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谈的书评 (20)

管歌台 2011-08-31 17:37:37

人之所以为人

眾所周知,意大利作家喬萬尼•薄伽丘是文藝複興時期享譽盛名的“文學三傑”之一。記得第一次看到這個名字及其相連在一起的作品《十日談》,是在高中世界史的課本上。由於我自小對外國文學的理解甚感吃力,所以一直都沒有想去翻閱它的沖動。以至在大學前,薄伽丘和《...  (展开)
白衣卿相 2008-03-24 10:38:23

很好很强大

说实话,为<十日谈>写小标题,我的第一反应是"很黄很美丽",但为了避免被说是标题党,所以委屈下这本名著,屈就下"很好很强大"吧. 要说这本小说,咽下吐沫,如数家珍呀.与中国的三言二拍合称中西双璧,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看的名著读物了(为维护我的光辉形象,请大家在读物两字后自觉加上"...  (展开)
雪江渔翁谢占杰 2021-10-08 15:40:16

《十日谈》——“幸福在人间”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雪江渔翁谢占杰 2021-10-02 10:34:22 “心底龌龊的人听到什么话都往坏处想,心底光明的人即使听到不太正经的话也不会受到感染,正如朝太阳扔泥块并不能损害太阳的光辉,地上的丑恶无损于天空的辉煌。”——引自《十日谈》作者跋。 提到《十日谈》,确实有人认为该书有些故事有...  (展开)
微神 2011-04-04 22:51:11

人性解放

这本书是我快上高三的时候在在甜水园图书批发市场买的。当时有一家书店全场打五折,我打算趁机挑几本书,最后只买了这一本。因为我知道这是一本世界名著,并且原来还听说这是意大利版的《聊斋》。 这里面有一百个故事,我每天睡觉前看一个,权当做是紧张生活的一点...  (展开)
草原上的咩咩羊 2009-10-11 23:20:44

可读性强

我一直没有看过《十日谈》,是因为印象中那个时代的人讲故事也逃不出一本正经的框框,不过这本书读起来还真没感觉太晦涩,都是一个个的小故事,也记不住故事的主人公叫甚名谁甚至记不起来讲故事的主人公的名字,但是小故事都挺好看的。抛开时代背景去看,还是蛮有意思的小故事...  (展开)
乘物游心° 2019-01-05 20:04:45

学习名著亦当结合时代背景

看了好几天,花了6个小时,终于把一百个故事看完了。 这些故事里,有不管道德、荒淫无度的男欢女爱,有历经磨难才能相守的真爱,也有被世俗因地位之类的拆散的、最终双双殒命的悲剧。有以戏耍他人为乐的人,有为了自己欲望不惜杀害他人的恶人,也有善良、知恩图报的人。有很多...  (展开)
玩具熊尾巴 2016-07-28 22:49:53

人文主义中的“人欲观” ——以薄伽丘的《十日谈》为例

人文主义的“人欲观”是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思潮的又一组成部分。在人文主义者看来,既然上帝使人成为主宰现实世界的“万物之灵长”,既然人有意志自由和理性尊严人就不应该受制于罗马教会禁欲主义的说教,将幸福寄托在虚无缥缈的来世的“天国”,而应当大力追求现世的幸福,实...  (展开)
2022-09-02 14:39:32

随记

据薄伽丘的跋,《十日谈》是写给“有闲的”、“高贵的”妇女的一本故事集。一百个故事中,描绘了各异的妇女形象,有充满智慧的蒙费拉托侯爵夫人,有怒而敢争的加斯科尼女人,有打破禁忌追求幸福的修女……同时,在每一天故事讲述会结束后的歌唱中,劳蕾塔唱到:“不做一个人的...  (展开)
满塘 2020-04-24 12:24:14

把情欲从“禁欲”的枷锁中解放,套上有节制泄欲的束缚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薄伽丘在写《十日谈》时,欧洲正爆发黑死病。而笔者读这本书时,新冠肺炎病毒正在全球肆虐。不同的地方在于,薄伽丘借助当年的疫情宣扬人最基本、原始的情欲;而在当下的疫情中,社会宣扬更多的是那些奋战在抗疫一线的逆行者,他们身上有比情欲更灿烂的光...  (展开)
不外如此 2019-08-10 19:53:29

我读《十日谈》

08.10 第一次读完乔万尼·薄伽丘的《十日谈》这本小说,不是现在。我也没有更多的心思读这本书,或者没有彼时的心境了。 坐在阳台上,桌子上面的衣服被风吹的摇摇晃晃,搬东西的早上,办事处的男生宿舍空无一人,没有拉好窗帘的房间中央一片漆黑,厨房的铁门一声响把我吓坏了。...  (展开)
抓猫逗狗 2019-04-15 00:50:29

篇章部分阅读有感

这书初看确实颇为荒诞搞笑,里面的大多故事并非善有善报报,恶有恶报,总有些无常变化推动情节,每个小故事人物起先总有点跌宕坎坷,然后还做过一些有违当时宗教背景伦理纲常的事情,看起来真是好笑极了,甚至有时候还冒出点不要脸的想法来,更好笑的是他们还那样做了,这本身...  (展开)
你的名字 2019-02-13 11:04:23

《十日谈》资料汇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乔万尼·薄伽丘所著的《十日谈》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巨著,是世界文学史上具有巨大社会价值的文学作品;意大利近代著名评论家桑克提斯曾把《十日谈》与但丁的《神曲》并列,称之为“人曲”。 1348年,意大利一城市瘟疫流行,10名男女在乡村一所别墅里避难。他们终日游...  (展开)
非一日之寒 2018-11-24 22:44:30

失去信仰,我们为何存在?

薄伽丘的经典名著,十天,十个人,每人一天一个故事。在瘟疫席卷欧罗巴的这段时期,欧洲应当正处于中世纪的晚期,即将迎来文艺复兴。黎明前的黑暗,往往是最为昏暗、凄凉、阴冷的,如果教会是中世纪的一盏明灯,那在这片无尽的黑暗之中灯光也显得如此虚弱无力,濒临熄灭。由此...  (展开)
😉 2017-02-06 18:39:59

8.《十日谈》

2014.11.06-11.10 8. 《十日谈》——但丁 因高中课本介绍便找来一看。当时书上评价它如何痛斥了中世纪基督教会,如何对欧洲和世界文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 等等,不过相对的,自己看来认为里面也有许多投机取巧,意外之财,善恶未必全然有报的要素。一些故事讲述女子即使有才...  (展开)
拉蒙人 2015-12-10 00:00:48

十日谈——蔑视教会 承认世俗 颂扬真善 鞭笞丑恶

一场瘟疫,无论王公贵族,还是平头百姓,碰上就翘辫子。十室九空,有些花园豪宅居然空无一人而什么都原封不动;人人自危,不知何时会论到自己。七个年轻的上流社会的女孩和其中三个的她们的未婚夫一起商量好,既然现在朝不保夕,何不乘大家还健康的时候,一起快快乐乐的过几天...  (展开)
冬天的ice 2012-04-21 20:47:49

原来,文艺复兴时期竟然是这个样子滴!!!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以前历史课学过:薄伽丘写过《十日谈》,貌似只是个一分的选择题。但是,因为薄大人是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我总是对这个伟大的作品充满敬畏,以为其文艺的高深不可莫测。直到读了,才发现,原来文艺复兴是这个样子的啊!!!大开眼界!!!总结如下: 1.当时大家都是喜欢戏谑的...  (展开)
Andy.Shi 2010-08-24 15:58:28

香艳的民间故事集

呵呵,民间的故事集,很多还很”香艳“呢,问题是讲故事的3对恋人,却都一本正经的,反差很大呢。这样的故事,中国民间也很多,不过要是谁整理结集,只能当手抄本了。  (展开)
habao 2010-04-24 14:43:24

《十日谈》後言

一本书却包含了大量的余外知识,皇家贵族、落难小姐、拼命保命的百姓,当一切都面临同样的危机,剩下的没有了身份之别,互相的鼓励成了每天的必修之课,聪明的他们找到了唯一的办法,每天不同的王子和女王,每天不同的情节和故事填充了一个个恐怖的心灵,让读者都感觉到了自己...  (展开)
sysjc 2014-04-30 10:47:59

谈中有“痰”,不吐不快;话中有话,心照不宣

几个帅哥美女,为躲避瘟疫,相约逃到城外田园,那田园仿佛世外仙境,鸟语花香流泉飞瀑、疏影横斜暗香浮动,环境优秀闲人免进。或许他们在享受了身体蓬勃情欲的欢愉后,席地而坐,依次讲起了半黄不黄的段子,继续着意犹未尽的舒畅,十天里大大小小一百个故事,于是就有了所谓的...  (展开)

订阅十日谈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