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北京大学史料(第1卷)(1898-1911)》主要内容:广学校篇,西洋学校之盛,论学校,变法自强疏,学校总论,京师学堂条议,京师创立大学堂条议,拟请京师创设大学堂议,上译署拟请创设总学堂议等。
好几大本,当然只是看标题了。能看到一些小的错误,感觉是繁体字和原件看不清之类的问题导致的。课表什么的并不全,可能是因为本来就丢失了吧。
第四卷,人员聘任相关史料
读广学校篇,西洋学校之盛,论学校、京师学堂条议,京师创立大学堂条议,拟请京师创设大学堂议、及京师大学堂章程3份。
读了快一个月,把第二卷三册差不多读完。作为史料集有整理之功,但也有一些小瑕疵: 首先是少量报刊摘录有重复,每一部分的具体分类和排序按照重要性分成正文和附录,但此分选为编者所订,阅读起来反而觉得略显混乱;其次是标点,引文均有少量错误,如第2999页的1925写成1926,第3157页的piecework作pieceuork(此条未核原文),比较严重的是第3027页引文出处1928年12月3日作“2月... 读了快一个月,把第二卷三册差不多读完。作为史料集有整理之功,但也有一些小瑕疵: 首先是少量报刊摘录有重复,每一部分的具体分类和排序按照重要性分成正文和附录,但此分选为编者所订,阅读起来反而觉得略显混乱;其次是标点,引文均有少量错误,如第2999页的1925写成1926,第3157页的piecework作pieceuork(此条未核原文),比较严重的是第3027页引文出处1928年12月3日作“2月3日”,于是出现阎锡山在张作霖控制下的北京活动的惊人现象;此外很多选用报纸内容标题未编者所拟,不可直接引用。最后有些标点不够严谨,如不少地方“此致”后均标有句号,显得与接下来的接收者毫无关系。而且总体来说,引用档案不多,大量出自《京报》、《晨报》、《北大日刊》等,仍需要进一步挖掘档案。 (展开)
读的是第二卷1912-1937 处处可见当时北京大学受政治席卷之深。
> 1人在读
> 24人读过
> 84人想读
订阅关于北京大学史料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夏天的小灰 2017-10-11 10:06:16
好几大本,当然只是看标题了。能看到一些小的错误,感觉是繁体字和原件看不清之类的问题导致的。课表什么的并不全,可能是因为本来就丢失了吧。
0 有用 黑 2013-12-15 21:41:38
第四卷,人员聘任相关史料
0 有用 Lexie 2021-03-10 20:53:57
读广学校篇,西洋学校之盛,论学校、京师学堂条议,京师创立大学堂条议,拟请京师创设大学堂议、及京师大学堂章程3份。
0 有用 板樟鉴 2024-04-22 21:24:10 北京
读了快一个月,把第二卷三册差不多读完。作为史料集有整理之功,但也有一些小瑕疵: 首先是少量报刊摘录有重复,每一部分的具体分类和排序按照重要性分成正文和附录,但此分选为编者所订,阅读起来反而觉得略显混乱;其次是标点,引文均有少量错误,如第2999页的1925写成1926,第3157页的piecework作pieceuork(此条未核原文),比较严重的是第3027页引文出处1928年12月3日作“2月... 读了快一个月,把第二卷三册差不多读完。作为史料集有整理之功,但也有一些小瑕疵: 首先是少量报刊摘录有重复,每一部分的具体分类和排序按照重要性分成正文和附录,但此分选为编者所订,阅读起来反而觉得略显混乱;其次是标点,引文均有少量错误,如第2999页的1925写成1926,第3157页的piecework作pieceuork(此条未核原文),比较严重的是第3027页引文出处1928年12月3日作“2月3日”,于是出现阎锡山在张作霖控制下的北京活动的惊人现象;此外很多选用报纸内容标题未编者所拟,不可直接引用。最后有些标点不够严谨,如不少地方“此致”后均标有句号,显得与接下来的接收者毫无关系。而且总体来说,引用档案不多,大量出自《京报》、《晨报》、《北大日刊》等,仍需要进一步挖掘档案。 (展开)
0 有用 SakuraBobo 2022-09-05 17:59:26 浙江
读的是第二卷1912-1937 处处可见当时北京大学受政治席卷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