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 · · · · ·
亨利·米勒(Henry Miller,189l-1980)生于纽约布鲁克林,年轻时从事过许多不同的工作,在第二位夫人(一生共五位)琼的鼓励下开始写作。1930年迁居巴黎,此后的十年里,他同一些穷困潦倒的侨民和放荡不羁的巴黎人混在一起,获得了丰富的写作素材。1934年在巴黎出版了《北回归线》,五年后又出版了《南回归线》。这两本书的写作风格形成了一种对传统观念的勇猛挑战与反叛,给欧洲文学先锋派带来了巨大的震动。
1940年米勒回到美国,住在加州的大瑟尔。在那里他创作厂“殉色三部曲”——《性爱之旅》、《情欲之网》和《春梦之结》,但由于被当做写“下流作品”的作家,他的主要作品不能在美国出版。1961年经过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诉讼,《北回归线》终于在美国出版,米勒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他被60年代反主流文化誉为自由和性解放的先知。
亨利·米勒的境遇让人联想起纳...
亨利·米勒(Henry Miller,189l-1980)生于纽约布鲁克林,年轻时从事过许多不同的工作,在第二位夫人(一生共五位)琼的鼓励下开始写作。1930年迁居巴黎,此后的十年里,他同一些穷困潦倒的侨民和放荡不羁的巴黎人混在一起,获得了丰富的写作素材。1934年在巴黎出版了《北回归线》,五年后又出版了《南回归线》。这两本书的写作风格形成了一种对传统观念的勇猛挑战与反叛,给欧洲文学先锋派带来了巨大的震动。
1940年米勒回到美国,住在加州的大瑟尔。在那里他创作厂“殉色三部曲”——《性爱之旅》、《情欲之网》和《春梦之结》,但由于被当做写“下流作品”的作家,他的主要作品不能在美国出版。1961年经过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诉讼,《北回归线》终于在美国出版,米勒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他被60年代反主流文化誉为自由和性解放的先知。
亨利·米勒的境遇让人联想起纳博科夫的《洛丽塔》和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但艾略特认为《北回归线》的深刻洞察力远远胜过劳伦斯,艾兹拉·庞德显然更加推崇米勒,他把米勒与意识流小说大师乔伊斯和伍尔芙相提并论。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将为你歌唱,纵使走调我也要唱。我要在你哀号时歌唱,我要在你肮脏的尸体上跳舞……若要歌唱你必须先张开嘴,你必须有一对肺叶和一点儿乐理知识。有没有手风琴或吉他均无所谓,要紧的是有想要歌唱的愿望。那么,这儿便是一首歌,我正在歌唱。 我是唱给你的,塔尼亚。我倒是希望自己能唱得更好一些、更加悦耳一些,不过那样一来你也许永远不会愿意听我唱了。你曾听过别人唱,他们都引不起你的兴趣来,他们不是唱得太好就是还不够好。。袋鼠有两条阴茎,一根平时用,另一根只在节假日里用。。我们彼此间有这么多共同点,看别人便犹如在一面裂了缝的镜子里看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舒曼,这个爱哭鼻子、多愁善感的德国王八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夜之间一个人不可能遍访陈尸所、疗养院、动物园、十二宫、哲学之困境、认识论之洞穴、弗洛伊德和司大克的奥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是在时间的表面游泳,其他所有的人都淹死了、快淹死了、终究要被淹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星期日!快到中午时我离开了波勒兹别墅,当时鲍里斯正准备坐下来吃饭,我离开是出于自觉,因为鲍里斯看到我空着肚子坐在工作室里的确会过意不去。我不知道他为什么不请我同他一道吃午饭,他说请不起,可那不过是借口。反正我是出于自觉,假如他当着我的面独自享用会不好受,那么,同我分享他也许会更加难受。我无权去探究他的隐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个人都想看看我,每个人都想同我谈话。 人们不断打扰我,也互相打扰,打听我正在做什么。我怎么样? 全好了吗?还在乡间散步吗?在工作?书写完了?不久就开始写另一本? “一个瘦猴似的德国人想叫我翻译他的书,一个凶...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我是一个自由的人,我需要自由。我需要独自一个人待着,我需要独自仔细想想我的耻辱、我的失意,我需要阳光和街上的铺路石——不过不要人陪伴,不要同人交谈,只是独自一人待着,由自己心中的乐曲陪伴。你们要我的什么?每当我有话要说,我便把它印出来。每当我要给予什么,我便把它拿出来。你们无休止的好奇心令我恶心!你们的奉承话使我感到耻辱!你们的茶快把我毒死了!我谁的也不欠,我只对上帝负责——只要他存在!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7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北回归线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22 条 )

亨利·米勒:作为讽喻的“性”


巴尼•罗塞特:我们不谈钱

引用GEORGE ORWELL的一段评论

稍显保守的翻译,细节处的缺憾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Chandler (2018。。立了flag,去完成吧。)
有些天太阳出来了,我走下那条被人来回踏了许多遍的小径,一边如饥似渴地思念着她。尽管这种严酷的生活也令人满意,我仍不时会渴望过另一种方式的生活,会臆想如果身边有个年轻活泼的女人将会发生什么变化。麻烦的是我几乎已不记得她的模样了,也记不得搂着她时是什么感觉。过去的一切似乎都已沉入大海,我还有记忆力,不过眼前的形象已失去生气,它们好像死去了、散乱了,像插在泥沼上久经岁月侵蚀的木乃伊。若试图回忆我在纽...2013-01-31 09:30:04
有些天太阳出来了,我走下那条被人来回踏了许多遍的小径,一边如饥似渴地思念着她。尽管这种严酷的生活也令人满意,我仍不时会渴望过另一种方式的生活,会臆想如果身边有个年轻活泼的女人将会发生什么变化。麻烦的是我几乎已不记得她的模样了,也记不得搂着她时是什么感觉。过去的一切似乎都已沉入大海,我还有记忆力,不过眼前的形象已失去生气,它们好像死去了、散乱了,像插在泥沼上久经岁月侵蚀的木乃伊。若试图回忆我在纽约的生活,我想起的只是几个支离破碎的片断,这些片断极可怕,上面还蒙着铜锈。我的整个生命似乎已在某个地方终止了,可是我说不上确切在哪儿。我已不再是美国人、纽约人,更不是欧洲人、巴黎人。我不忠于什么人,没有责任、没有仇恨、没有忧虑、没有偏见、没有激情。我既不支持也不反对什么,我是中立的。 在我们三个人夜里回家的路上,一阵恶心过后我们常常开始谈论一些事情的状况,那种热心劲儿只有不积极参与生活的人才表现得出。有时我爬上床时感到奇怪的是这种热情的产生只是为了消磨时光,为了打发从办公室徒步走到蒙帕纳斯所需的这四十五分钟。也许我们有了改进这个或者那个的最机智、更实际的主意,可是却没有把这些主意拉到需要它们的地点去。更奇怪的是主意与生存之间毫无关系并不是我们痛苦或不快,我们已经十分适应了。假如明天有人吩咐我们用手走路,我们也会毫无怨言地照办。当然,条件是报纸照样印,我们定期领薪水。其他的都没关系,什么都没有关系。我们已经东方化了,已经成了苦力,白领苦力,每天一捧米就封住了我们的嘴。………………
回应 2013-01-31 09:30:04
-
Chandler (2018。。立了flag,去完成吧。)
有些天太阳出来了,我走下那条被人来回踏了许多遍的小径,一边如饥似渴地思念着她。尽管这种严酷的生活也令人满意,我仍不时会渴望过另一种方式的生活,会臆想如果身边有个年轻活泼的女人将会发生什么变化。麻烦的是我几乎已不记得她的模样了,也记不得搂着她时是什么感觉。过去的一切似乎都已沉入大海,我还有记忆力,不过眼前的形象已失去生气,它们好像死去了、散乱了,像插在泥沼上久经岁月侵蚀的木乃伊。若试图回忆我在纽...2013-01-31 09:30:04
有些天太阳出来了,我走下那条被人来回踏了许多遍的小径,一边如饥似渴地思念着她。尽管这种严酷的生活也令人满意,我仍不时会渴望过另一种方式的生活,会臆想如果身边有个年轻活泼的女人将会发生什么变化。麻烦的是我几乎已不记得她的模样了,也记不得搂着她时是什么感觉。过去的一切似乎都已沉入大海,我还有记忆力,不过眼前的形象已失去生气,它们好像死去了、散乱了,像插在泥沼上久经岁月侵蚀的木乃伊。若试图回忆我在纽约的生活,我想起的只是几个支离破碎的片断,这些片断极可怕,上面还蒙着铜锈。我的整个生命似乎已在某个地方终止了,可是我说不上确切在哪儿。我已不再是美国人、纽约人,更不是欧洲人、巴黎人。我不忠于什么人,没有责任、没有仇恨、没有忧虑、没有偏见、没有激情。我既不支持也不反对什么,我是中立的。 在我们三个人夜里回家的路上,一阵恶心过后我们常常开始谈论一些事情的状况,那种热心劲儿只有不积极参与生活的人才表现得出。有时我爬上床时感到奇怪的是这种热情的产生只是为了消磨时光,为了打发从办公室徒步走到蒙帕纳斯所需的这四十五分钟。也许我们有了改进这个或者那个的最机智、更实际的主意,可是却没有把这些主意拉到需要它们的地点去。更奇怪的是主意与生存之间毫无关系并不是我们痛苦或不快,我们已经十分适应了。假如明天有人吩咐我们用手走路,我们也会毫无怨言地照办。当然,条件是报纸照样印,我们定期领薪水。其他的都没关系,什么都没有关系。我们已经东方化了,已经成了苦力,白领苦力,每天一捧米就封住了我们的嘴。………………
回应 2013-01-31 09:30:04
-
Chandler (2018。。立了flag,去完成吧。)
有些天太阳出来了,我走下那条被人来回踏了许多遍的小径,一边如饥似渴地思念着她。尽管这种严酷的生活也令人满意,我仍不时会渴望过另一种方式的生活,会臆想如果身边有个年轻活泼的女人将会发生什么变化。麻烦的是我几乎已不记得她的模样了,也记不得搂着她时是什么感觉。过去的一切似乎都已沉入大海,我还有记忆力,不过眼前的形象已失去生气,它们好像死去了、散乱了,像插在泥沼上久经岁月侵蚀的木乃伊。若试图回忆我在纽...2013-01-31 09:30:04
有些天太阳出来了,我走下那条被人来回踏了许多遍的小径,一边如饥似渴地思念着她。尽管这种严酷的生活也令人满意,我仍不时会渴望过另一种方式的生活,会臆想如果身边有个年轻活泼的女人将会发生什么变化。麻烦的是我几乎已不记得她的模样了,也记不得搂着她时是什么感觉。过去的一切似乎都已沉入大海,我还有记忆力,不过眼前的形象已失去生气,它们好像死去了、散乱了,像插在泥沼上久经岁月侵蚀的木乃伊。若试图回忆我在纽约的生活,我想起的只是几个支离破碎的片断,这些片断极可怕,上面还蒙着铜锈。我的整个生命似乎已在某个地方终止了,可是我说不上确切在哪儿。我已不再是美国人、纽约人,更不是欧洲人、巴黎人。我不忠于什么人,没有责任、没有仇恨、没有忧虑、没有偏见、没有激情。我既不支持也不反对什么,我是中立的。 在我们三个人夜里回家的路上,一阵恶心过后我们常常开始谈论一些事情的状况,那种热心劲儿只有不积极参与生活的人才表现得出。有时我爬上床时感到奇怪的是这种热情的产生只是为了消磨时光,为了打发从办公室徒步走到蒙帕纳斯所需的这四十五分钟。也许我们有了改进这个或者那个的最机智、更实际的主意,可是却没有把这些主意拉到需要它们的地点去。更奇怪的是主意与生存之间毫无关系并不是我们痛苦或不快,我们已经十分适应了。假如明天有人吩咐我们用手走路,我们也会毫无怨言地照办。当然,条件是报纸照样印,我们定期领薪水。其他的都没关系,什么都没有关系。我们已经东方化了,已经成了苦力,白领苦力,每天一捧米就封住了我们的嘴。………………
回应 2013-01-31 09:30:04
论坛 · · · · · ·
【新年献礼|重要拍卖】《北回归线》作者 亨利·米... | 来自独乐斋主人 | 2020-12-18 20:08:02 | |
亨利•米勒的最爱:悉达多 | 来自公益霎哈嘉瑜伽 | 2013-11-07 15:34:22 | |
也就是说 | 来自以泪洗面 | 5 回应 | 2013-03-27 15:43:45 |
哈哈好黄的 | 来自园区大魔王 | 2010-03-17 06:56:59 | |
北回归线 | 来自01:02:41 | 2007-11-15 21:01:17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1 )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7.8分 4614人读过
-
Grove Press (1980)9.0分 161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2013)8.0分 3748人读过
-
每满100-50
-
敦煌文艺出版社 (1993年5月)8.0分 173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世纪100部最佳英语小说 (bookbug)
- 《时代》周刊评选1923年来百佳英语长篇小说 (RMR)
- 装B文学小青年必读的10本书 (大角星旅行者)
- 多血质英雄群像 (我恨平装书)
- 汇总了5个比较权威的书单的大书单 (Alex)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北回归线的评论:
feed: rss 2.0
4 有用 刀叢中的小詩 2008-05-18 15:28:52
我少年的时候很喜欢亨利米勒,工作后第一份工资就买了一套亨利米勒全集。能把小小的性和庞大的宇宙一以贯之,太强大太High了吧!至于卫慧说亨利米勒是她精神意义上的父亲,这话倒是矫情了一些。
0 有用 花仙子 2007-09-02 11:09:30
劝君 看
0 有用 张老实 2020-07-18 16:07:24
精神价值高于文学价值,但是我欣赏不来啊
0 有用 Wien 2010-05-02 02:03:35
typo数量有些夸张了-.-
0 有用 五星集中营 2009-11-28 01:53:38
|109:88|
0 有用 札歇 2021-10-22 23:12:28
3.5。反话正说,颠倒黑白,迷幻的意识流。作者很会说,言语像在唱歌。
0 有用 豆豆友友 2021-08-17 15:06:44
@2006-09-20 14:25:02
0 有用 孤筏重洋 2021-08-16 07:25:27
大学所读。同一个出版社,但封面与此不同,装帧很差。
0 有用 晴嵘 2021-08-04 19:21:44
翻了翻
0 有用 叙叨 2021-07-06 22:30:08
最开始知道Henry Miller是因为情迷六月花,找到了他的《北回归线》来看,大师的行文风格,刚看的时候挺难适应的,上下文经常没有逻辑联系,黄也不够黄,读到第9章才渐入佳境… 巴黎在他的笔下充满了宿醉的酒精味,当其他美国人把巴黎描写成文艺的流动盛宴时,亨利·米勒却带着酒气和放浪叫嚷出“巴黎是个婊子!” 粗暴的描写也许没有美感,通篇无穷无尽的牢骚、脏兮兮的情欲、呓语和混乱也许很难适应…但一些比喻真... 最开始知道Henry Miller是因为情迷六月花,找到了他的《北回归线》来看,大师的行文风格,刚看的时候挺难适应的,上下文经常没有逻辑联系,黄也不够黄,读到第9章才渐入佳境… 巴黎在他的笔下充满了宿醉的酒精味,当其他美国人把巴黎描写成文艺的流动盛宴时,亨利·米勒却带着酒气和放浪叫嚷出“巴黎是个婊子!” 粗暴的描写也许没有美感,通篇无穷无尽的牢骚、脏兮兮的情欲、呓语和混乱也许很难适应…但一些比喻真的很妙“但是他们的恭维方式令我很窘迫,他们让我觉得自己是一个生活在19世纪、出现返祖现象的遗老,一条浪漫的破布,一个有情感的直立猿人。” 亨利·米勒不去写诗真的太可惜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