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中国小说史略》中国古代小说史著作。著者鲁迅。这是作者1920~1924年在北京大学讲授中国小说史课程的讲义。初版本于1923年12月及次年6月分上下两卷由北京大学第一院新潮社发行,由讲义名《中国小说史大略》改名《中国小说史略》。1925年9月,作者稍加修改后由北新书局合为一册印行。1930 年,又对其中3篇作了修订,再版重印。全书共有28篇,叙述中国古代小说发生、发展、演变过程,始于神话与传说,迄于清末谴责小说,是中国第一部小说专史。另有《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1篇,是作者1924年7月在西安讲学时的讲稿,可以看作是《中国小说史略》的提要,现收入《鲁迅全集》。单行本亦附载此篇。
中国小说史略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字豫才,原名樟寿,字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浙江绍兴人,为20世纪中国的作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文化运动的支持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和开山巨匠,在西方世界享有盛誉的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鲁迅的主要成就包括杂文、短中篇小说、文学、思想和社会评论、学术著作、自然科学著作、古代典籍校勘与研究、散文、现代散文诗、旧体诗、外国文学与学术翻译作品和木刻版画的研究,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的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悟通大道。必先空破情根,破情根必先走入请内,走入情内见得世界情根之虚,然后走出情外认得道根之实。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08页 -
孔子尝游于山,使子路取水。逢虎于水所,与共战,揽尾得之,内怀中;取水还。问孔子曰,“上士杀虎如之何?”子曰,“上士杀虎持虎头。”又问曰,“中士杀虎如之何?”子曰,“中士杀虎持虎耳。”又问,“下士杀虎如之何?”子曰,“下士杀虎捉虎尾。”子路出尾弃之,因恚孔子曰,“夫子知水所有虎,使我取水,是欲死我。”乃怀石盘欲中孔子,又问,“上士杀人如之何?”子曰:“上士杀人使笔端。”又问曰,”中士杀人如之何?“子曰,”中士杀人用舌端。“又问,”下士杀人如之何?“子曰,“下士杀人怀石盘。”子路出而弃之,于是心服。(原本《说郛》二十五。原注云,出《冲波传》。)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9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中国小说史略"的人也喜欢 · · · · · ·
中国小说史略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6 条 )



《中国小说史略》笔记

想写小说,不妨先看懂鲁迅这本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对于每个喜欢写作的人来说,写出一篇出色的小说,可以说是写作者的小梦想之一,现在市场上有很多教写作技巧的书,都很实用,不过鲁迅先生这本书,不是教写作技巧的,他写的是中国小说的历史。 这本书的名字叫《中国小说史略》。 或许原来可能没有读过这本书,但我们肯定都会零... (展开)
一本古书的再版,往往启发整个时代的复古

中国古典小说的特征与脉络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中国小说史略》是鲁迅对清以前中国小说脉络进行梳理和研究的一部专著,也曾作为大学讲稿。可以配套《小说旧闻抄》、《唐宋传奇集》进行阅读。 概念与定义 小说之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云「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大意是小说非道术所在,只是一些被修饰的... (展开)> 更多书评 86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2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9.1分 795人读过
-
外文出版社 (1976)暂无评分 9人读过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9.4分 10459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年)9.1分 1346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景行中国古代文化豆列 (mcpanther)
- 购书清单 2007/10/21~ (艾芙)
- 09年前8个月书账 (無负今日)
- 坑坑洼洼方块字 (iambodsama)
- 2009所购的书(一) (baimo)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4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中国小说史略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我是一粒小黄豆 2015-09-25 12:06:48
传承不够,西学不精;既想传统,又想西进,这就是当下大部分中国人对民族前途迷茫不清、精神分裂、极端对立、争执不休的根源。正确的路径应该是顾准先生的路径:在精密梳理中西历史文化的基础上,超越中西之争,吸收全人类文明成果,推动中华文明走出“历史三峡”,实现和平转型和升级。我们要做的就是按照这个正确的道路继续前进,既传承传统,又精进西学,在比较中锤炼、选择人类发展的真正精华营养,为民族发展提供智识帮助。这... 传承不够,西学不精;既想传统,又想西进,这就是当下大部分中国人对民族前途迷茫不清、精神分裂、极端对立、争执不休的根源。正确的路径应该是顾准先生的路径:在精密梳理中西历史文化的基础上,超越中西之争,吸收全人类文明成果,推动中华文明走出“历史三峡”,实现和平转型和升级。我们要做的就是按照这个正确的道路继续前进,既传承传统,又精进西学,在比较中锤炼、选择人类发展的真正精华营养,为民族发展提供智识帮助。这是读这本书的意义所在。通过读这本书,我们能够窥见小说这种文体在中国“史官文化”的大背景下,如隐隐烛火绰绰的孱弱发展历程。其实,读附录的鲁迅在西安的讲演稿《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就能把握全书的基本脉络了。了解反复和羼杂的特点,掌握汉神仙传-六朝志怪志人-唐传奇-宋话本-明清小说基本发展历程就够了。 (展开)
0 有用 阿肯色敏 2019-03-14 20:46:17
四星半,之前读过古籍出版社的版本,这次重读的是崇文书局周锡山注的版本,豆瓣没有书目,先挂在这。这个版本的注释相当的详尽,文末还有附录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讲稿六讲,读完的感受还是要再说一句,鲁迅牛逼,永远值得崇拜,永不过时
0 有用 ability 2019-09-11 12:58:40
小说
0 有用 疯子里安 2020-02-13 13:50:03
有意思
0 有用 小鳥遊爽子 2010-05-30 16:21:59
中国第一本关于小说历史专著~~ 鲁迅的古典文学造诣真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