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黑以后的书评 (385)

2013-11-09 08:26:52 南海出版公司2012版

顿悟前和顿悟后的书评。只因为睡了一觉,全通了。

【昨晚】 村上的这本还是比较晦涩隐喻的。来看豆瓣各种书评,发现各有各的看法,有人觉得是关于善与恶,或相对恶,有人觉得是写安全感。以前还愿意给各种含糊情节赋予个什么涵义,现在我有点厌倦了村上的风格,永远是写一些谁还比我惨的都市角色在一起矫情及心灵碰撞。这虽然也...  (展开)
阿斯巴甜 2015-03-17 17:35:35 南海出版公司2012版

《天黑以后》读后感

《天黑以后》读后感 因为最近吃药的关系,嗜睡作为药物的副作用无时无刻不占据着我的身体。突然有一种自己将要永远这样昏沉下去的不好预感,开始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好比死亡之前的遗憾。 吃饭时,我跟妈聊自己的嗜睡。我跟她讲自己看过的一部村上春树的小说《天黑...  (展开)
五花王 2005-05-18 19:19:41

阿尔法城

这本书对于中国读者而言最有趣的地方,莫过于“中国”在书中的指向。书中的女主人公玛丽,作为日本人,却成长在中国人学校,学习中文,并且即将去北京留学。她作为挽救受害的中国少女的桥梁,牵涉出了整个故事的框架。而对比的是作为加害者的白川,他怎么看起来都不像是一个能...  (展开)
玻璃蔷薇 2007-06-08 01:56:46

对《天黑以后》精妙的政治隐喻的解读

1、“再快跑快逃,也不可能彻底甩脱,因为自己的影子是甩不掉的。” 白川作为全作“庸常的日本人普遍的恶”之代表,对中国女孩的性侵犯、伤害与抢掠,这个在隐喻什么非常明显。 白川在犯下“最差劲的恶行”之后居然可以转眼间就忘记这件事,即使证据就放在眼前,他只也视为“...  (展开)
maomy 2005-05-20 14:22:34

天黑以后,日出之前

村上君,你怎可如此,写写六小时之内发生的事情就拿来作为一本小说卖给我们,一本哦。 ——这便是我读罢全书的第一感受:) 前些天下雨不能骑车,在地铁里分两次读完了这本薄薄的小说。印象之淡漠,就好像地铁里不知哪站上来又不知何时下车的相貌平平的邻座人。自然也难写出多...  (展开)
蝶舞 2008-01-12 05:05:21

天黑以后之G点与林少华翻译欠妥处

林少华和村上春树——书籍质量的保证。所以无需翻开阅读一小段后加以判断,直接从8折书店买来看就好。说的是《天黑以后》。 很薄一本书。我卷在床上,有时斜倚在M身上,很快看完。 那是几个星期前的阅读。今天才来写点感想,是想看看一本书看完一段时间后还能记得多少?恐怕...  (展开)
carrie柔光 2006-05-07 09:35:06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大风又开始在这个城市呼啸。每当这个时候,我便觉得北京其实脆弱得很。无论平时怎样从容持重,一遇到大风就无助得一发不可收拾,兀自阴郁和飘摇,像极了某人的内心。 用了一个下午加一个晚上读完了村上的新著《天黑以后》。书的封面黑得很有感觉,纯且深,中间有一抹烟雾似的...  (展开)
新经典 2022-03-02 11:59:14 南海出版公司2022版

村上春树另类代表作:冬日,东京,深夜23:56到清晨6:52的故事

在其自传作品《我的职业是小说家》里,村上春树曾说,“写小说时让我最快乐的事情之一,就是只要愿意,自己可以变成任何一个人”。确实,从1979年的处女作《且听风吟》开始,村上就在他的小说中以“我”的口吻讲述各种不同身份之人的故事,“我”或是倔强的少年,或是失意的中...  (展开)
萬户侯 2005-08-23 19:58:08

天黑

周六买回家后,用三天的空余翻完这薄薄的一本,一个晚上能发生什么?不过是睡睡睡然后还是睡罢了,村上却给它填充了太多的东西。 故事年代不是很清晰,是从两个空间并行的角度叙事,初读颇有些灵异的感觉;译者在卷首的几大页评论没有翻看完整,大致是说村上的这部书从一个角...  (展开)
F 2009-02-26 16:05:54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版

而下一次黑暗,还没有那么快到来

最可贵的啊,就是我能大多时候在非常恰当的时间遇见他的作品。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 “现在仍非常喜欢你。”她信上最后写道,“你温存亲切,是个十分好的人,不是说谎。但有时我觉得光这样似乎有点不够,为什么有这种感觉我也不明白,而且这么说很是过分,或许等于什么...  (展开)
青豌豆走啊走 2005-09-08 13:34:32

无一不是隐喻

前面的评论都好专业,如果不是看了大家的这些评论。靠我自己实在是无法从这部小说中领会太多东西。对于不能思考太深的东西的我来说,天黑以后太晦涩了。 所以虽然很想写一点我看这书的体会,也只能是些很表面的东西。 简单的说,村上春树的小说中邪恶的一方越来越强大,而字里...  (展开)
汉伟 2013-09-12 21:25:20

陌生感的详尽描述

好多人说这本书是在写一种恶,还写一种日本和中国的关系。 我不认同大多人的这种想法,我越想,越觉得这本书,纯粹就是在讲人人之间的一种陌生感和亲密感。 针对恶的说法,与其说是一种恶势力,还不如说是一种因,人们在逃避这种恶的时候,相继在途中遇到一种温暖,就像中国妓...  (展开)
cub18 2007-06-20 20:21:20

zoom in

色诺芬的《长征记》,福楼拜的《萨朗波》,村上春树的《天黑以后》,三者风马牛不相及,我偏将它们扯一起,谁让我碰巧在这段时间看了它们呢?阅读就是这般自由。 色诺芬回忆公元前401年远征波斯亲历的万人大撤退;福楼拜遥想公元前3世纪迦太基的雇佣军骚乱,搜集资料,实地考...  (展开)
西小疯™ 2005-05-09 21:54:56

互文

村上君的《after dark》是当做枕边书来阅读的,11点上床躺着翻书,11:30学校准时熄灯,放下书翻身下床洗漱睡觉。此间是宿舍一天之中最忙碌的时光,着睡衣的女子们出出进进,洗洗漱漱,钻进我宿舍要讲义,闲聊而门庭若市。 捧书阅读,感觉有互文之感。村上以欧洲电影的感觉...  (展开)
欢乐分裂 2006-05-28 18:21:59

无可名状的奇异荒谬感

"对了,就像章鱼,生活在深海底的巨大的章鱼,有顽强的生命力,在黑暗的海中朝某处行进......任何人都无法把它杀死,因为它太强有力了,住的地方太深了,甚至心脏在哪都无从得知.我当时所感觉到的,就是这种深深的恐怖,并且伴随着绝望感---哪怕去天涯海角也逃不出那家伙的手心."-----...  (展开)
MOG 2005-07-26 16:07:34

活的夜

村上春树实际上看的并不多,认真看过的只有<挪威的森林>和<舞/舞/舞>,<海边的卡夫卡>看了大半,<斯普特尼克恋人>也只看了1/3不过,喜欢的是他描述的方式和洞察力.在他笔下,似乎任何生物都散发一股奇特的生命力. 这次的目标是黑夜之后,一切在默默的发生,时间似乎被黑夜吞没,其实文...  (展开)
行走在孤独星球 2013-11-29 17:58:55 南海出版公司2012版

天黑以后,天亮以前

天黑以后的故事,谁人知晓? 村上却选择了这样的时间段,写了两个女孩的故事。一个冷静自制地活跃在夜晚,一个昏睡在自己的房间里。村上的书,总是会用大段意识流的文字,用各种影像化的画面作为某种符号,暗示现代社会人的面孔与内心。夜晚的故事自...  (展开)
A R I A。 2009-12-04 22:04:44 時報出版2005版

翻译的版本真的可以差很多

赖明珠和林少华的都看了. 赖翻的非常台湾口语化,比如很多对话后面加个"噢"字。(还有其他种种不一一列举)大概因为我是北方人,所以读起来感觉很奇怪。总体来讲感觉风格和用词都更女性化,更活泼一些。 相比之下林的译文较显严肃,在我看来倒是满符合故事情节的(当然这种严肃...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19 20 后页> (共385条)

订阅天黑以后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