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在《合法化危机》当中,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对当下现实的分析,而到了《包容他者》,历史的追溯和现实的批判开始有机地结合了起来,而且,在规范性上也更上了一层楼。规范意义上的民主概念、民族国家概念以及人权和人民主权概念,都是重建的重要对象。总之,一句话,到了《包容他者》,对现实资本主义的批判,逐步被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反思和对资本主义若干制度的重建所取代。哈贝马斯社会批判的激进特征到此有了很大的削弱。
作者简介 · · · · · ·
内容提要:
哈贝马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如果说构成了其政治概念的萌芽的话,那么,这个萌芽期可一直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整整经历了20年,才开始绽放出鲜花来,这就是哈贝马斯在交往理性基础上提出的所谓的“话语政治”概念。我们倘若把《合法化危机》看作是一种社会制度学说的话,那么,“话语政治”则是一种涉及到现代国家结构和国家体系的政治制度理论。 按照哈贝马斯的理解,所谓“话语政治”,实际上包含着这样几层含义:首先,就政治概念层面而言,话语政治是要打破先前的经验主义或先验主义的政治模式,建立一种程序主义的政治模式,把一切政治行为都纳入到合乎形式程序的商讨过程当中。其次,哈贝马斯是想在合乎程序的商讨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进行重建,主要就是要克服现代代议制民主的缺陷,通过建立一种广泛的政治公共领域,为民主的发展开创一个新的路线。最后,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来看...
内容提要:
哈贝马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如果说构成了其政治概念的萌芽的话,那么,这个萌芽期可一直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整整经历了20年,才开始绽放出鲜花来,这就是哈贝马斯在交往理性基础上提出的所谓的“话语政治”概念。我们倘若把《合法化危机》看作是一种社会制度学说的话,那么,“话语政治”则是一种涉及到现代国家结构和国家体系的政治制度理论。 按照哈贝马斯的理解,所谓“话语政治”,实际上包含着这样几层含义:首先,就政治概念层面而言,话语政治是要打破先前的经验主义或先验主义的政治模式,建立一种程序主义的政治模式,把一切政治行为都纳入到合乎形式程序的商讨过程当中。其次,哈贝马斯是想在合乎程序的商讨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进行重建,主要就是要克服现代代议制民主的缺陷,通过建立一种广泛的政治公共领域,为民主的发展开创一个新的路线。最后,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来看,哈贝马斯是想用话语政治冲破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的两难冲突。
在《合法化危机》当中,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对当下现实的分析,而到了《包容他者》,历史的追溯和现实的批判开始有机地结合了起来,而且,在规范性上也更上了一层楼。规范意义上的民主概念、民族国家概念以及人权和人民主权概念,都是重建的重要对象。总之,一句话,到了《包容他者》,对现实资本主义的批判,逐步被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反思和对资本主义若干制度的重建所取代。哈贝马斯社会批判的激进特征到此有了很大的削弱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社会科学的危机概念
第一章 系统与生活世界
第二章 社会系统的构成要素 ……
第二部分 晚期资本主义的危机倾向
第一章 晚期资本主义的叙述模式
第二章 晚期资本主义增长的后果问题
第三章 危机倾向的分类
第四章 经济危机原理 ……
第三部分 论合法化问题的逻辑
第一章 韦伯的合法化概念
第二章 实践问题与真理的关系
第三章 普遍利益的压制模式 ……
人名对照表参考文献哈贝马斯著作目录(1952—1981)
目录 · · · · · ·
第一部分社会科学的危机概念
第一章 系统与生活世界
第二章 社会系统的构成要素
第三章 社会组织原则的解释
第四章 系统危机--以自由资本主义危机周期为例
第二部分 晚期资本主义的危机倾向
第一章 晚期资本主义的叙述模式
第二章 晚期资本主义增长的后果问题
第三章 危机倾向的分类
第四章 经济危机原理
第五章 合理性危机原理
第六章 合法化危机原理
第七章 动机危机原理
第八章 小结
第三部分 论合法化问题的逻辑
第一章 韦伯的合法化概念
第二章 实践问题与真理的关系
第三章 普遍利益的压制模式
第四章 个体的终结?
第五章 复杂性与民主
第六章 对理性的偏爱
人名对照表
参考文献
哈贝马斯著作目录(1952-1981)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今天的社会科学提供了一种系统论的危机概念。根据这种系统理论,当社会系统结构所能容许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低于该系统继续生存所必需的限度时,就会产生危机。从这个意义上说,危机就是系统整合的持续失调。人们可能会否定这个概念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价值,认为它没有考虑到造成系统容纳不下(或是结构解决不了)控制能力的内在原因。社会系统的危机不是由于环境的突变,而是由于结构固有的系统命令彼此不能相容,不能按等级整合所造成的。当然,只有在我们能够确定对于维持生存十分重要的结构时,才能确定结构固有的矛盾。这种结构与其他的系统因素必须区别开来。系统因素可以改变,但系统本身必须保持不变。由于很难用系统理论的语言来明确界定社会系统的界限与实存,因此,人们对系统论的社会危机概念产生了根本性的怀疑。 人的机体具有明确的时空界限;它们维持其存在具有理想价值,而这种理想价值只能在经验确定的承受限度内有所变化。相反,社会系统能够在一种高度复杂的环境中维持其存在,具体途径表现为:不是改变系统因素或理想价值,就是同时改变二者,以便把自己维持在一个新的控制水平上。但是,如果系统通过改变其界限和实存来维持其存在,那么,它们的认同就会变得模糊起来。同样的系统发生改变,既可以说是系统的学习过程和转型过程,也可以说是系统的瓦解过程和崩溃过程。究竟是有一种新的系统在形成,还是只有旧系统在更生,这是无法明确判定的。当然,在一个社会系统中,并不是所有的结构变化都会带来危机。很显然,如果社会系统的理想价值发生变化,而没有从根本上危及其实存,或没有丧失其认同,那么,就无法从系统论的客观主义立场出发,去把我这种情况的承受限度。系统不能说是主体;根据前科学概念的定义,只有主体才会被卷入危机。在社会成员感受到结构变化影响到了继续生存,感觉到他们的社会认同受到威胁时,我们才会说出现了危机。系统整合的失调只有在使社会整合岌岌可危时,即在规范结构的共...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页 -
危机过程的客观性在于:危机是从无法解决的控制问题中产生出来的。认同危机与控制问题紧密相关。虽然行为主体绝大部分情况下都没有意识到控制问题的重要性,但这些控制问题造成了一些后果,对主体的意识产生了特殊的影响,以至于危及到了社会整合。关键在于什么时候会出现这种控制问题。因此,一种适当的社会科学危机概念应当能够把握住系统整合与社会整合之间的联系。“社会整合”和“系统整合”这两个概念,分别来自不同的理论传统。我们所谓的社会整合,涉及的是具有言语和行为能力的主体社会化过程中所处的制度系统;社会系统在这里表现为一个具有符号结构的生活世界。我们所说的系统整合,涉及的是一个自我调节的系统所具有的特殊的控制能力。这里的社会系统表现为它们克服复杂的周围环境而维持住其界限和实存的能力。生活世界和系统这两个范式都很重要,问题在于如何把它们联系起来。就生活世界而言,我们所讨论的主题是社会的规范结构(价值和制度)。我们依靠社会整合的功能(用帕森斯的话就是:整合与模式维持),来分析事件和现状,此时,系统的非规范因素是制约条件。从系统的角度来看,我们所要讨论的主题是控制机制和偶然性范围的扩张。我们依靠系统整合功能,用帕森斯的话说就是:适应与目标达成,来分析事件和现状,此时,理想价值是数据。如果我们把社会系统理解为生活世界,就会忽略控制问题;如果我们把社会理解为系统,就不会考虑到这样一个事实,即社会的现实性在于虽然得到公认,但往往是虚拟的有效性要求是实际存在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第6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合法化危机"的人也喜欢 · · · · · ·
合法化危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 条 )

既批判“理性”,也召唤“理性”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哈贝马斯讲的话不太好懂,不是因为他讲得不清楚,而是因为他讲得太清楚了,以一种高度理论化、技术化的语言讲的太准确、太到位,以至于对问题把握还有一定模糊性的人,反而不容易弄懂他在说什么。——张旭东,《经济理性时代的价值空洞》 《合法化危机》是老师在讨论课上让我们... (展开)
【转】张旭东:经济理性时代的价值空洞——重访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理论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但是新的社会是什么样子,我(哈贝马斯)也说不清楚

我们孜孜以求的法治,正是希望让法律具有更大的正当性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合法化危机》读书笔记 法律只是维系社会的底线。在法制的基础上,我们孜孜以求的法治,正是希望让法律具有更大的正当性,无论是立法还是执法。这也是最近读韦伯合法化危机一书的一些感想,愿与诸君分享: 出于共同体需要,现代社会不断使生产关系政治化,于是产生了更大的正当... (展开)> 更多书评 7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8.3分 356人读过
-
Beacon Press (1975)9.0分 14人读过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7.9分 24人读过
-
時報文化 (1994)8.6分 20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我的书单(政治学理论) (午夜书生)
- ◆岊湬的书柜(1) (岊湬)
- 2007购书单 (傅踢踢)
- 艺.术 (达哒)
- 我的政治常识 (羊的门)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合法化危机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忧郁的废物 2014-08-12 17:31:43
一星是因为我完全看不懂这本书。能让我完全看不懂的只有两种书,一种太好,一种太烂。
0 有用 nccu爬山小能手 2020-11-20 23:24:03
讀不懂怎麼評分⋯⋯
0 有用 惜抱 2020-02-04 21:36:02
没看懂
0 有用 一只小企鹅 2016-06-11 17:25:49
实话说,没有读完。
0 有用 一深 2015-01-08 08:51:45
“规范的有效性要求可以用话语来兑现,即它可以用参与者通过论辩达成的共识来加以论证。”,另,本书的标题应译为“正当性危机”,此书翻译把Legalität和Legitimität理解反了。
0 有用 A 2023-01-30 11:08:42 河南
读这本书其实是冲着社会科学中的危机定义来的,这个定义还是值得深挖的。其他的部分就是简单翻看了一下,说不上多么有启发,但是还是符合对于哈贝马斯的预期,可能后面有所联系会再回来读吧。
0 有用 陈翊 2021-11-24 18:48:06
今天读懂哈贝马斯了吗?没有😭
0 有用 nccu爬山小能手 2020-11-20 23:24:03
讀不懂怎麼評分⋯⋯
0 有用 庐陵 2020-03-11 10:17:30
读不懂,就是译错了。
0 有用 食糠少女王钢蛋 2020-03-05 21:26:13
合法化危机的概念是仿照经济危机的概念而形成的。根据这一概念,相互矛盾的控制命令是通过行政人员而非市场参与者的目的理性行为而表现出来的。它们表现为不同的矛盾,直接威胁着系统整合,并从而危机社会整合。不能随时用来满足行政系统要求的僵化的社会文化系统,是加剧合法化困境并导致合法化危机的唯一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