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俄)罗赞诺夫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译者: 张百春
出版年: 2002-1
页数: 171
定价: 22.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西方思想家:经典与解释
ISBN: 9787508026121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译者: 张百春
出版年: 2002-1
页数: 171
定价: 22.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西方思想家:经典与解释
ISBN: 9787508026121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陀思妥耶夫斯基 (Ex)
- 经典与解释 (铅笔刀客三分部)
- 书海无涯 (佾云)
- 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书籍 (白露@思勉)
- 37°暖书单(二) (37°暖)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大法官”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白昼如焚 2021-11-11 00:27:19
罗赞诺夫对于果戈里和托尔斯泰的文学评论很是切中要害,前者只把握到人物的形式而未能触及活生生的人性,于是果戈理笔下只有一个个的“死魂灵”;后者则是对于既已成型的人的全面描绘,于是托翁的作品给人以史诗式安宁的感受。而陀思妥耶夫斯基看到的则是不断生成的人以及各种矛盾与痛苦。虽然作者看到陀苦于沉思生命的神秘,非理性,癫狂,脆弱与挣扎(正是如此,才有了探讨上帝存在问题的宗教大法官),但是罗赞诺夫却最后以一种... 罗赞诺夫对于果戈里和托尔斯泰的文学评论很是切中要害,前者只把握到人物的形式而未能触及活生生的人性,于是果戈理笔下只有一个个的“死魂灵”;后者则是对于既已成型的人的全面描绘,于是托翁的作品给人以史诗式安宁的感受。而陀思妥耶夫斯基看到的则是不断生成的人以及各种矛盾与痛苦。虽然作者看到陀苦于沉思生命的神秘,非理性,癫狂,脆弱与挣扎(正是如此,才有了探讨上帝存在问题的宗教大法官),但是罗赞诺夫却最后以一种神正论式的辩护为陀的诘问打下句号。伊万通过剧本呈现了最为核心的两点:无辜者痛苦的不可被补偿(对和谐世界的接受就是在背叛上帝自身的原则)以及上帝给予自由是对弱小者的抛弃。作者却只是以罪恶的代际遗传回应前者,又以人都有追求真理与崇高的倾向驳斥了弱小者会为了俗世利益而拒绝上帝的观点。 (展开)
0 有用 消失的微笑 2022-04-25 15:07:21
感觉作者是贴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宗教大法官一溜烟地滑过去了。作者对人在原初状态中的善之本性的证明非常薄弱,对自由的颂扬和基督教的辩护仅限于自圆其说。(不过,原罪和罪的传承性和人的善良本性彼此是否并不相容呢?)还有就是,谁敢说宗教大法官的形象和作者的辩驳没有斯宾诺莎的影子呢,就好像一个是坏的(政治的)斯宾诺莎,一个是好的(自然的)斯宾诺莎?
0 有用 没有天空的城市 2013-07-12 13:16:50
每年读一遍……
2 有用 潜潜 2008-04-15 23:11:48
如果将作者的深厚神学思想还原,可能会更好地解释大法官.
0 有用 妙星 2012-06-24 18:12:17
看的很失败,有必要重读,尤后半部分,宗教性强,都搞不懂在说什么。基本上是对《卡拉马佐夫兄弟》书思想的解读,认为“《大法官》一章是这个作品的核心一章,表达妥氏宗教神学思想的核心——怎样去理解基督教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