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20世纪的中国有几位学贯中西的文化巨人,钱钟书是其中的最后一位代表作者按照钱氏的人生历程,客观地简述了他的一生。钱氏的夫人杨绛在2001年10月复信作者时说:“不采用无根据的传闻,不凭无根据的推理来断定过去,力求历史的真实;遇到不确切的事,不惮其烦地老远一次次来信问我,不敢强不知以为知。”杨绛肯定了作者严谨认真的写作态度,从而在客观上肯定了这本书的内容的真实性。
钱钟书是一个怎样的天才?这个天才是如何成就的?作者在这本30万字的书中作了回答。钱钟书是一个中外公认的天才,他的天才首先表现在他具有过目不忘的记忆力。而且,他的记忆力似乎也并不随年龄的增长而衰减,几十年前读过的书,仍然如昨日刚看过一样记忆犹新。钱钟书另一个非凡之处是他的博学。他的学问的渊博在当代中国可谓首屈一指。除此之外,钱钟书还精通英、法、意、德、拉丁、西班牙等多种语言。钱钟书渊博的学问,...
20世纪的中国有几位学贯中西的文化巨人,钱钟书是其中的最后一位代表作者按照钱氏的人生历程,客观地简述了他的一生。钱氏的夫人杨绛在2001年10月复信作者时说:“不采用无根据的传闻,不凭无根据的推理来断定过去,力求历史的真实;遇到不确切的事,不惮其烦地老远一次次来信问我,不敢强不知以为知。”杨绛肯定了作者严谨认真的写作态度,从而在客观上肯定了这本书的内容的真实性。
钱钟书是一个怎样的天才?这个天才是如何成就的?作者在这本30万字的书中作了回答。钱钟书是一个中外公认的天才,他的天才首先表现在他具有过目不忘的记忆力。而且,他的记忆力似乎也并不随年龄的增长而衰减,几十年前读过的书,仍然如昨日刚看过一样记忆犹新。钱钟书另一个非凡之处是他的博学。他的学问的渊博在当代中国可谓首屈一指。除此之外,钱钟书还精通英、法、意、德、拉丁、西班牙等多种语言。钱钟书渊博的学问,一方面是他的天才的表现,良好的天赋使他能很快地掌握运用这些语言;另一方面是靠他的用功与勤奋。打开《管锥编》、《谈艺录》、《七缀集》、《宋诗选注》,我们不能不惊叹作者的博学,这些著作纵贯古今,沟通中外,包括数种语言,数以万计的作用、作品,也就是说其数量与中国主要古书总汇《四库全书总目》约略相近。钱钟书还是个幽默大师,他健谈善辩,口惹悬河,舌璨莲花,隽思妙语,常常令人捧腹。钱钟书的这些特征在书中都有详细的叙述,有的叙述令人捧腹大笑。
目录 · · · · · ·
简体字版前记
引言
第一章 家世(1849-1910)
第二章 幼年(1910-1929)
第三章 父亲钱基博(1887-1957)
第四章 清华才子(1929-1933)
第五章 青年讲师(1933-1935)
第六章 牛津(1935-1937)
第七章 巴黎(1937-1938)
第八章 西南联大(1938-1939)
第九章 蓝田(1939-1941)
第十章 上海(1941-1945)
第十一章 上海:胜利后(1945-1949)
第十二章 北京(1949-1978)
第十三章 出国访问(1978-1980)
第十四章 钱锺书热(1980-1994)
第十五章 缠绵病榻(1994-1998)
第十六章 泰岱鸿毛(1998)
结语
简体字版后记
附录一 繁体字版后记
附录二 读英译《管锥编》――纽约读书笔记之二
索引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钱锺书在序言里说出了选宋诗取舍标准大致如下:押韵的文件不选;学问的展览和典故成语的把戏不选;大模大样的仿照前人的假古董不选;把前人的词意改头换面而绝无增进的旧货充新也不选;有佳句而全篇不太匀称的不选;当时传诵而现在看不出好处的不选。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81页 -
据钱基博自传载:“5岁从长兄子兰先生受书,9岁毕《四书》《易经》《尚书》《毛诗》《周礼》《春秋》《左氏传》《古文翼》,皆能背诵,10岁伯父仲眉公教为策论,课以熟读《史记》《储氏唐宋八大家文选》,自13岁读司马光《资治通鉴》,圈点七过。”钱锺书幼年读写什么书,我们可以间接从钱基博的教育推测出来。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5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一代才子钱钟书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7 条 )

范旭仑|汤晏《钱锺书》的剿袭

钱锺书:才华,才是一个男人最高级的性感

混蛋的时代,配拥有这样的英才吗
> 更多书评 17篇
-
为什么钱锺书于1949年不往外国跑呢?……也许我们可以这样解释,中国乱得太久了,钱锺书像当时一般知识分子一样,喁喁望治心切。国民党代表着一个日落西山的政权,而当时的中共有一股朝气,给人一线曙光——明日中国的希望。这就是为什么当年抗战胜利后,全国最优秀的北大清华学生,都奔向延安,并不全是因为信仰共产主义,而是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共产党代表着一种希望。或许钱锺书就是在这样的心情下,就留在大陆不出来了。
2014-05-10 16:54:09
-
为什么钱锺书于1949年不往外国跑呢?……也许我们可以这样解释,中国乱得太久了,钱锺书像当时一般知识分子一样,喁喁望治心切。国民党代表着一个日落西山的政权,而当时的中共有一股朝气,给人一线曙光——明日中国的希望。这就是为什么当年抗战胜利后,全国最优秀的北大清华学生,都奔向延安,并不全是因为信仰共产主义,而是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共产党代表着一种希望。或许钱锺书就是在这样的心情下,就留在大陆不出来了。
2014-05-10 16:54:09
-
bartok-yang (死而死矣)
-
为什么钱锺书于1949年不往外国跑呢?……也许我们可以这样解释,中国乱得太久了,钱锺书像当时一般知识分子一样,喁喁望治心切。国民党代表着一个日落西山的政权,而当时的中共有一股朝气,给人一线曙光——明日中国的希望。这就是为什么当年抗战胜利后,全国最优秀的北大清华学生,都奔向延安,并不全是因为信仰共产主义,而是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共产党代表着一种希望。或许钱锺书就是在这样的心情下,就留在大陆不出来了。
2014-05-10 16:54:09
论坛 · · · · · ·
资料最详实可靠的钱锺书传记 | 来自鬼鸢 | 2010-09-14 00:08:16 | |
不错 | 来自秋水鸣蛙 | 1 回应 | 2009-01-30 20:24:01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文化发展出版社 (2019)8.3分 440人读过
-
每满100-50
-
時報文化 (2001)7.9分 49人读过
-
龙门书局 (2013)7.4分 12人读过
-
春山出版 (2020)暂无评分 1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钱锺书 (PooomBooom)
- 钱钟书传记 (格鲁米)
- 天蝎 (是那处)
- 千古风流人物 (Lucas临朔)
- 醉花阴:2009年读书回顾 (浮生胡言)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一代才子钱钟书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过客 2012-05-24 19:56:42
作者与钱钟书、杨绛两位先生关系不错,本版出版时也听取了杨绛先生的一些意见,应该说是一部可靠的传记。另,窃以为用“一代才子”来定义钱钟书爆弱了,舒芜说的“文化昆仑”更恰当。
0 有用 JIDUDU 2009-05-28 14:14:10
錢鍾書:一個時代的結束
0 有用 澜声 2012-09-27 22:34:52
只是本一般的传记。
0 有用 Missluolan 2008-04-28 22:08:09
读过的最好的钱钟书传记。
0 有用 雪饮刀 2009-02-14 18:20:32
剪裁得法。引槐聚诗,误字连连。
0 有用 欣娟 2022-07-01 10:52:18
补录201809
0 有用 材不材 2022-05-05 13:06:13
读的另一版本
0 有用 oshock 2022-04-15 22:22:55
花了3个晚上读完,做了少量笔记。这本传记材料虽然还算丰富,但两大传统缺点依旧明显:一是线性描述,而不是主题或板块式叙述;二是人物崇拜,把传记的对象说得举世无双。另外,有些观点让人哑然失笑,比如一口咬定唐晓芙的原型就是杨绛先生。
0 有用 柳营 2021-07-10 19:15:12
作者对钱锺书崇拜过分,都是鼓吹的内容,拉拉杂杂的较多,倒是注释挺丰富,值得参考。
0 有用 荡气回肠 2021-06-22 08:51:33
总体可读性不错,但主观性略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