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非理性繁荣》书名取自美国联邦准备理事会理事主席葛林史班 1996 年底在华府希尔顿饭店演讲中,谈到当时美国金融资产价格泡沫时所引用的一句名言。从那时起,许多学者、专家都注意到美国股市因投机风气过盛而引发的投资泡沫现象。
非理性繁荣的创作者
· · · · · ·
-
罗伯特·希勒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罗勃.席勒(Robert J. Shiller) ,耶鲁大学经济系教授。他着有《市场起伏及总体市场》(Market Volatility and Macro Markets),曾获 1996 年经济学萨缪森奖(Paul A. Samuelson),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人们认为他们知道的总是比实际的要多。他们喜欢对自己一无所知的事情表达观点,并在这些观点的指导下采取行动。 长期以来,心理学家们都在探究为什么人们看起来总是信心过度。一种理论认为,在评价其结论的正确性时,人们往往注意到其推理的最后一步是正确的,全然不顾推理中其他部分可能的错误。 人们有时会在一些并无逻辑的想法的基础上做出一些严肃的决定。人们在一块还未掷的硬币上下的赌注要大于在已经掷过的硬币(结果还未公布)上下的赌注。在被问及人们要多少钱才愿意转让已持有的彩票时,如果是自己挑的数字,他们说出的价格会高四倍以上。很明显,人们认为在某种程度上他们能影响还未投掷的硬币,也能通过选择数字影响赢得彩票的可能性。 信心过度的另一表现形式是,人们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假定将来的模式会与过去相似并寻找熟悉的模式来做出判断,并且不考虑这种模式的原因或者模式重复的概率。人们判断中的这一不正常现象,称为启发性代表因素,这在心理学家特弗斯基和卡赫尼曼的许多实验中得到了验证。 例如,这些研究者让人们从一张写有人名和个人特征描述的列表中猜测这些人的职业。如果给出的特征是艺术性和敏感,他们就会选择指挥或雕塑家,而不会猜工人和秘书,完全不考虑从事前两种工作的人极少,因而成为答案的可能性也就很小。在回答这类问题时,永远不猜指挥或雕塑家这类职业会更为明智,因为其出现的概率太小。人们都将目光投向最符合特征描述的职业,而全然不顾出现的概率。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信心过度和直觉判断 第七章 股市的心理依托 -
实用主义价值观本身与股市没有任何逻辑关系。不管是不是实用主义者,人们都会很合乎情理地为将来攒钱,并为存款寻找最佳投资渠道。但实用主义气氛很可能会影响人们对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具有迅速敛财能力的股票的需求。这一实用主义气氛已经改变了我们的文化。现在人们对成功的商业人士的尊重相当或更甚于杰出科学家、艺术家、革命家。投资股票是迅速致富的捷径这一想法对重新出现的实用主义者来说有相当大的诱惑力。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7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非理性繁荣"的人也喜欢 · · · · · ·
非理性繁荣的书评 · · · · · · ( 全部 91 条 )



关于“先知”的一点八卦
Robert Shiller的《非理性繁荣》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于2000年3月,令他忧心忡忡的千禧年狂热正处于历史最高点。然而恰恰正是在这个月,没过多久,美股市场突然发生巨震,泡沫破裂,道琼斯指数在短短几周之内由历史最高点11700下跌了近20%,纳斯达克指数在随后一月...
(展开)

> 更多书评 91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3 )
-
Crown Business (2006)8.3分 133人读过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7.8分 1213人读过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6)7.8分 1134人读过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8.2分 18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30部必读的投资学经典——大师经典·读书计划 (papi)
- 投资理财经典55本-《Value》张志雄 (Pengker)
- 和金融投资相关的通俗读本 (豆友2533629)
- CFA 之埋头苦干 (伯刚在美国)
- 30部必读的投资学经典 (帆)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非理性繁荣的评论:
feed: rss 2.0
14 有用 若弦 2014-12-14 13:16:52
“全都是泡沫 只一刹的花火 你所有承诺 全部都太脆弱”
2 有用 甜宝贝 2010-11-04 09:45:13
一切历史都是过往的证据。金融行为学的心理学讲座。
2 有用 蝉 2013-12-25 15:13:47
: F830.91/4245
0 有用 ( 2020-04-24 22:24:00
2 有用 为这街而来 2018-06-13 21:21:17
说明了实事求是有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