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周其仁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
出版年: 2004-09-01
页数: 305
定价: 30.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研究系列
ISBN: 9787301077214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
出版年: 2004-09-01
页数: 305
定价: 30.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研究系列
ISBN: 9787301077214
内容简介 · · · · · ·
收入本文集的论文,除了关于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一篇文章之外,全部都是基于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中央计划经济制度——公有制产权以及政府垄断市场——的改革与变迁。这是差不多20年来作者研究经济的重心所在。作者的学术研究始终与两类选择紧密相连:一方面不断观察计划公有制下人们形形色色的选择行为,另一方面不断选择可以解释这些行为的经济学理论。这种“问题主导”的学术习惯使得可选的学术传统和理论比较集中。
作者简介 · · · · · ·
周其仁,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1980年代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国务院农村发展中心发展研究所工作,在杜润生先生直接指导下从事改革与发展问题的经济研究。20世纪90年代后先后到英国和美国多家大学访问、求学,后获美国UCLS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从2001年至2005年,每年春季受聘在浙江大学经济学院任教。近年的研究领域包括产权与合约、经济制度变迁、人力资本和企业理论、垄断、管制和管制改革。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集体化经济就其实质来说,是国家控制农村经济权利的一种形式。……集体在合法的范围内仅仅是国家意志的贯彻者和执行者。……集体所有制与全民所有制的真正区别,在于国家支配和控制前者但并不对其控制后果负直接的财务责任。但国家控制全民经济时,却以财政担保其就业、工资和其他福利。 革命后的国家不仅仅要代替旧国家掌握来自土地的赋税,而且要替代原来的地主控制和利用地租。……事实上,中国的农业集体化至少同苏联相比更不依赖于直接的暴力强制。在另一方面,农民个体的土地所有权又被看作是引导农民跟随革命的主要经济动因,……(土地改革形成的产权制度作为一种土地的农民私有制)是国家组织大规模群众阶级斗争直接重新分配原有土地产权的结果。 国家控制的公有经济不得不诉诸于党政官僚等级制……在此意义上,经济体制的官本位化可以看作是对产权制度的一种替代。……行政升迁机制对人民公社的基层干部不起作用。……但是这批底层干部,恰恰是集体生产活动的直接监管者。 (查看原文) —— 引自第6页 -
(民以食为天)是说当国家控制了民生之后,国家的合法性就以人民的生存为最后边界。 20世纪60年代的短期政策调整也留下某些长期影响。从制度的角度看,承认家庭副业的合法地位和确立生产队为基础的体制,是其中最重要的两点。前一点是防止大饥荒重演的安全阀门,后一点则是农民反对共产风和国家保留人民公社制度框架之间的调和物。谁也不曾料到,在这两个支点上,农民增强了对集体的谈判地位,集体则增强了对国家的谈判地位,从而为改革集体公有制准备了条件。 (查看原文) —— 引自第6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研究系列(共18册),
这套丛书还有
《自生能力、经济发展与转型》《超越奇迹》《土地、制度和农业发展》《国际贸易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健康、村庄民主和农村发展》
等
。
喜欢读"产权与制度变迁"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产权与制度变迁"的人也喜欢 · · · · · ·
产权与制度变迁的书评 · · · · · · ( 全部 9 条 )

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这本是其仁老师的论文和文章集子。先看了前言(原版前言)关于探究中国的改革——私有产权的发生——如何在计划公有制下产生,相当精彩,文中的前四部分是其仁老师的思考轨迹。此外阅读的是集子中的最后一篇《研究真实世界的经济学——科斯研究经济学的方法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展开)

产权制度需要优化,但任重道远
第一次全面的学习产权制度给经济、政治改革带来的影响,感触颇多。 首先产权制度的不明确会造成社会整体的积极性下降。这个问题在土改以及后期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事情上有非常明显的体现。当个人不是产权的拥有者时,要提高产量,除却生产力水平发展之外,完全只能靠政府对劳动者...
(展开)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一本厘清我们从何处来,又将往何处去值得再读的书。读论文读到想哭于我来说是第一次,中国的农民,为这个国家的每一步前进都付出了比其他阶层更大的代价、做出了更大的牺牲。 新中国的发展与改革成就,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创举,作者从产权制度研究切入,结合大量调查与对实体企业...
(展开)

> 更多书评 9篇
论坛 · · · · · ·
刚下豆瓣,发现能找书但看不了书啊?怎么弄,是要... | 来自525134 | 2019-04-06 14:04:26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博士读书记录 (左思)
- 交易成本研究 (左思)
- Why study economics? (Hu)
- 37°暖书单(二) (37°暖)
- 北山听雪(经济之边际) (萨缪)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319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产权与制度变迁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明明如月 2013-06-06 00:31:48
2011-03-18 购于当当。
0 有用 babajis 2012-01-04 22:48:38
中国的制度经济学理解
0 有用 山鬼2046 2014-05-17 10:11:25
真正的学者;真正的书。
0 有用 老姚 2011-05-05 15:49:59
第一篇文章印象深刻
2 有用 陰陽魚 2017-08-25 06:42:32
夫政之有所存。必有其經濟根基。無食而生者。非娑婆世界所具也。今人每以理念之譜系。妄斷政之良莠。此所以尋章摘句。慷慨陳詞者衆。而能治一鄉者鮮矣。政治之所存。乃生民立命之基也。亦死生之地。存亡之道。所謂不可不察者也。世之政事千變萬化。而中華之百年工業化幾遍試之。以產權觀其一側。妙乎哉
0 有用 三千 2023-05-14 22:26:59 山西
有很多实证和多角度思考,不仅仅是对产权的论述,书中提到的很多经验放在现在的研究里也是很好的。周其仁先生真切地去实践得来的论据,很实在。当年导师推荐给我的书,很遗憾,现在已经绝版,买不到了,只能看电子书。今再读,又有颇多收获,感谢。
0 有用 这么近,那么远 2023-05-01 18:53:23 上海
“收入本文集的论文,除了关于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一篇文章之外,全部都是基于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中央计划经济制度——公有制产权以及政府垄断市场——的改革与变迁。这是差不多20年来作者研究经济的重心所在。作者的学术研究始终与两类选择紧密相连:一方面不断观察计划公有制下人们形形色色的选择行为,另一方面不断选择可以解释这些行为的经济学理论。这种“问题主导”的学术习惯使得可选的学术传统和理论比较集中。”
0 有用 一泊二日 2022-11-20 15:19:31 北京
值得研读的佳作,前半部分对农村集体经济的介绍很详尽,大大开拓视野。
0 有用 匆匆过客 2022-08-10 12:28:10
精华在于前几篇,一是产权、制度视角与中国道路实际的结合思考,二是产权在社会中如何发挥作用
0 有用 豆友193597617 2022-06-14 14:05:28
只看了农村改革史和征地制度两章,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