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队的人的书评 (15)

ys 2007-04-10 17:47:31

凶手在故事之外么,,,

恩,我看的并非这个版本,而是全集的那个版本。翻译多少有点问题。如果说世界上有所谓 ENGLISH CHINESE这种东西,那这本小说就是由这种语言写成的。翻译得,感觉颇为认真,然则是十足十的翻译腔,有时候让人联想到金山快译,,,不过矛盾的是,对于很多专有名词,却非常认真在...  (展开)
ZJOI 2024-05-24 03:23:49 新星出版社2012版

自相矛盾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严重怀疑这个结局是赶稿临时写出来的,作者想一出是一出。写到后面圆不上来了,就编出了一个凶手。 “可不可能是女人干的?” “不可能。得要有比女人腕力更强劲的力道,才能对刀的使用控制自如。你也知道,在那么拥挤的情况下,是没有空间能挥动手臂的。凶手一定是在静止的...  (展开)
蓝藻 ~ 2017-02-18 08:51:07

只看风景 不究案情

约瑟芬·铁伊的作品常常被上架在“推理小说”栏里,却总是让那些仅想着看推理的小说迷们大跌眼镜。在《排队的人》(The Man in the Queue)的书评里,就充斥着读者们的抱怨和失望。 尽管和同时期的阿加莎·克里斯蒂以及多萝西等人并称,然而铁伊却一直那么任性,她不给你一个封...  (展开)
乡巴佬 2016-07-09 16:17:27 新星出版社2012版

不需要侦探的侦探小说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第一次读到侦探束手无策,然后凶手自己跑出来说,你们这些警察太蠢,抓错人了,我才是凶手的侦探小说。不知道是在讽刺侦探的智商,还是读者的智商。 其实也不是全无线索,当索雷尔决定去美国或是自杀的时候,却还一遍遍去看蕾伊的演出。这是为什么?去了美国,多的是看...  (展开)
diving 2008-07-18 16:45:23

我提议:把自不量力做译者的人拖出来打一顿

这样的星级评价一多半是因为翻译,看到错误和语句不通的地方恨不得猛敲几下译者的脑袋。小说本身结局有点仓促,我还是最喜欢法兰柴思事件  (展开)
划水苦艾酒 2023-07-19 17:08:30 现代出版社2017版

是推理还是啥?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读完最后一章,内心只有一句:???这什么。 转折是很快,猝不及防,但是没有任何佩服或者惊叹的感觉。要说为什么,可能跟我看推理小说的心理有关。我有一种追根究底的好奇,为了情节合理流畅,逻辑闭环的精彩而看的。这是我对推理小说的追求或者说诉求。但是这个比起推理还是...  (展开)
豆友181269819 2019-12-05 21:05:49 新星出版社2012版

值得为她奋战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书的前80%内容都在描述案件的发生和推理的过程,从很少的线索中挖掘慢慢推理出凶手。当进行到80%时探长抓住凶手后,开始怀疑这并非真正的凶手。又用10%的篇幅怀疑另一个人是凶手并进行调查,在拿不到严丝合缝的证据而自我烦恼的情况下,凶手自首了。 在最后一章中对前90%的推理...  (展开)
豆友181269819 2019-12-05 21:04:41 新星出版社2012版

值得为她奋战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书的前80%内容都在描述案件的发生和推理的过程,从很少的线索中挖掘慢慢推理出凶手。当进行到80%时探长抓住凶手后,开始怀疑这并非真正的凶手。又用10%的篇幅怀疑另一个人是凶手并进行调查,在拿不到严丝合缝的证据而自我烦恼的情况下,凶手自首了。 在最后一章中对前90%的推理...  (展开)
火星客子舆 2018-01-26 16:23:54 新星出版社2012版

超帅神探格兰特烧脑破解剧院排队谋杀案

《排队的人》是英国推理女作家约瑟芬•铁伊于1929年写的第一部作品,帅气探长格兰特在这部作品中首次闪亮登场立刻产生不同凡响的效果。 在这部作品中铁伊仅用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了苏格兰场的格兰特探长爱岗敬业、智勇双全、风度翩翩的上佳形象。书中写到“他中等身材,略微偏瘦...  (展开)
雁落 2017-07-18 09:46:23 新星出版社2012版

还是有些地方没看懂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结局是有点狗血,还是去掉了一颗星,但是如果是铁伊的第一部侦探小说,已经很不错了,从案件线索编排,还有情节推动上都很谨慎,女性的理智形象如丁蒙特小姐很讨喜,主角侦探被吐槽和常人差不多的智商,但我觉得这个人物还是有点意思。 不过我还有地方没看懂: 死者也不是什么黑...  (展开)
diguaaiyutou 2013-10-12 17:28:36

纠结于评判

我一直在思考要怎么去评价铁依的小说。有时候我在想,如果站在那个年代,是不是她的小说都是极其新鲜的构思(因为我还未认真读过在她之前的侦探小说)。但是这些构思,对我们处于如今的侦探小说爱好者来说,也许那些经典已经被无数的电影小说等艺术作品所沿袭,以至于让我们缺...  (展开)
孚抜 2010-06-24 11:13:06

不是他

读书的时候涂鸦了一张人物关系图,合上最后一页的时候,发现故事大体竟是围绕着乔瓦得·拉蒙(避开格兰特探长不提)。当乔被盯上时,我就有预感杀手不是他、不是他、不是他……可是一直到了十七章(剩下的内容只有薄薄几页了),还没有出现真正凶手的痕迹。对于玛格丽特·洛克...  (展开)
狂躁小虫 2010-03-24 17:18:52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版

人文社又开始糟蹋铁伊啦?

自从人文社把阿加莎糟蹋了一遍以后,就对现在的人民文学出版社不感冒了。偶然发现,他们又把铁伊的作品搬出来了,就拿这本〈排队谋杀案〉书名来说,就俗不可耐。好在我有华夏版的,人民文学的版本就算了吧。 也许我多疑了,但对于把〈摩格街谋杀案〉的作者写成英国著名侦探小说作...  (展开)
琳达小姐 2011-11-15 15:52:52

好拙计阿好拙计

其实我耐心很好。。上班的时候反正没事做。。你进度慢点就慢点吧。。。可是这也太慢了吧。。。越读越拙计。。白开水式的行文。。学院式的幽默。。。最要命的是读了半天。。和没读一样。。。请大神解释一下这书有趣的地方在哪里阿。。。。。。  (展开)

订阅排队的人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