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草木的书评 (243)

作家们的父辈——从汪曾祺的父亲说开去
本文刊登于2020年6月20日《文汇报》”记忆“版,文汇APP标题为《汪曾祺,卡夫卡,歌德,里尔克都有着怎样的父亲?》。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今年是汪曾祺诞辰100周年。不久前读到汪老写他父亲的文章,文中绝口不提成年后与父亲因经济问题而起的罅隙,而只提父亲的种种好。这...
(展开)

人间与草木丨《人间草木》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汪曾祺先生笔下的草木,是有情感的。不像我学专业课时,反反复复地只会去记植物的科属种,看一株植物就立刻盯着它的识别特征不放,全然把美感抛之脑后。先生笔下的草木,才是真正的人间草木。 草木如梦 “漫步园中,恍恍惚惚,有如梦回酒醒。”这是先生在说菏泽牡丹;“身在耀... (展开)
汪曾祺的境界:人间送小温
汪曾祺曾为《中国作家》画过一幅画,画上题了一首诗: 我有一好处,平生不整人。 写作颇勤快,人间送小温。 或时有佳兴,伸纸画暮春。 草花随目见,鱼鸟略似真。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君若亦欢喜,携归尽一樽。 汪曾祺的儿子汪朗为一版再版的《人间草木》写序时,说...
(展开)

汪曾祺:"我应该当一个工艺美术师的,写什么屁小说!"
读汪曾祺的《人间草木》,被一个句子击中了。他说:“都说梨花像雪,其实苹果花才像雪,雪是厚重的,不是透明的。梨花像什么呢?——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 这得看得多仔细才分得出这两种不同的白呢! 汪曾祺从小喜欢花,到晚年还清楚地记得小时候那些“采花”的事儿: ...
(展开)

水往低处流,平凡多伟大
毕业那年,我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赋闲在家,后来随便的去了第一家肯要我的公司,但待得很不愉快。 到达一个临界点时,想给自己放放松,就在周六请了假,去看乔小刀的演讲,他说他在云南的生活,他的木工,他的音乐,他还说:人不必那么向上,应该向水学习,水往...
(展开)

如果我要离开,我只能去城市的边缘站一会儿
艺术从来不是俯拾皆是、轻易获得的。如装置艺术家邱志杰说:“世界上很多美妙的事物是不跟人互动的。它们只是自顾自美丽,懒得理你。”何况发现美已属不易,艺术家的职责还有阐释它们。这种困境就像陶渊明归隐后在诗中说的那样,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可见言语之匮乏,在面...
(展开)

人间草木,都是动容。
每当家像一个概念一样浮现于我的记忆之上,它的颜色是深沉的。 那棵龙爪槐是我一个人的。我熟悉他的一切好处,知道哪个枝子适合哪种姿势。 四月二日。月光清极。夜气大凉。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草木的枝叶...
(展开)

这才是生活,生命本该如此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平时有谁会去关注身边的一草一木?汪曾祺先生描述的是人间的花草树木和生物?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又或是顺着草木去故事?我倾向于最后一个答案。 这是生活,生活本该如此。 我很喜欢的一篇,昆明的雨。昆明的雨从汪曾祺的画为起点,由一段题的字为过渡,联系到了昆明的雨。通过... (展开)
我们今天还要读汪曾祺吗
(大一第一学期的读书分享,写得并不好,小学生过家家似的,最后也就没拿去交差。不过好歹写了一场子,虚荣心和分享欲还是使我po出这篇文) 一个人,总应该用自己的工作,使这个世界更美好一些,给这个世界增加一点好东西。在任何逆境之中也不能丧失对于生活带有抒情意味的情趣...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