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萍的书评 (10)

Y小姐 2010-10-11 11:14:37

王安忆的绣花针

诚如王安忆说过,正是那片灰色的、逼仄的弄堂,造就了整个上海,正是那些琐琐碎碎切切擦擦,成就了所有的上海人。 王安忆非常擅长写波澜不惊的生活。张爱玲有一根绣花针,她亦有一根绣花针。张爱玲的绣花针是描龙画凤,在大红的绸缎上刺下炫目的金银色,其实有一些残...  (展开)
2006-11-02 16:47:35

王安忆的人世

活着的写字的这一代女人里,连男人也算上,看来看去,只有王安忆是心服口服。她的细节真是太叹了。 不是《富萍》这会儿才觉得,很久以前的《上种红菱下种藕》,更早的还有《文工团》,《蚌埠》。再早也不喜,就从来没觉得“三恋”时代有什么意思,应该是从《天仙配》开始改变印...  (展开)
范典 2007-02-12 13:13:55

作一朵海上的浮萍——读《富萍》有感

作一朵海上的浮萍 ——读《富萍》有感 正如小说P179页舅舅带富萍走过一个水塘时写道: ——舅舅就说:水葫芦只是水草中的一种,这一种和你同名呢,也叫“浮萍”,不过,音同字不同。舅舅蹲下身,拾根草棍子,在地上划字给她看:这是“浮萍”的“浮”,这才是“富萍”的“富”...  (展开)
樱桃小阮子 2009-01-18 11:26:38

唯见长江天际流——王安忆《富萍》小感

王安忆的东西是属于过去的。 当已读页码/总页码分母不变,分子以等差为1趋向增加时,我们知道最后的结果显而易见是等于1的。只是每回到了这种时刻,我的心总是有种未尽其意的怅然若失之感。王安忆繁杂错乱的枝枝桠桠绕了多少个曲折,走了多少里行程,却在我们的猜测和遐...  (展开)
兔小魔仙 2017-09-19 15:16:55

无声胜有声

王安忆的作品,绝对不能一目十行地看,因为她的功力本身就是体现在每一字、一词、一句的细水流长里。她的作品一般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米尼》是特例),但浓墨重染的是心理、百姓生活、日常景色的精心描绘。 富萍一直在漂泊,因为她的生活始终被安排着,而不是自主选择着,...  (展开)
莫名的执着 2013-04-17 16:58:33

《富萍》

宁愿做海上的浮萍 也不愿一辈子和一个被逼的不爱的木讷的男人到老。。。原以为富萍离开了奶奶孙子去舅舅那会和光明顺理成章的在一起,也是巧合,小君这个单纯又傻傻的角色成就了光明,亦是明明注定,逃婚的女人在那个社会是遭人唾弃的。为沉默以应对~浮萍终究找到属于自...  (展开)
Sunny 2007-12-26 16:48:03

我们都只是小人物

在之前的读书笔记上提过的。但是,看完了才发现其实我理解错了。这部作品不单单是以一个从扬州过来的女孩子的眼睛来反映上海给人的面貌,更是从一个更广大的角度来叙述外来人员在上海生活的面貌。作者似乎有很强的描写的欲望,事无巨细地描写。对于那些石库门里的,那些棚户区...  (展开)
爱尔兰岛的兔子 2017-02-11 22:10:22

世俗的黑白照

有些小说是注定没有颜色的,它们是将寻常人家、寻常生活中最寻常的一段,用剪刀剪下来,再用文字编码了,于是成书。作家在记录时是不用笔的,她们用一架能够连续拍照的相机和足够多的黑白胶卷就好。不过,要把相机快门的速度调到最大,别遗漏了琐碎事中最琐碎的一件。整理过后...  (展开)
疏影横斜 2009-03-08 16:27:39

暖意

以前读王安忆的书总会心里戚戚的,像《桃之夭夭》,像《长恨歌》,但唯有这本读下来,觉得心里是暖的,这就是生活的常态吧,再苦也依然可以过的向上快乐,书里面说那个瘸腿孩子的妈妈,来到上海,什么苦活都做过,没学到什么技术,但却练就了一身吃苦的本领,以后生活再苦也不...  (展开)

订阅富萍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