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关于《老子》的讲记。作者以深厚的文史功底,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对《老子》的内涵作了充分的阐解、辨正和引述。具有深入浅出,明白通畅的特点。在普及中国传统文化,使深奥的古籍通俗化,专门的学术大众化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书末还附有历代《老子》研究书目。
老子他说的创作者
· · · · · ·
-
南怀瑾 作者
目录 · · · · · ·
由老子到孙子
内用黄老 外示儒术
黄老的内涵
拨乱反正的趣谈
太上老君与李老子
汉文帝善用老子的法宝
半壁江山一纸书
老子吃瘪
曾国藩与屠羊说
王明阳与曾国藩
阴柔不是阴谋
老子还他老样子
老子五千文过关
第一章
头头是道
有无主宾
玄元之妙
第二章
真善美的价值定论何在?
善反而不美
有无相生
老子背上历史的烂帐
流水行云永不居
第三章
老子薄视时贤
贤与不贤的君子小人之辨
道家与法家的辨贤
现代化好人与老人的表扬法
盗机与哲学
历史上严禁工业科技发展的死结
劫灰和人类的物质文明
世上无如人欲险
虚心实腹与鼓气
道家虚心养气的真传
赵宋是再次的南北朝
寇准的胆识
宋真宗贿赂宰相
第四章
道与存在不存在间
汉文帝、康熙、郭子仪
郭子仪与鱼朝恩
卢杞、李白与郭子仪
半个芋头 十年宰相
白衣山人――李泌
山人自有妙计
英雄退步学神仙
第五章
圣人与刍狗
正言若反
风箱式的说话艺术
第六章
吹毛用了急须磨
人为神的守护人
第七章
老子的不自偷生
第八章
水的人生艺术
第九章
富贵难保的反面文章
中外历史上的悲剧
进退存亡之际・
急流勇退的类型
第十章
魂魄精神一担装
养气与修心
为政治国的哲学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花花世界奈聋盲
第十三章
宠辱谁能不动心
天下由来轻两臂
第十四章
时空心物与道的体用
第十五章
老子的“士”的内涵
潜足浊流人自清
动的哲学
第十六章
静的妙用
芸芸众生的命根
第十七章
人生哲学与道的层面
第十八章
忠臣孝子的伪装
春秋两大名医――老子与孔子
第十九章
“王”“贼”并列的烂帐
唯大英雄能本色
第二十章
知识是烦恼的根源
老子素描修道者的人生
只是同流不下流
老子处世哲学的人证
第二十一章
老子的物是什么东西
春秋时代南北文学的境界
此精不是那精
孟子的证道
第二十二章
曲直分明转一圈
尧的儿子,汉武帝的奶妈
刘备的淫具,齐景公的刽子手
枉则直的教育法
狐狸、豹皮的吸引力
有了富贵,失去欢乐
四不的领导学
第二十三章
这自然不是那自然
非人力所及的因果变灭律
第二十四章
企鹅的步伐,猩猩的醉舞
投鞭断流的苻坚
山泉绕屋知深浅
第二十五章
天下大老母
万道不离王道与人道
好不容易自然
念天地之悠悠
自然神仙
第二十六章
一肩挑尽古今愁
谁肯放下自私的包袱
两臂重于天下
超然轻重的历史故事
附录:历代《老子》研究书目
南怀瑾先生著述目录
· · · · · · (收起)
内用黄老 外示儒术
黄老的内涵
拨乱反正的趣谈
太上老君与李老子
汉文帝善用老子的法宝
半壁江山一纸书
老子吃瘪
曾国藩与屠羊说
王明阳与曾国藩
阴柔不是阴谋
老子还他老样子
老子五千文过关
第一章
头头是道
有无主宾
玄元之妙
第二章
真善美的价值定论何在?
善反而不美
有无相生
老子背上历史的烂帐
流水行云永不居
第三章
老子薄视时贤
贤与不贤的君子小人之辨
道家与法家的辨贤
现代化好人与老人的表扬法
盗机与哲学
历史上严禁工业科技发展的死结
劫灰和人类的物质文明
世上无如人欲险
虚心实腹与鼓气
道家虚心养气的真传
赵宋是再次的南北朝
寇准的胆识
宋真宗贿赂宰相
第四章
道与存在不存在间
汉文帝、康熙、郭子仪
郭子仪与鱼朝恩
卢杞、李白与郭子仪
半个芋头 十年宰相
白衣山人――李泌
山人自有妙计
英雄退步学神仙
第五章
圣人与刍狗
正言若反
风箱式的说话艺术
第六章
吹毛用了急须磨
人为神的守护人
第七章
老子的不自偷生
第八章
水的人生艺术
第九章
富贵难保的反面文章
中外历史上的悲剧
进退存亡之际・
急流勇退的类型
第十章
魂魄精神一担装
养气与修心
为政治国的哲学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花花世界奈聋盲
第十三章
宠辱谁能不动心
天下由来轻两臂
第十四章
时空心物与道的体用
第十五章
老子的“士”的内涵
潜足浊流人自清
动的哲学
第十六章
静的妙用
芸芸众生的命根
第十七章
人生哲学与道的层面
第十八章
忠臣孝子的伪装
春秋两大名医――老子与孔子
第十九章
“王”“贼”并列的烂帐
唯大英雄能本色
第二十章
知识是烦恼的根源
老子素描修道者的人生
只是同流不下流
老子处世哲学的人证
第二十一章
老子的物是什么东西
春秋时代南北文学的境界
此精不是那精
孟子的证道
第二十二章
曲直分明转一圈
尧的儿子,汉武帝的奶妈
刘备的淫具,齐景公的刽子手
枉则直的教育法
狐狸、豹皮的吸引力
有了富贵,失去欢乐
四不的领导学
第二十三章
这自然不是那自然
非人力所及的因果变灭律
第二十四章
企鹅的步伐,猩猩的醉舞
投鞭断流的苻坚
山泉绕屋知深浅
第二十五章
天下大老母
万道不离王道与人道
好不容易自然
念天地之悠悠
自然神仙
第二十六章
一肩挑尽古今愁
谁肯放下自私的包袱
两臂重于天下
超然轻重的历史故事
附录:历代《老子》研究书目
南怀瑾先生著述目录
· · · · · · (收起)
喜欢读"老子他说"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孟子旁通 8.5
-
- 历史的经验 8.5
-
- 论语别裁(上下) 8.6
-
- 原本大学微言 8.8
-
- 南怀瑾著作珍藏本(第三卷) 8.8
-
- 易经系传别讲 8.8
-
- 中国文化泛言 8.1
-
- 禅宗与道家 8.1
-
- 南怀瑾谈历史与人生 8.5
-
- 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 8.1
老子他说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5 条 )

边读老子,边读印度哲学,边思考
用两个时间段陆续读完了南怀瑾的《老子他说》及续集,先是在今年的国庆之前看了前六章,一开始看得比较慢,一则对这部中国文化的智慧之大成心存敬畏,一则刚开始进入老子的哲学世界,需要一个过程。国庆大假出去玩,就临时拿起了《现在开始讲解瑜伽》,是考虑到在接近自然的地...
(展开)

致虚极、守静笃。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最近在读南怀瑾的《老子他说》,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他对这两句话的解释。我本人认为这两句话可以当做口诀使用,就像佛家的偈子,在心烦的时候可以念念。 “致虚极、守静笃。”是道家提倡的一种最高境界。道家认为人应当“虚”,也就是对任何事都不要有成见,就像一个空的容器...
(展开)

书签——《老子他说》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至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 何以知其然耶?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志士栖山恨不深,人知已自负初心。不须更说严光辈,直自巢由错到今。”(陆放翁)平庸一生,名不见于乡里,终与草木同腐的,或者庶乎近焉! “绝圣弃智,民... (展开)> 更多书评 55篇
论坛 · · · · · ·
不知道有听了会生气的人吗 | 来自无所为 | 8 回应 | 2011-10-10 15:28:15 |
老子 | 来自天涯明月 | 2010-05-21 12:39:50 | |
还好 | 来自未济 | 2009-11-10 19:58:22 | |
还不错 | 来自apple | 1 回应 | 2007-10-25 14:55:55 |
南怀瑾的书都是不错的 | 来自ccie14412 | 2006-09-18 12:51:53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8.6分 4073人读过
-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6)9.0分 259人读过
-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1)8.1分 65人读过
-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6年8月)8.4分 29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我最喜爱的好书txt下载(有你看的这本哦) (书童子)
- 国学经典与解读 (Vag)
- 人生转轨处--书单 (介)
- 【南师 | 南怀瑾】 (CuRry_常喜舍;)
- 奔腾着一颗卡夫卡的心 (年轻的老太)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老子他说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舞池里的塔西佗 2015-05-26 11:16:18
呵呵
0 有用 肖大飞 2009-12-24 19:29:34
好玩儿
0 有用 阳光下的小桑 2009-06-07 13:12:48
南怀瑾系列都值得一读。
0 有用 完美 2014-07-11 13:56:22
今年才知道《道德经》其实就是《老子》。没文化,好可怕。五千字诠释生命的本质。
0 有用 木落庵 2006-05-16 13:38:34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0 有用 大人左 2023-06-29 20:04:04 上海
确实是个道书,南老师这么讲我也很多地方看不明白
0 有用 fine 2023-03-15 22:48:19 广东
属于读的时候都很有道理,读后便忘了讲了啥。。
0 有用 瓦尔特 2022-06-29 09:08:02
第一次看道德经,对老子本身没有理解,所以读读感觉还可以… 有一些解读的确见仁见智,估计又是南怀瑾自己的理解。然后很多地方原文都还没讲得很清楚,就开始举例历史事件,故事是不错,是不是那个理就不一定了。老子的哲学思想本来就不像论语那么好懂,有时候还是看不太明白2333 不过既然是“他说”,看看他讲故事倒也还好,以后还是得对着注释自己看原文自己理解。
0 有用 朱凌峰 2020-09-30 20:36:24
还是没讲清楚老子,举了一堆历史故事的例子,但想证明任何一个观点,浩瀚历史中找几个例子都是绰绰有余,没有意义,不能证明什么,南怀瑾名气大,但没读出什么过人之处,没启发
0 有用 点.. 2020-09-02 06:21:18
狗屁不通,真是大师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