其人之手後,威尼斯扮演過保衛基督教世界的角色,更...
中世紀義大利半島各城市只有兩個自始自終堅守自己的獨立性,對人類史而言真是意義非凡:第一是佛羅倫斯;第二是威尼斯,一個表面上看起來停滯不前、政治上亦無波瀾的城市。—布克哈特(JACOB BURCKHARDT)
一群平凡人的不平凡故事!
在大航海時代之前,歐亞大陸西半部人類主要的舞台集中在地中海與歐亞大草原。公元452年的一群逃難者為躲避蠻族阿提拉的攻擊,逃往海上,此地才開始有人居住。五百多年後這個人口不到二十萬人(公元1422年人口數十九萬)的城市變成了東地中海的海權霸主,號稱「東地中海女王」!
公元一0五四年,東西方基督教(拜占庭與羅馬)分裂以後,歐洲政治的分界線從南北劃分基督教世界與蠻族天地,變成東部的東正教與西半部的天主教,威尼斯的地理位置正好落在交會之處。1453年第二羅馬—拜占庭陷落於奧斯曼土耳其人之手後,威尼斯扮演過保衛基督教世界的角色,更一舉在1571年的雷龐多(Lepanto)海戰讓奧斯曼喪失地中海權。
威尼斯的貢獻不只是面具、嘉年華、貢多拉船,還有葡萄酒(馬爾瓦吉亞酒)、肥皂(戰時也可以在敵方船上阻擾敵人的運動)、玻璃與眼鏡、蕾絲(生產地在慕拉諾島)、出版業(1495~1497全歐洲出版了1821本,447本由威尼斯出版,第二名的巴黎只貢獻了181本) 、專利制度(1474年起給予10年的保障)、保險制度。
他們沒有如熱那亞赫赫威名的冒險家—哥倫布;她們也不像翡冷翠(佛羅倫斯)那樣天才輩出—達文西;更沒有羅馬城的歷史光輝與教宗的光環。但是這群務實、腳踏實地,在孤懸海外一隅、靠魚鹽維生的人民,經歷數百年的時光卻能造就海上強權的事業。這個城市遭逢多次生死關頭的危難,卻不曾分裂、內亂,反而更加團結在聖馬可旗幟下,更見淬煉!她的國策符合地緣條件,她參與建構了現代意義的外交體系,她扮演地中海東西兩方商品、技術、知識、美學、文化交流的橋樑,促成西歐從封建體制走向現代。她是威尼斯,一個我們耳熟能詳的觀光城市,曾經在歷史上成就不平凡偉業的小城大國!
作者简介 · · · · · ·
威廉‧麥克尼爾(William H. McNeill)
芝加哥大學歷史學榮譽教授,史學著作量甚豐,超過三十冊。包括:《西方文明史》(History of Western Civilization)、《人類社群史》(A History of the Human Community)、《回教世界》(The Islamic World)《古典中國》(Classical China)、《文明的起源》(Origins of Civilization)、《瘟疫與人》(Plagues and People)等,《西方的興起》於一九六四年榮獲美國國家圖書館獎。
目录 · · · · · ·
目錄
前言
導論
第一章 一○八一至一二八二,法蘭克騎士前進地中海東部
義大利城邦的巨大力量
義大利城邦商業發達的因素
威尼斯在海外的發展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第二章 一二八二年至一四八一年,成為強權國家的威尼斯
以小搏大的義大利城邦
威尼斯的政經制度
貿易局勢的變遷
世界局勢的改變
第三章 一二八二年至一四八一年的文化互動
大雞慢啼的威尼斯文化
三種彼此競爭的高度文化
鄂圖曼土地上的文化發展
東地中海的東正教發展
第四章 一四八一年至一親九年,衰亡中的威尼斯
威尼斯喪失強權國家的地位
夾縫中的威尼斯
重創威尼斯的因素
第五章 一四八一年至一六六九年,文化大都會的威尼斯
活躍的威尼斯文化
各國對異教徒的態度
洋溢自由風氣的威尼斯
鄂圖曼帝國的發展
宗教世界的分分合合
東歐的希臘元素
第六章 失勢的威尼斯
陷於落後之地的威尼斯
地主與貴族
微弱但仍閃耀的威尼斯文化
希臘東正教的興衰
專有名詞譯名對照表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当然,同时间也发生了其他社会混乱,特别是政治关系因火炮的发明而大幅转变,火炮不仅增强了射程,从地方的观点来看,也扩大了暴虐专横的范围。因为印刷术的创新,交流的成本降低,各文化、信息 的交融混合不只变得频繁,还变化莫测。这种情况导致心理上的痛苦,至少对严肃敏感的艺术精英来说是如此。虽然有多数人认为希腊派的马克西姆的所作所为是在追求明确的真理定义,他这么做是为了替行为提供坚实的基础,但也有许多人更进一步要求直接、无情地镇压所有传播错误信息、诱发混乱的人其实也就是与他们个人信仰意见相左的人。 在西方基督教世界的中心,都市长久以来都是很复杂的综合体,专家和统治者已习惯容忍多元意见,就算冲突意见再多、再不舒服也一样。然而,在欧洲边陲上,都市生活的复杂却引发对生命的不确定性一这个自13世纪起,于北意大利诞生却如癌症般扩散至各地的技能和想法,其复杂难懂的整体性使得单纯的当地社会产生抵触。这种情况开启了两种选择:一是以保守的真理和正义之名,革命性地挑战权力;二是如果现存政府组织尚未深陷于令人生厌的外来多元主义和专业主义,那么就在行政上净化,目标在于铲除这些错误的新观念,无论它如何定义,或是来自哪个“伟大”的外来文明。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五章 文化大都会威尼斯(1481-1669) -
在考虑拉丁和希腊两个基督教世界之间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前,必须先说明第三种上层文化的扩张,这种文化在13世纪末和哥特文化、拜占庭文化一起竞争在欧洲人心中的地位:在此,我笨拙地将它称为佩萨诺蒙古一突厥式复合文化。不幸的是,这种文化鲜为人知,在突厥研究中也不成熟。然而,毋庸置疑的是,这项文化的文化要素从波斯的心脏地带向外传播,在14世纪与同时期哥特式文化及拜占庭文化扩张相竞争。 事实上,因为14世纪末帖木儿军队造成的毁灭,阻碍了我们观察这种上层文化在亚洲西部草原地带的发展。在帖木几侵略之前,数据的破坏及14世纪的大草原文化的被忽略,都使这种文化更加模糊,再 加上俄罗斯在18世纪以同样的基础发展出不同的文化,抹除了上层文化早期模式所有残留的痕迹。 然而,即使不秉持学者需要严格筛选档案记录来还原历史事件的先决条件,也没有足够的材料证明,伏尔加河下游、多恩河及聂伯河河谷在14世纪曾是佩萨诺一蒙古突厥文化的广大活动场域。经过一些叛 变后,统治这些土地的鞑靼可汗偏好波斯的宫廷文化。没有人检验过 所谓的征服者画集( Album of the Conqueror)中的绘画,这些绘画可能源自亚洲西部草原帖木儿或鞑靼的宫廷文化,但这种官文化不如拜占105庭或哥特绘画那样具有专业化的艺术技巧。鞑靼文化的宗教、文学和音乐仍模糊难解,但有强烈的理由认为官延中有个小圈子流行着对高雅的品位和新奇性的追求,无论这种品位和新奇性来自安纳托利亚、波斯、拜占庭、亚美尼亚,或是地中海的拉丁世界。 这种文化形式的中心波斯在14世纪经历了某种转折,与拜占庭的经历相似。伴随着政治混乱的诗词创作在哈非兹( Hafiz,1390年去世)的作品中达到极盛。同时,波斯的袖珍画出现新的风格定义,虽然它到下一个世纪オ才发展纯熟。④莫卧儿帝国和16世纪的奥斯曼帝国及萨法维王朝相同,其上...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三章 文化交流(1282-1481)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威尼斯共和國的故事"的人也喜欢 · · · · · ·
威尼斯共和國的故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9 条 )

一半浮华,一半叹息:一本书带你领略别样的威尼斯变迁“美景”!

【转】蒋竹山:全球视野与跨文化——阅读麦克尼尔的几种方法


一种阅读《威尼斯:欧洲的枢纽1081—1797》的方法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威尼斯”那么多,为什么要读这一本? 关于威尼斯的书确实很多,这本《威尼斯:欧洲的枢纽1081—1797》(以下简称《欧洲的枢纽》),讲的不仅仅是“一城”或“一国”,而是整个欧洲的历史。时间上则纵览1081年到1797年。 它也可以作为威尼斯史来读,除了威尼斯以小博大、称霸... (展开)
何为拉丁欧洲?何为郁金香时代?威尼斯又发生过哪些影响欧洲格局的大事件?——书中一些重要名词的参考解释

麦克尼尔与他的欧洲史“初心”
> 更多书评 9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7.2分 77人读过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9)暂无评分 1人读过
-
講談社 (2013)暂无评分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讀書共和國出版集團 - 頁1 (the Wor(l)d)
- 中世纪阅读 (楚恻)
- 港台外(五续) (湮没人群)
- 威廉·麦克尼尔 (鎮長)
- X (佐为)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4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威尼斯共和國的故事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楚恻 2019-07-07 01:02:10
对于宗教部分较重,影响分析跳跃较大。
1 有用 Zap 2015-05-28 21:44:05
一半写的威尼斯,一半写的其他的(希腊,奥斯曼,俄罗斯,东正教vs天主教vs伊斯兰)。有点跑题,但内容很棒,鉴于关于东正教的书籍较少,有兴趣的可以细度。威尼斯部分比较简练,对于非专业人士应该也足够了。 多一句嘴,人家原标题没写【故事】,这本书是正八经的学院派史学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