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在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德雷克•博克考察了美国大学生取得的进步与本科教育的目标之间的差距。作者得出的结论发人深省。虽然大多数学生在很多重要的方面都有长获,但是在写作、批判性思维、数理能力和道德推理等方面的能力还远未达到期望的水平。多数大学高年级学生认为,他们在外语口语、文化和美学养成、以及准备成为活跃而富有知识的公民方面并未取得长足的进步。总体上看,虽然美国的大学拥有充足的资源、先进的技术和几百门课程,但是它们不敢自信地说,如今的大学生比50年前的学得更多。
德雷克•博克进一步指出,现在很多重要的大学课程都由缺乏经验的教师在担任。虽然已经出现了诸多教学方法,很多教授依然沿袭那些业已证明是低效的教学手段。而在课程改革时,教师们却对这些现象视而不见。教师们讨论更多的是教学内容,殊不知,对大学生影响更深远的是教学方法。
在本书的结尾,作者就改善大学生的学业...
在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德雷克•博克考察了美国大学生取得的进步与本科教育的目标之间的差距。作者得出的结论发人深省。虽然大多数学生在很多重要的方面都有长获,但是在写作、批判性思维、数理能力和道德推理等方面的能力还远未达到期望的水平。多数大学高年级学生认为,他们在外语口语、文化和美学养成、以及准备成为活跃而富有知识的公民方面并未取得长足的进步。总体上看,虽然美国的大学拥有充足的资源、先进的技术和几百门课程,但是它们不敢自信地说,如今的大学生比50年前的学得更多。
德雷克•博克进一步指出,现在很多重要的大学课程都由缺乏经验的教师在担任。虽然已经出现了诸多教学方法,很多教授依然沿袭那些业已证明是低效的教学手段。而在课程改革时,教师们却对这些现象视而不见。教师们讨论更多的是教学内容,殊不知,对大学生影响更深远的是教学方法。
在本书的结尾,作者就改善大学生的学业水平,向大学教师和大学的领导者们提出了若干建议。美国大学取得的成就固然可喜,但作者向教师们提出的批评却是振聋发聩的。
回归大学之道的创作者
· · · · · ·
-
侯定凯 译者
作者简介 · · · · · ·
德雷克•博克(Derek Bok),1968年开始任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1971-1991年任哈佛大学校长。2005年前任教于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和教育学院。2006年,在劳伦斯•萨默斯卸任后,担任了一年的哈佛大学临时校长。目前已退休。撰写了包括《市场中的大学:高等教育的商品化》(Universities in Marketplace: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在内的六部高等教育方面的专著,以及有关美国劳工法和美国政府的研究专著。
侯定凯,教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富布莱特项目高级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比较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社会学。主要著作和译著:《中国大学的理性之路》、《象牙塔是平的: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新进展》、《高等教育社会学》、《后现代大学来临?...
德雷克•博克(Derek Bok),1968年开始任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1971-1991年任哈佛大学校长。2005年前任教于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和教育学院。2006年,在劳伦斯•萨默斯卸任后,担任了一年的哈佛大学临时校长。目前已退休。撰写了包括《市场中的大学:高等教育的商品化》(Universities in Marketplace: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在内的六部高等教育方面的专著,以及有关美国劳工法和美国政府的研究专著。
侯定凯,教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富布莱特项目高级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比较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社会学。主要著作和译著:《中国大学的理性之路》、《象牙塔是平的: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新进展》、《高等教育社会学》、《后现代大学来临?》等。
目录 · · · · · ·
导言1
第一章美国大学的发展历史7
第二章教师对本科教育的态度19
第三章大学教育的目标35
第四章学会表达49
第五章学会思考65
第六章培养品德87
第七章培养合格公民102
第八章生活在多元化的校园116
第九章为全球化社会做准备136
第十章培养广泛的兴趣153
第十一章为职业生涯做准备169
第十二章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展望未来187
注释207
索引250
· · · · · · (收起)
喜欢读"回归大学之道"的人也喜欢 · · · · · ·
回归大学之道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0 条 )

《回归大学之道》读书报告



《回归大学之道》读书报告

回归大学之道——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 书评

《回归大学之道》内容提要


从一个学生读者的角度,来谈谈这本书中我认为对中国本科教育有价值之论点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书中有介绍美国大学的发展历史,从培养文化学习、只给贵族和社会精英子女提供的精修学校,到教会学校,再到普通学校。而中国则是从建国以来,大学从培养精英的地方,变成一个不存在的地方,再变成一个培养精英的地方,然后扩招,并渐渐落下神坛,可以说这两种发展道路虽然看上... (展开)
《 回归大学之道》个人划记部分
> 更多书评 10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8)暂无评分 3人读过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5月第1版)8.3分 156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我最爱的图书
- 【书单/影视】幼儿教育/家庭教育/高等教育 (巴比肯)
- 教育学 (Adastra)
- 大学教育 (是个小美女罢了)
- 钱颖一 (徐小羊1206)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9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回归大学之道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修勾发疯 2018-03-07 21:22:44
切中时弊的力作,值得所有关注大学本科教育目标和质量的人们仔细研读
0 有用 华东师大出版社 2013-01-28 11:31:17
经典再版
0 有用 负娘 2019-01-28 14:51:19
教师虽不会对学生视而不见 却缺少外界力量与学术领袖们的压力
2 有用 Sophia 2014-05-15 14:26:25
寒假在家的课外读物,良久感叹,我读到的太晚了。。。
0 有用 流浪学者 2017-05-20 17:05:28
值得仔细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