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書以一個醫生的眼和心,透過細膩寫實,鮮活生動,風趣幽默的筆調,寫下尋常醫師與病人,為「生命」奮戰的不凡勇氣和毅力。這一齣齣劇目,比「急診室的春天」更撼動人心。
神經外科的黑色喜劇的创作者
· · · · · ·
-
法兰克·佛杜锡克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多年的神經外科醫師工作,讓任職於美國匹茲堡西賓州醫院的法蘭克.佛杜錫克,對生命有全新的認識。他以13個案例的鋪陳,從兒童到老人、從癌症到精神疾病、從開刀房到安寧照顧,作者以幽默風趣的筆調、高潮起伏的情節、鮮活的人物刻劃,述說神經外科中發生的一件件真實個案,而病人們為生命奮戰的不凡勇氣與毅力也清楚展現,在令人感動之餘,也讓人對神經外科這門專業有更深入的了解與體會。
目录 · · · · · ·
遊戲規則 懶鬼、拼命三郎和冷門分子 魔法師的袍子 月黑風也高 疼痛博物館 拯救傷患的○○七 不再在葬禮上哭泣 誰都可以做這行 哎,這些英國人 瑞碧卡和他的小兔子布偶 我害死了查爾斯 「我要生下這個小孩!」 歸屬
遊戲規則 懶鬼、拼命三郎和冷門分子 魔法師的袍子 月黑風也高 疼痛博物館 拯救傷患的○○七 不再在葬禮上哭泣 誰都可以做這行 哎,這些英國人 瑞碧卡和他的小兔子布偶 我害死了查爾斯 「我要生下這個小孩!」 歸屬
· · · · · · (收起)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还在大学念物理时,我修过一门数学物理。开学的第1天,教授开门见山地说,整个学期将只有一次考试,就是学期末的大考,而考试也只考一道题目,解题过程他全不要看,只看答案,我们只需将小数点后四位数的答案写在纸上,并在答案下端写上自己的名字就可以了。若是答对了,就拿甲等,答错了就不及格,很简单。当场班上的学生(包括我在内)群情激动,一片哗然之声。只考一次试?只要答案?难道他完全不想知道我们怎样解题吗?他也不管我们真懂假懂? “不想。”他回答。“欢迎大家来到真实世界,在这里,大家想要的只有答案——正确无误的答案。如果有座桥崩塌了,死掉40人,大家还会开心当初那些工程师设计这座桥时想对了哪部分吗?在真实人生里没有因为对了一部分而给你部分分数的。如果你想要有重要成就,你必须要全对——而且万一错了时,也要有承担后果的勇气。” 正如我的教授所说的,所有真实世界里的各行各业都要有某种程度的表现,但医师的表现更是必须达到完美境界,而且必须“当下”就完美!在整个医师生涯中,一位外科医师可能要动几千次手术,做几万次考虑,并对用什么药、何时该动手术、何时不必动手术等问题做出决定。让事情更复杂困难的,是他们经常必须在资讯不全的状况下很快做出决定。这好像在凌晨3点将律师吵醒,要他立刻想好答辩策略;又好像将沉睡中的飞机机师摇醒,并预期他能立刻将下坠中的飞机拉起来;又或者像是将车子开到修车厂里,要求他们“立刻替我修好它”——不是明天,不是1小时后,而是立刻! (查看原文) —— 引自第69页 -
起床,洗澡,煮咖啡。日常生活的周期,就好比困在轨道中的行星般,一圈一圈地绕个不停。每天,也许会带来一些小小变动,使我们的生活轨道出现一点振荡,稍微左右摇摆——诸如车子坏了或者是校车来晚了之类——但基本的形态是很少会改变的。日出,日落。我们爬起来,上班,睡觉。沉重巨大的生命巨轮冷酷无情地往前滚动,向着我们不确定的未来滚下去。 对许多人来说,生命的一成不变是十分沉闷无趣的。他们觉得,每天的例行作息所留下的,只是难以忍受的固定模式,一切都变得在意料之中,烦死了。曾经一度,我也很害怕陷入一成不变的生活方式。之所以愿意忍受外科住院医师训练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想避免变成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但当了医生之后,我却学会了一件事:我每天都祈祷,希望今天跟昨天一样,希望生活轨道保持稳定,生命巨轮继续向正前方迈进,不要改变。我祈祷,当我回家——像过去几千几百次回家时,妻子和小孩都平安如昔,父亲母亲还活着,房子没有垮,薪水也如期领到。 因为,我看过太多的病例,病人原先平凡无奇地生活在一刹那间破碎掉,都因为意料之外的事情:交通意外、脑出血、心脏病发作等。这些人早上醒过来,预期过的是另一个无聊透顶的日子,却发现他们的生命巨轮顷刻乱跑,突然闯进一片黑暗里。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04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神經外科的黑色喜劇"的人也喜欢 · · · · · ·
神經外科的黑色喜劇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0 条 )

那些会在葬礼上哭泣的人不应该从事殡仪行业
茄子来过,风卷残云一般,把我正在看的还没看的书都搜刮走了,于是陡然间没了书可看,于是不得不去逛王府井书店。 说是“不得不”,其实我已经越来越把逛书店当作平淡单调的日子里,不多的消遣之一了。即便需要忍受王府井书店的杂乱,即便九折的价格还是比较贵。 今天又溜跶过...
(展开)

我们的成长沾满了鲜血
记得还在刚刚上班的时候,那时还是一个在高年资的老大们看来稚气未脱的孩子,有一次夜班来了一个很重的孩子,一直在抢救,辛苦了大半夜,结果还是没能挽回他的生命。 第二天交班以后,心里闷闷的,很难受。有一个年资很高的副教授拍拍我的肩膀说:“我们的成长都沾满了他人的鲜...
(展开)

每个未被埋起来的日子都是好日子,要大笑,要向前!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当年追《实习医生格蕾》的时候,看到一个评论“看得多了,觉得自己分分钟能给自己动个阑尾手术。”当时深以为然,实操那是玩笑,但确实觉得自己拥有丰富的医学知识了。 如今看《抱歉,我动了你的脑子》,开篇一个手术就是医生给病人开颅时,电钻压感失灵导致钻头瞬间冲进去,炫... (展开)
感谢这本书,让我又更深刻认识了自己作为医生的职业身份
看完这本书后,心里涌动着作为医生特有的复杂情感:对生命的敬畏、对医学伦理的困惑、以及作为人类本身对生死抉择的抗拒。这种亲近又疏离的矛盾感,恰恰验证了医疗工作的本质,我们在生理上拥有着相同的人体构造,却在不同价值观体系里各自前行。 关于那个选择用自己的生命换取...
(展开)

让我们来看看神经外科医生每天都在干啥!
在我心里,医生一直是一个神圣且伟大的职业!神圣在于它容不得一点儿疏漏,可能一点小的失误都有可能导致一个生命的离去;而伟大则在于它常常与时间赛跑,从死神手里抢人。 而不同科室的医生所面对的情况不一样,比如牙科更像是一个雕塑家,没事干就是打磨、重塑;骨科更像是一...
(展开)

医生的幽默背后,一定藏着无数的悲喜交加
曾几何时,我也想成为一名医生,可以拥有救死扶伤的能力。慢慢地,我开始庆幸生活将我带离曾经的想象。我甚至不敢称之为“梦想”,因为在了解现实之后,我发现自己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坚定。 《抱歉,我动了你的脑子》这本书是一个半路转行成为神经外科医生的钢铁工人的自述...
(展开)

日复一日 对某些人来说也是奢侈
平凡没什么不好,太特殊的日子也许你并承受不起。 当初所作所为并会为后续生命带来一定的影响,谁知道未来会如何,请带着疑问走下去吧,去尽力的迎接痛苦,那是你生命依旧存在着的提醒。 要考虑的事情太多,毕业、工作、生活,理想,未来的未知,可要知道,这些都是自由的代...
(展开)
> 更多书评 80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9.0分 2370人读过
-
W. W. Norton & Company (2008)9.3分 107人读过
-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23)9.0分 1561人读过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8.9分 299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不完全收藏陳阿信推薦書籍。 (Miss黑眼圈♥)
- 关于[阿信]的阅读 ([已注销])
- 陳主唱的書櫃 (人間苦手羅米拉)
- 陈信宏(阿信)推荐的60本书 (相当不齐)
- 【书】好像有点意思 (人间乐园)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神經外科的黑色喜劇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潜水钟 2012-11-05 20:39:30
巨好看~~~
0 有用 張咩咩🌈 2010-02-06 11:50:20
對於不瞭解醫院的我,顛覆了對醫生的很大印象...
0 有用 cz 2012-11-06 23:35:32
很有意思的书
0 有用 啊噗 2010-03-05 14:57:30
一直放在寝室 ```可惜了```
0 有用 披金戴银王大花 2009-07-03 12:23:24
幽默与感动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