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现在才来翻译出版此书,无疑是有点晚了,因为哈贝马斯的原著是1985年出版的,如今20年过去了,当时看起来激烈的言辞,现在已经多少失去锋芒,尤其是考虑到哈贝马斯晚年已经与他的批判对象之一德里达达成了某种程度上的和解。 当然,即便如此,它依然是德国知识界对法国后结构主义理性批判所作的最有影响的回应。而哈贝马斯的地位也决定了,当我们寻找与法国后结构主义相异的声音时,自然就会想到这本书。《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一方面梳理了德国自己的哲学遗产———黑格尔、尼采、海德格尔、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另一方面也批判了巴塔耶、福科、德里达和卡斯托里亚迪斯所代表的法国思潮。但我们的疑问或许是:哈贝马斯真的看懂了他的法国同行们在干什么吗?他将“巴塔耶精神子嗣”的头衔硬派给福科,难道是恰当的吗?
现代性的哲学话语的创作者
· · · · · ·
-
尤尔根·哈贝马斯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简介:
哈贝马斯(1929— ) 德国当代最负盛名的哲学家和社会理论家,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领军人物。1929年生于杜塞尔多夫,五十年代前期先后在哥廷根、苏黎世和波恩上大学,攻读哲学、历史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后期曾在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担任阿多诺的助手。六十年代先后任海德堡大学哲学副教授和法兰克福大学哲学与社会学教授。1971年至1980年担任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科技时代生存条件”研究所所长,1983年回法兰克福大学任哲学教授,至1994年退休。哈贝马斯知识渊博,学术兴趣广泛,并有着强烈的现实关怀,其理论的核心可以说是通过批判理论的“语言学转向”,以交往行为理论来捍卫启蒙的现代性立场。主要著作除本书外还有:《公共领域的结构变迁》(1962),《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技术》(1968),《认知与兴趣》(1968),《后期资本主义的合法性问题》(1...
作者简介:
哈贝马斯(1929— ) 德国当代最负盛名的哲学家和社会理论家,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领军人物。1929年生于杜塞尔多夫,五十年代前期先后在哥廷根、苏黎世和波恩上大学,攻读哲学、历史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后期曾在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担任阿多诺的助手。六十年代先后任海德堡大学哲学副教授和法兰克福大学哲学与社会学教授。1971年至1980年担任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科技时代生存条件”研究所所长,1983年回法兰克福大学任哲学教授,至1994年退休。哈贝马斯知识渊博,学术兴趣广泛,并有着强烈的现实关怀,其理论的核心可以说是通过批判理论的“语言学转向”,以交往行为理论来捍卫启蒙的现代性立场。主要著作除本书外还有:《公共领域的结构变迁》(1962),《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技术》(1968),《认知与兴趣》(1968),《后期资本主义的合法性问题》(1973),《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1976),《交往行为理论》(1981),《现代性的哲学话语》(1985),《话语的伦理学》(1991),《后形而上学思想》(1992)。
目录 · · · · · ·
一 现代的时代意识及其自我确证的要求(附:论本雅明的《历史哲学论纲》)
二 黑格尔的现代性观念(附:论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
三 三种视角:黑格尔左派、黑格尔右派和尼采(附:论过时的生产范式)
四 步入后现代:以尼采为转折
五 启蒙与神话的纠缠:霍克海默与阿多诺
· · · · · · (更多)
一 现代的时代意识及其自我确证的要求(附:论本雅明的《历史哲学论纲》)
二 黑格尔的现代性观念(附:论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
三 三种视角:黑格尔左派、黑格尔右派和尼采(附:论过时的生产范式)
四 步入后现代:以尼采为转折
五 启蒙与神话的纠缠:霍克海默与阿多诺
六 形而上学批判对西方理性主义的瓦解:海德格尔
七 超越源始哲学:德里达的语音中心论批判(附:论哲学和文学的文类差别)
八 在爱欲论与普通经济学之间:巴塔耶
九 理性批判对人文科学的揭露:福科
十 权力理论的困境
十一 走出主体哲学的另一条路径:交往理性和以主体为中心的理性
十二 现代性的规范内容(附:论卢曼的系统理论对主体哲学遗产的接受)
主要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现代性的哲学话语"的人也喜欢 · · · · · ·
现代性的哲学话语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2 条 )
《现代性的哲学话语》读书笔记
【转】刘擎丨现代性的哲学话语:哈贝马斯的思想史视野
《现代性的哲学话语》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现代性的哲学话语》读书笔记 自尼采始,人类对于“现代性”问题进行了长达近两个世纪的批判,原子化的个人,分离的社会,断裂的历史,信仰的缺失,公共领域的失语,人的异化,构成了现代性批判的底色。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福柯的规训权力理论,更是将这种批判推向了最高潮,而... (展开)> 更多书评 12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译林出版社 (2011)9.2分 697人读过
-
The MIT Press (1990)8.8分 40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2008.05)8.4分 36人读过
-
Suhrkamp Verlag (1988)暂无评分 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人文与社会】译丛——译林出版社 (彼岸)
- 我的书目-人文社科部分 (忆未名)
- 20世纪思想史里的重要书目 (无心)
- 电影研究 (樹)
- 西方马克思主义书目 (船山顶上草)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阅微草堂 2013-10-28 21:12:22
都是论文构造。可以让人登堂入室的看论文。读到第一篇文章,感觉有点天亮了感觉
0 有用 隐 2008-05-12 00:23:14
不能克服的雨天、感冒与哈贝马斯
6 有用 陆钓雪de飘飘 2018-11-21 01:17:50
走出主体哲学的另一条路径——交往理性和以主体为中心的理性:理性的他者可以说就是遭到分裂和压迫的主观自然的生命力;就是浪漫派重新挖掘出来的梦幻、想象、疯狂、狂欢和放纵等现象;就是一种解中心化且得到理性他者授权的主体性以肉体为核心的审美经验。不过,早期浪漫派仍然想用一种新的神话形式把艺术确立为社会生活的一个公共机制,想要把由此引发的激情升华为宗教一体化力量的等价物。只是到了尼采,这种激情力量才被彻底转... 走出主体哲学的另一条路径——交往理性和以主体为中心的理性:理性的他者可以说就是遭到分裂和压迫的主观自然的生命力;就是浪漫派重新挖掘出来的梦幻、想象、疯狂、狂欢和放纵等现象;就是一种解中心化且得到理性他者授权的主体性以肉体为核心的审美经验。不过,早期浪漫派仍然想用一种新的神话形式把艺术确立为社会生活的一个公共机制,想要把由此引发的激情升华为宗教一体化力量的等价物。只是到了尼采,这种激情力量才被彻底转移到现代社会以及历史的彼岸。审美经验在先锋派那里被推向了极端,其现代源头仍然秘而不宣。 (展开)
0 有用 xhj 2016-02-12 22:05:47
高屋建瓴,大气磅礴,但也会流于粗线条,在细节上授人以柄。如:将自主性等同于现代性或许是有问题的。如:罗森克朗茨是黑右?哈没听过黑中么。如:他抨击马克思的实践哲学,而交往理性作为一种实践哲学又如何规避他自己的抨击?
0 有用 Holder Joe 2011-09-17 11:23:24
第一章《现代的时代意识及其自我确证的要求》
0 有用 梨庸 2023-05-18 18:01:54 北京
《现代的时代意识及其自我确证的要求》一节
0 有用 あかし 2022-06-04 15:29:47
哲学随着时间往前走,有些结果就注定无法避免 哈贝马斯的策略似乎是想将主体哲学完全切割出去来捍卫理性主义,如果说福柯是没有克服主体哲学范式(哈贝马斯的评价)的反理性主义,那么哈贝马斯则是反主体哲学的理性主义 那么这里的问题就很明显了:现代性批判以来,宣告破产的仅仅是主体哲学,还是整个理性主义?
0 有用 勺九 2022-01-13 12:13:02
终于补完。这可能是哈贝马斯最重要的一部思想史著作。他通过对现代性观念的回望阐明了后现代理性批判的局限。对批判理论而言,最重要的是不能脱离生活世界,建立主体间性的本体论是为了以交往理性取代后现代被误导的理性,以主体为中心的理性,据此重回具有物感和内在联系的现代性。哈贝马斯也爱三分法,真实性、正确性、真诚性,社会、文化、个人。最后对公共领域、共识、卢曼社会系统论的讨论也同样经典。但阅读本书的最大收获,... 终于补完。这可能是哈贝马斯最重要的一部思想史著作。他通过对现代性观念的回望阐明了后现代理性批判的局限。对批判理论而言,最重要的是不能脱离生活世界,建立主体间性的本体论是为了以交往理性取代后现代被误导的理性,以主体为中心的理性,据此重回具有物感和内在联系的现代性。哈贝马斯也爱三分法,真实性、正确性、真诚性,社会、文化、个人。最后对公共领域、共识、卢曼社会系统论的讨论也同样经典。但阅读本书的最大收获,还是在于与巴塔耶相遇。难忘初读哈贝马斯笔下巴塔耶普通经济学时所油然而生的那种充实愉悦。 (展开)
0 有用 Maldoror 2021-11-18 20:02:34
(唯一)狠活
0 有用 小淘气 2021-09-01 13:21:02
推荐,目前看懂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