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ig Bow Mystery的书评 (24)

译者谢顿 2008-11-24 14:36:15 吉林出版集团2008版

评《弓区大谜案》之翻译

既然先前评过新星版的《弓区之谜》,不如再来评价下后出的吉林的《弓区大谜案》。该书的译文取自网上的正文节选(卓越网上),文字不多,总共就六段话。因此我的看法是基于这六段的,这是前提,须交代清楚。 总的来说,新星版的《弓区之谜》光从译文上来看,文采要胜于吉林...  (展开)
译者谢顿 2008-10-14 23:18:45 新星出版社2008版

翻译批评之The Big Bow Mystery <1>

The Big Bow Mystery 原书翻译不容易,中译本表面看来也不错。但两相对照,就不难发现一些不易发现的差错。 比照开头的7段,略去大部分的漏译,记录如下 1 这本是伦敦十二月初的一个平凡无奇的清晨,不过因为发生了后面那件事,这个清晨必定会给很多人留下深刻印象。这天,整...  (展开)
译者谢顿 2008-10-15 23:19:37 新星出版社2008版

翻译批评之The Big Bow Mystery <3>

1 格罗德曼并没有把街对面那个厨娘的瞎咋呼当回事 Grodman did not take this Cassandra of the kitchen too seriously 【希腊神话里,Cassandra 是位拥有预言能力的女神,而原文的前文中多次出现“预言”,彼此对应。这层意思未译出。而且,女房东也并非“厨娘”,只是形容她...  (展开)
宁微君 2008-10-30 13:36:23 新星出版社2008版

《弓区之谜》:密室在维多利亚时代开启

看过《弓区之谜》的朋友也许都会有同我类似的想法:这也许是我看过的密室诡计中最没有特点的一部了。确实,论起密室诡计来说,《弓区之谜》的确还不足以被人赞誉或者是另人惊奇。 在阅读《弓区之谜》的时候,我们最容易出现的感受是:头疼、疲倦、厌烦、麻木……但是,尽管如...  (展开)
译者谢顿 2008-10-15 16:42:41 新星出版社2008版

翻译批评之The Big Bow Mystery <2>

照旧,忽略漏译和赘笔。一共八段话。 1 等到那壶麻烦的水开了以后,达普顿太太不会给康斯坦特先生泡她和莫特莱克先生平时喝的那种黑绿茶叶混合而成的粗茶。 The tea to be scalded in Mr. Constant's pot, when that cantankerous kettle should boil, was not the coarse mi...  (展开)
忧郁小韩 2014-06-07 11:38:50 吉林出版集团2008版

带有比较浓的政治色彩的一本小说

2013年3月18日,看完了(英国)伊斯瑞尔·冉威尔 的《弓区大谜案》,共9万字。 一日清晨,租住在达顿普太太家中的康斯坦特先生被杀,死于房间里。屋内门窗紧锁,除了尸体空无一人。死者仰面朝天,喉管被割破。而经过一番搜寻,却不见凶器的踪影。自杀的可能性被...  (展开)
五竹 2012-02-08 10:45:56 吉林出版集团2008版

一种自我意识的觉醒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当年阿波罗追达芙妮而不得,只能从她变身的月桂树上摘下枝条、桂冠聊以慰藉,并在之后将月桂作为自己的标志和对诗人等优胜者的荣誉奖赏。而在欧洲中世纪的大学里,当学生们掌握领会了语法、修辞、诗歌等知识与技能后,学校就为他戴上桂冠以示获得学位。只是到了后来,这种类似...  (展开)
老蔡 2009-03-26 22:51:10 新星出版社2008版

向冉威尔致敬——评《弓区之谜》

  “看见的并不一定是事实,但事实却经常会被我们看见。”——摘自《弓区之谜》   您在阅读《弓区之谜》之前,请确认您是否已经阅读过埃德加·爱伦·坡《莫格街凶杀案》?否则请首先花上十分钟!——老蔡语   之所以要向冉威尔致敬,并非因为《弓区之谜》写得如何之精...  (展开)
Forhiding 2008-08-26 20:47:50

抽点零碎的时间随便看看

Isreal Zangwill(伊斯瑞尔•冉威尔)的《弓区大谜案 (The Big Bow Mystery)》的看点也就两个:密室诡计和有某某叙述手法倾向的凶手设置。前者已经被无数后人用过了,因此看了有点无动于衷;而后者,则是见仁见智,看每个人的口味了。 虽然这部小说看点集中,没有过多的枝...  (展开)
点点点 2007-06-08 23:41:02

《The Big Bow Mystery》——难以喜欢的经典

拖了这么久,总算看完了这本传说中的经典,然后有点无语,即使事前早就被打了预防针。 一个受人敬重的绅士死于自己的房间,喉咙被割了一刀,但房间的门窗全是从里面反锁的,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据说当时Zangwill的小说在报纸上连载的时候,有非常多的读者去信给出自己的解答,结...  (展开)
ken 2013-05-05 17:33:12 新星出版社2008版

历史意义大于实际价值

如果是一般的推理小说来说,本作只能是60分,刚刚及格。但是考虑是历史上第一部长篇密室推理小说,本作可以打90分。最后的诡计已被后来无数推理小说作家抄袭过,所以最后解答的震撼性大大滴减弱。对于我们这个年代的读者来说,可能看到了开头,就已经猜到了结尾~  (展开)
森纳乔 2009-02-26 21:39:04 新星出版社2008版

真是笑死人了,“黑茶”!

真是不读不知道,一读就知道 达普顿太太不会给康斯坦特先生泡她和莫特莱克先生平时喝的那种黑绿茶叶混合而成的粗茶 black tea是红茶都不晓得  (展开)
风~.宿命's 2008-11-12 12:17:58 新星出版社2008版

弓区之谜,一切从古典开始...

利用一天的时间看完了新星的弓区之谜,虽然书很薄(对新星的价格提提意见~),但是由于最近一直都在看日本推理,乍一换成西方文化还真是稍稍有点儿不适应。不适应的原因是个人原因,书的翻印还是很不错的,个人觉得很流畅、通顺。对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的书,翻译的质量是...  (展开)
枕头人 2020-08-16 15:59:38 新星出版社2008版

这是历史上第一篇以密室为主题的推理小说,并非第一篇“长篇”密室推理小说

作为世界第一本以密室推理为主题的小说,该作品的历史意义自然很大。褚盟作序说,卡尔认为《黄色房间的秘密》是世界上第一本长篇密室推理小说,这个结论是不确切的,后边又说,这本书洋洋洒洒八万字…… 可见,褚盟的话也是不确切的,因为长篇小说和中篇小说的界限是十万字,多...  (展开)
神枪手高登 2018-02-21 22:55:25 新星出版社2008版

简评《弓区之谜》

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密室犯罪长篇小说,不过其历史意义远高于作品实际水平,整体阅读下来体验并不好。 谜面算是一般水准,说的是一个大雾天,弓区的房东老太太发现自己居然起床迟了,想起要叫楼上的房客康斯坦特先生起床,结果反复叫了几次都没反应,于是老太太慌了,交了邻居侦...  (展开)
2018-02-02 15:17:08 新星出版社2008版

《弓区之谜》简想

毫无疑问,这不是一本纯粹的本格推理,它更像是涉及当时社会制度、阶级斗争等方面的英国后维多利亚时代的历史推理。还融合了宗教神学、自然科学、处于起步阶段的心理学、证据学和法学等内容。同时,书中随处可见工人运动、议会选举,以及对政府的无能、社会各阶层人物的虚伪与...  (展开)
很老的虎 2012-08-29 14:42:01 新星出版社2008版

弓区之谜---100年前的密室杀人案!

作为首部真正意义上的密室杀人唱片小说,我是报着探索先知的心情去读的,读完引用编辑的一段话“如果《弓区之谜》是史上第二部那么它是60分,第一步就是100分了。其实我在读这本先去之作时在读完现场大致情节后,已经为这个密室破解提供了至少5种可行办法,果然最后的结...  (展开)
朴素 2011-08-04 10:57:52 新星出版社2008版

弓区之谜

《弓区之谜》(英国冉威尔著·新星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 虽然《弓区之谜》号称侦探小说史上第一部长篇密室推理小说,其实不符。这部小说的重心也不在密室推理,而是在讨论无产阶级的工人运动问题和人类生活的哲学问题。作者在这部书里,关注的是社会现实,成功地刻画出了当时英...  (展开)
微胖界领袖 2009-01-17 11:22:51 新星出版社2008版

诡计不可行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脖子上面割那么大的伤口,血立即就会喷出很高了,受害者也肯定有反应(抽搐什么的),而那个房东居然看不见?就算她当时再慌,也不可能看不见的。写书就是这样,爱怎么设计就怎么写,反正最后要拿个东西出来圆谎,也就不管它符合不符合常识了。 除了这点之外,都还好,值得...  (展开)
momo 2023-01-20 19:41:00 新星出版社2008版

写点零碎的感想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号称十大密室,但是可能因为是年代最早的缘故,从好读性上来说比较啰嗦,情节也很拖沓。忍着读下去的。对比爱伦坡的话,起码作为小说这一点有点欠缺。 2、密室的设计,涉及剧透了,但是它里面有句话说新手总想把所有的事情结束清楚,但是总有偶然,总有无关的细节。所以涉及...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24条)

订阅The Big Bow Mystery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