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是要死的的书评 (155)

denovo 2009-01-28 00:25:56

一切都是一样的

一,你能够做什么 这本书的第一个命题是,如果永生,你能够做什么?从开始雄心勃勃地要征服宇宙,到最后那一句“其实你什么也不能为他们做,因为你不知道他们想要什么。”福斯卡的疆界从国家世界宇宙转移到了人的内心,究竟是扩张还是收缩? 我们不需要活六百年就知道,人心才...  (展开)
小黄兔 2014-02-15 11:06:44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版

不是恐怖小说的恐怖书籍

看这本书让我不寒而栗。不是说这本书是恐怖小说,而是里面讨论的主题太可怕了,将存在与不存在的恐怖直直地勾勒出来。 我以为我对死亡有足够的思考,以至我并不十分害怕生命的终结。但是此书借不死之身去对照出“不存在”,似乎连出生后到死亡前之间一段也毫无意义了。历史不...  (展开)
任知 2012-04-22 04:35:14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版

永生太可怕,不死是天罚

1929年,萨特和波伏瓦同时参加法国哲学教师资格考试,口试成绩萨特第一名,波伏娃第二名。从此两个人的名字再也没有被世人分开谈论过。两人相恋,萨特向波伏瓦定下契约,两人终生不婚,各自保持着爱情的独立自由,同时彼此分享私生活的详细情节。谁也没想到这种超越传统的关系...  (展开)
Y小姐 2011-03-06 17:42:52

未知死,焉知生

有时自由意志让人发笑。 你可以选择。 你可以选择跳楼死,可以选择烧炭死,可以选择犯罪死,可以选择剖腹死,你甚至可以选择生癌死。 但你不可以选择不死。 在不可选择里选择,是不是一种选择?是不是一种自由? 人生是一列快速驶向死亡的列车,在到...  (展开)
水里的妖精 2012-12-30 14:30:14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版

所谓永恒的,无非是孤独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穿越六百年,横跨两大洲,充满了魔幻与传奇,有的却不仅仅是魔幻与传奇。没有太多的人物,一脉相承的故事主线,从向往不死到厌倦永生,从满怀抱负和欲望到再也没有任何的期望与向往,生命的价值,人与人生的存在——仿佛浩瀚如海,却也简单凝练。 写下标题的时候,或者说翻...  (展开)
Yurikhan 2011-03-17 10:55:58 译林出版社1997版

不死并非永生

传 3:10 我见神叫世人劳苦,使他们在其中受经练。 传 3:11 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又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然而神从始至终的作为,人不能参透。 福斯卡因着一瓶药水的缘故得到了肉体不死的能力。他曾在水管中窒息,在枪击后受创流血,在瘟疫的浪潮中保持健...  (展开)
咚咚嘎咚 2006-03-27 17:12:24 译林出版社1997版

人都是要死的,但他不死

雷蒙·福斯卡是一个中世纪意大利某城邦的贵族 因为一次意外而获得了永生不死的能力 他从十三世纪开始一直生活到现在 经历了欧洲乃至世界几百年来的变革 从一个决心依靠自己不朽的生命力量来造福大众的强人最终变得心如槁木,了无生趣 福斯卡自己总结道:“我朝天涯走一步,天涯...  (展开)
storyteller 2012-03-09 17:22:12 外国文学出版社1985版

我渴望平静?

印象很深的“长生者”悲剧有三个。 首先是《指环王》里精灵王给女儿亚纹描述“mortal love”:精灵如果带着永恒生命嫁给了凡人,就等于选择在爱人死后的世界永远服丧。 第二个是《The Man From Earth》。一个远古时代的克罗马农人活到当代,曾经跟随过汉莫拉比、释迦牟尼、哥伦...  (展开)
Quo Vadis 2021-04-28 11:49:09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版

人是无用的激情

梗概: 章节—关键人物—主要内容 引子—雷吉娜—故事的聆听者 第一部分—安托纳—卡莫纳“生平” 第二部分—查理五世—伟大事业 第三部分—卡利埃—草原探险 第四部分—玛丽娅纳—爱情 第五部分—阿尔芒—法国大革命 尾声—雷吉娜—福斯卡离去 ———————————————...  (展开)
可巴盖帝 2006-04-23 22:25:18 译林出版社1997版

还不错的故事

该作者除了挑男人的品位之外,具有超群的审美能力。首先这个题目本身就是哲学问题,生与死之间有太多可想可写,尤其在历史背景下,又一次显得深不可测。相比之下,该书的篇幅严重浓缩,几乎没什么发挥。 简单的说,本书的成功得益于完美的选题,本身挖掘的深度一般而已。可看性...  (展开)
梦魇马戏团 2012-12-04 01:48:55

幸好人都是要死的

1 西蒙娜•德•波伏娃的名字,永远和萨特并列而生死相依,与存在主义合流而不分你我。对于一个痴迷存在的人,你很难描述永生的概念对他们有多么迷人。有时候,在死亡与活着纠缠痛苦的瞬息,永生就仿佛是他们所有终极命题的答案,然而这个答案如同《银河系漫游指南》里的“4...  (展开)
秦艽 2012-03-22 22:11:51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版

读书笔记。。。

莫名其妙的把之前写的评论给删掉了。电脑里也没有了,所以想着重写一个。 虽然行文中果然能看得出来作者用力推行某种观点的用意。但还是为作者的不断演绎所折服。 一直以来都对哲学诚惶诚恐,存在主义、萨特神马的也望而却步。所以对本书的理解上升不...  (展开)
伊冯波波娜 2021-01-13 22:45:33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版

吐槽 | 我觉得这小说写得好烂...

中国这么多获得永生的神仙,我就没看到一个像福斯卡这么矫情的... 我不喜欢“人性实验类”小说,或者说思想实验小说,像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罪与罚》,萨拉马戈的《失明症漫记》,昆德拉的《生活在别处》《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冈察洛夫的《奥勃洛莫夫》都...  (展开)
sunbow 2009-09-03 20:29:48 译林出版社1997版

人都是要死的

这本书是在大学军训的时候读的,是那一个月里带的唯一一本书。 看过之后,觉得心里的有些东西被颠覆了。 如果人长生不死,就会由于阅历的积累,变得无比睿智。也许他就发现,世界一直是循环的。 这样,一切在开始的时候就结束了。 到底什么才是人生的意义?因为活过,因为终有...  (展开)
木木西橙 2013-10-13 11:01:14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版

有了死亡,一切都化腐朽为神奇

可以选择死亡,是一件让人松一口气的事,不管怎样,如果终有一日无法对抗生,总还有另一个选择。死的那一头是无尽的未知,换言之,亦是无尽的希望。有沉重的死亡在两头凝固,中间鲜活的生命流淌着,才肆无忌惮,若是流淌无尽头,才是怅然空虚。  (展开)
一只鲤鱼 2012-08-03 03:33:13 译林出版社1997版

向死而生

1. 西比拉对深爱她的阿波罗做了一个愚蠢的请求,她指着一堆沙子说“我愿我的岁数和沙子一样多。”但她忘记说她要永远年轻。欢乐的青春已逝,衰老蹒跚而来,她的身体因活得太久缩成一点点,四肢缩得和羽毛一样轻……比起沙子的数目,这位女先知将要忍受更久的折磨。终于...  (展开)
歌尔德蒙 2011-04-14 14:11:00

人总是要死的

长久以来,我一直认为真正的人生应该是要活过、爱过然后死去。死亡不是生命的对立面,而是生命的完成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曾经有人问我,照你这么说的话,你是不怕死了?我不怕死,我怕还没有活过和爱过忽然死了。我这样回答。可能他觉得我是在玩白马非马的文字游戏,其实不...  (展开)
云寂 2020-04-10 09:50:16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版

"她一生都在度死日。"

钱挣来就是被浪费的,生命生来就是为了死的,创造的幸福就是用来被毁灭的。 不然,人人都安居乐业,其乐融融,他们在世界上还有什么事可做呢? 我发狂似的看完了这本书。然后瘫坐在座椅上。窗外艳阳高照,温度快十度,我却浑身冰凉。 不死,原来才是真的天罚。 要死,所以一切...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后页> (共155条)

订阅人都是要死的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