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密欧与朱丽叶(名著名译插图本)的书评 (77)

黑衫小妖 2011-08-27 00:44:04

莎士比亚告诉你五天可以做什么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第一天 朱丽叶:等待相亲 一见钟情 接吻 罗密欧:见异思迁 一见钟情 接吻 第二天 朱丽叶:做春梦 私定终身 结婚 罗密欧:闯豪宅 私定终身 结婚 第三天 朱丽叶:死了表哥 嚎哭 被逼婚 上床 罗密欧:死了挚友 杀人 被放逐 上床 第四天 朱丽叶:诈死 罗密欧:流放 第五天 朱丽叶:复活 ...  (展开)
安東尼GZ 2007-06-21 14:44:01

罗密欧与朱丽叶——不能逾越的爱情悲剧

罗密欧与朱丽叶 ——不能逾越的爱情悲剧 莎翁的剧作总是对人有着深刻的其实,每一部都堪称经典,我们往往从中得到启发,感受到人性的美。在这些伟大的作品中,涉及的爱情主题数之不尽,而其中最为凄美、影响最大的当属《罗密欧与朱丽叶》无疑。 分属维罗...  (展开)
莫然 2008-11-19 22:06:25

暴风骤雨里的爱情绝响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知道莎士比亚是一个很有名的作家,在文学界是个响当当的人物,可是读他的作品却很少,也许是对他的盛名有点望而却步了吧。不过近期读了他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感慨还是颇深的。 以前也有接触过这部作品,看书看电影,可是那时候由于没有留心也就没有什么太大的触动...  (展开)
Serafina Luo 2008-05-22 14:50:47

重爱莎士比亚

初中的时候迷恋过莎士比亚。因为觉得他厉害:他说话有哲理,他弹拨人的心弦,他把话说到心坎。。。 后来,按照大学某老师的话来说,就是“那么小的时候看莎士比亚,人生历练还不够啊。。。长大后再重新看吧。” 最近我在准备高翻的毕业论文,我的选题需要和莎士比亚的东西打交...  (展开)
Pyako 2011-12-16 09:06:37

马克思主义文论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直非常推崇莎士比亚,称莎士比亚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 人类文学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 “莎士比亚的创作是世界艺术的顶峰之一”。在书信1859年致拉萨尔的信中针对拉萨尔的戏剧《弗兰茨・冯・济金根》中也提出了“莎士比亚化”和“席勒式”的概念。在...  (展开)
Fiona_AC 2015-02-23 01:39:30

人性解放之罗密欧

何为人性,其实我也不是了解的十分透彻。但如果用东西方之间的爱情故事来展现的话。那么西方的爱情故事显然会比较人性一点。 没有看《罗密欧与朱丽叶》之前,我以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是非常纯洁的,没有任何人介入的,这点我错了。我又以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见钟情,然后堕...  (展开)
蓝田慧慧 2009-06-26 20:16:05

一段还没有开始就已经陨落的爱情

因为是个悲剧,因为有所遗憾有所感慨,因为这是个未完的梦,所以才值得回味,这是一段基本上还没有真正开始就以一种唯美的姿势陨落的爱情,可以说罗密欧与朱丽叶如果是快乐圆满的结局,也就不再是原来的味道了。 它和中国版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有着异曲同工的妙处所在,虽然...  (展开)
一握沙 2016-07-11 10:05:55

爱情,和诗意的悲剧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评论中看到关于这部戏剧的段子:莎士比亚告诉你五天可以做什么。说的是罗密欧与朱丽叶,在相遇的第一天一见钟情;第二天私定终身,秘密结婚;第三天二人分别死了挚友和表哥,被放逐或逼婚;第四天朱丽叶诈死;第五天以为爱人已死的罗密欧自杀,苏醒后的朱丽叶随之殉情。故事...  (展开)
王卡尔 2013-06-08 14:48:45

罗密欧与朱丽叶 读一:冲动的荷尔蒙

说,这是多么多么令人感动的真情爱情?啊,未必!不是家长、家族的错,不是时代、古板思想的错,是荷尔蒙! 都是青春期荷尔蒙作祟!再加上他们生活的古板又不够修养的两家子,又不注重早期性教育,荷尔蒙一冲动就要出事,孩子最后自杀是不可避免的。 教训是,不正确处理荷尔蒙...  (展开)
Waldein 2010-03-19 14:26:40

看戏便是

上月的《锵锵三人行》里,一个老头被窦文涛提问到电影《孔子》如何时说,我们研究文史的一般不看历史古装题材的影视,接受程度相差太大,大概这个意思。也就是说看似力求符合原貌的器具服装街道建筑行头装扮乃至言行礼制,其实并非按照文史一线考证过的一套体系来的。我本人也...  (展开)
J_JW 2008-10-08 20:06:02

青春和爱情对陈腐和仇恨的胜利

莎士比亚把明媚的维罗那搬上舞台,让他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所讴歌的爱的壮举发生在那里。是的,这出戏的主人公并非剧名所说的那对恋人,而是爱情本身。我们在这里看到,爱情怎样以它初生的气势傲然登场,对抗着所有的敌意,战胜了一切.....因为它在激烈的斗争中不惮于向那最...  (展开)
dorath 2017-04-19 09:45:28

不同的读书方法

因为看了crush course , 所以这一阵子特别迷恋莎士比亚, 以至于找了很多课程来听. 遗憾的是不能上youtube. 其实很想看外国老师怎么讲莎士比亚. 入门就是罗密欧和朱丽叶. 其实小时候中文版本罗密欧和朱丽叶. 长大后曾经看过意大利的那版经典电影, (小李子那版在同学那里反响非...  (展开)
kumako 2010-04-07 21:15:34

ONE LOVE

完美的爱情,需要艰难的阻碍来成全。 所有的人都在寻找一种终极的理想,抵死缠绵,欲语还休,交错着国仇家恨却又令人欲罢不能的爱情,似乎这样的爱才能称之为爱,平平淡淡的相敬如宾,也许只是无情的形式。 一个人一生会爱上多少人,一个?两个?还是无数到自己也数不清楚? ...  (展开)
宛晴 2016-09-07 13:58:31

我们终将在亘古的黑暗里重聚

纵是看尽娑婆世界满目苍凉,也总有皓月如歌当空挂起。 每逢一处天光乍破白昼以前,清辉流泻照进漫无边际永夜漆黑。死亡蛰伏于幽谷之荫静候彼岸的永恒,我们终将在亘古的黑暗里重聚。 ——题记 纵使繁华三千...  (展开)
Orbiu 2022-10-10 21:59:13

《罗》中的细节:爱性表达、明暗对比

爱与性的表达 第一次见到朱丽叶时,罗密欧使用“庙宇”(shrine)、“信徒”(pilgrim)的隐喻,委婉示爱,这样的隐喻在当时很流行。即使示爱失败,罗密欧也能全身而退。 要是我这俗手上的尘污 亵渎了你的神圣的庙宇, 这两片嘴唇,含羞的信徒, 愿意用一吻乞求你宥恕。 朱丽叶...  (展开)
李米艾 2018-11-06 16:28:27

不喜欢罗密欧

作为一个肤浅的人,名著或神作我都不一定有同感。毕竟一百个读者一百个哈姆雷特。人们读作品读得也是有偏好的。无所谓谁优谁劣。只看合不合意。 在看大明宫词的时候我就觉得很无聊,那些华丽的词藻我只觉得浮夸以及想起了中学老师褒扬的排比句。作文如果如此堆砌必定是好的。但...  (展开)
莜蔻 2018-09-19 16:29:23

不懂《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什么这么受追捧?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很负盛名的话剧作品,故事情节每个人都知道,但是细细读上莎翁作品的应该不多,我之前就没有读过,今天读过后发现有些和自己想的不一样。 罗密欧之前有喜欢的女子却不得,在忧伤中遇见了朱丽叶而一见钟情,于第二天就在教堂结为夫妻。记得神父说你之前的泪痕还挂在脸上,为什么...  (展开)
CoMmon SenSE 2021-01-27 19:22:24

为何此剧是爱情的经典?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为何罗密欧与朱丽叶如此经典,为何此剧在沙翁的爱情戏剧中传唱不衰?有人说,陷入情网的罗密欧为何见到朱丽叶后就迅速见异思迁、移情别恋?有人说罗密欧的一见钟情不过是见色起意、情欲熏心?如果不是后来的情意辗转,这种暗黑的想法恐怕也就遂了他们的心愿。才华横溢的莎士比...  (展开)
服务器帮忙记录 2015-10-17 11:01:42

爱情 在不可一世汹涌澎湃的翻云覆雨后 却是无垠的荒芜与惨白的死亡

无数次听说过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爱情故事 但却是第一次完整连贯读完全文 看剧本是不明智的 它是要读的 是的 要大声朗诵 用宏明的情感漫溢的声线将台词倾泻而出 中世纪的欧洲读者都是站立起并尽量发声去阅读的 特别歆羡那样的读书氛围 手中擎握的若恰是莎士比亚的或而铿锵...  (展开)
三剩二 2013-09-12 10:32:16

老罗与老朱

对老罗与老朱的爱情一直是憧憬的毕竟是至死不渝的爱情,但是没有人告诉我老罗在老朱之前还有一个凯瑟琳,他为凯瑟琳要死不活过,可庆幸的是凯瑟琳没有答应,要不应该没有老朱什么事。 老罗空有一身皮囊,其智慧可以是负数,幸亏不至于,要不早灵魂与肉体分离了。“凡事三思而后...  (展开)
<前页 1 2 3 4 后页> (共77条)

订阅罗密欧与朱丽叶(名著名译插图本)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