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图书简介: 汉斯·昆是当代基督教著名思想家,本书是他的唯一一部思想性的神学思想史著作。本书详细阐发了基督教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七位思想家的生平和思想,发弘深古义,探奥远圣问,实可谓大思想家之间深富启迪性的对话。
汉斯·昆倡导一种崭新范式的基督教思想,致力于推动神学在所谓后现代处境中的范式转换。神学的范式转换,是时代的思想和社会处境变化的结果。在本书中,汉斯·昆通过基督教思想史的阐释来论证神学范式转换的必要性。按他的描述,基督教思想史就是一部思想范式的转换史,考察神学基督教思想的范式转换,是汉斯·昆重述神学思想史的基本旨趣。
漢斯.昆(Hans Küng),瑞士天主教神學家。曾任圖賓根大學合一神學教授。現任全球倫理基金會主席。著作等身,包括《世界倫理初探》、《上帝存在嗎?》、《基督教:本質、歷史和未來》等。
保罗 & 路德
保罗:藉非犹太人的基督教普世化/‘通过耶稣基督而达到上帝’是基本公式;奥利金:基督教的希腊化:“耶稣与上帝的关系...用当时的希腊形而上学的本质论的、本体论的概念来诠释。”【51】;诋毁奥古斯丁:将Concupiscentia(情欲)置中心/宗教法庭首位理论家/预定论;贬阿奎那:理性的大学神学,以容纳独立的理性/神学尊奥氏,“在根子上却仍然是古代希腊人的世界观。”【109】宫廷神学支持教皇制;赞路... 保罗:藉非犹太人的基督教普世化/‘通过耶稣基督而达到上帝’是基本公式;奥利金:基督教的希腊化:“耶稣与上帝的关系...用当时的希腊形而上学的本质论的、本体论的概念来诠释。”【51】;诋毁奥古斯丁:将Concupiscentia(情欲)置中心/宗教法庭首位理论家/预定论;贬阿奎那:理性的大学神学,以容纳独立的理性/神学尊奥氏,“在根子上却仍然是古代希腊人的世界观。”【109】宫廷神学支持教皇制;赞路德的范式转移:回归耶稣的福音;赞施莱尔马赫的现代典范:有限的灵魂对无限者的体验/基督教最佳:救赎与和解的关系;“信仰者并没设定上帝的存在,而是..与同基督一道活生生影响历史的神圣者合体。”【176】过渡的巴特:圣言神学/耶稣是‘唯一的上帝之道’,但巴特无批判地倒向教父学和经院哲学。呈现昆的自由神学。 (展开)
有些话说的确实有点过激,但是作为自由神学的讨论,很值得关注一下他以这种方式来表达的意见。
汉斯的写作无疑是奥古斯丁式的,而不是阿奎那式的,全书关注的是几位思想家在基督教典范转移中的影响,对每位思想家的介绍也聚焦于典范转移的问题上,有利有弊,因此对这些人的思想有更多了解的基础上再阅读或许收获更大。翻译时间较早,很多译法并非现在通用。
读奥古斯丁那部分
保罗的传道使宗教范式从犹太传统走向外邦化的普世宗教,他批判律法主义并聚焦基督中心论和以神为旨的教阶。奥利金预设柏拉图-诺斯替式的堕落-回归模式并使拯救空间化,神是超越的太一,道是次位的神,灵为子呼出。奥古斯丁用双重教会抨击多纳图派,罪的遗传论驳斥了伯拉纠主义;恩典神学暗含预定论倾向,三位格彼此平等。阿奎那解放双重真理;恩典划分法、人类-地球中心论及宫廷神学被引入,经文被宇宙地诠释,神性却隐匿超拔。... 保罗的传道使宗教范式从犹太传统走向外邦化的普世宗教,他批判律法主义并聚焦基督中心论和以神为旨的教阶。奥利金预设柏拉图-诺斯替式的堕落-回归模式并使拯救空间化,神是超越的太一,道是次位的神,灵为子呼出。奥古斯丁用双重教会抨击多纳图派,罪的遗传论驳斥了伯拉纠主义;恩典神学暗含预定论倾向,三位格彼此平等。阿奎那解放双重真理;恩典划分法、人类-地球中心论及宫廷神学被引入,经文被宇宙地诠释,神性却隐匿超拔。路德认定唯独圣经、唯有基督、唯独信仰、唯有恩典;教徒因信仰而自由,因事工而服从;人同时是罪人和义人。施莱尔马赫从意识神学的绝对依赖感出发,要求有限宗教通过作为唯一中介的人子把握神圣,由此开启叙事神学。巴特反对神人平等及自然神学,宗教从人本立场复归于神,神人界限再度确立。最后引向孔汉思的批判普世神学。 (展开)
比较全面,各位思想家的生平,主要思想,赞扬和反诘。我尤其喜欢作者笔下的施莱尔马赫。 七位思想家中,只有最后的巴特写得不甚清晰,或许是因为作者太熟悉巴特了(未必是学术意义上的)。 在书中能够看出作者作为一位天主教神学家在普世而大公教会,在自由神学思想上的努力。他的跋有一种动人的理想主义。 但是毕竟是一本介绍性的,导论性作品。要了解一位思想家,还是要读他们的文字。
神学通识入门,如今对我没什么用了。 / 保罗理论参沃格林《希腊罗马与早期基督教》、《以色列与启示》、《城邦的世界》。保罗之不重肉身基督,似乎与俗世之特重耶稣生平相反,而朋霍费尔论今在与昔在之基督,昔在或为肉身基督,今在则并非基督之遗蕴流广,而专指十字架上复活之基督肉身,由此又可引出怀疑者多马及诺斯替主义。 / 奥古斯丁参《穿过针眼》。 / 路德参彼得哈里森《圣经、新教与自然科学的兴起》、《人的堕落... 神学通识入门,如今对我没什么用了。 / 保罗理论参沃格林《希腊罗马与早期基督教》、《以色列与启示》、《城邦的世界》。保罗之不重肉身基督,似乎与俗世之特重耶稣生平相反,而朋霍费尔论今在与昔在之基督,昔在或为肉身基督,今在则并非基督之遗蕴流广,而专指十字架上复活之基督肉身,由此又可引出怀疑者多马及诺斯替主义。 / 奥古斯丁参《穿过针眼》。 / 路德参彼得哈里森《圣经、新教与自然科学的兴起》、《人的堕落与科学的基础》。 (展开)
多一星给翻译。巴特部分写的一般。
在了解基督教思想史的基本架构后,可以作为评价类的书籍看。这几个人都是对思想史产生巨大影响的思想家,作者分析的问题角度让人很有启发
> 更多短评 26 条
> 更多书评 1篇
> 21人在读
> 108人读过
> 353人想读
订阅关于基督教大思想家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bauspensky 2020-04-17 02:23:51
保罗 & 路德
1 有用 江绪林 2014-10-15 23:08:55
保罗:藉非犹太人的基督教普世化/‘通过耶稣基督而达到上帝’是基本公式;奥利金:基督教的希腊化:“耶稣与上帝的关系...用当时的希腊形而上学的本质论的、本体论的概念来诠释。”【51】;诋毁奥古斯丁:将Concupiscentia(情欲)置中心/宗教法庭首位理论家/预定论;贬阿奎那:理性的大学神学,以容纳独立的理性/神学尊奥氏,“在根子上却仍然是古代希腊人的世界观。”【109】宫廷神学支持教皇制;赞路... 保罗:藉非犹太人的基督教普世化/‘通过耶稣基督而达到上帝’是基本公式;奥利金:基督教的希腊化:“耶稣与上帝的关系...用当时的希腊形而上学的本质论的、本体论的概念来诠释。”【51】;诋毁奥古斯丁:将Concupiscentia(情欲)置中心/宗教法庭首位理论家/预定论;贬阿奎那:理性的大学神学,以容纳独立的理性/神学尊奥氏,“在根子上却仍然是古代希腊人的世界观。”【109】宫廷神学支持教皇制;赞路德的范式转移:回归耶稣的福音;赞施莱尔马赫的现代典范:有限的灵魂对无限者的体验/基督教最佳:救赎与和解的关系;“信仰者并没设定上帝的存在,而是..与同基督一道活生生影响历史的神圣者合体。”【176】过渡的巴特:圣言神学/耶稣是‘唯一的上帝之道’,但巴特无批判地倒向教父学和经院哲学。呈现昆的自由神学。 (展开)
0 有用 海上心史 2010-09-23 23:58:59
有些话说的确实有点过激,但是作为自由神学的讨论,很值得关注一下他以这种方式来表达的意见。
0 有用 8号宿舍244 2019-10-05 10:24:03
汉斯的写作无疑是奥古斯丁式的,而不是阿奎那式的,全书关注的是几位思想家在基督教典范转移中的影响,对每位思想家的介绍也聚焦于典范转移的问题上,有利有弊,因此对这些人的思想有更多了解的基础上再阅读或许收获更大。翻译时间较早,很多译法并非现在通用。
0 有用 哲人镇镇长 2010-03-23 20:37:07
读奥古斯丁那部分
0 有用 Philosofaker 2023-07-28 01:15:12 上海
保罗的传道使宗教范式从犹太传统走向外邦化的普世宗教,他批判律法主义并聚焦基督中心论和以神为旨的教阶。奥利金预设柏拉图-诺斯替式的堕落-回归模式并使拯救空间化,神是超越的太一,道是次位的神,灵为子呼出。奥古斯丁用双重教会抨击多纳图派,罪的遗传论驳斥了伯拉纠主义;恩典神学暗含预定论倾向,三位格彼此平等。阿奎那解放双重真理;恩典划分法、人类-地球中心论及宫廷神学被引入,经文被宇宙地诠释,神性却隐匿超拔。... 保罗的传道使宗教范式从犹太传统走向外邦化的普世宗教,他批判律法主义并聚焦基督中心论和以神为旨的教阶。奥利金预设柏拉图-诺斯替式的堕落-回归模式并使拯救空间化,神是超越的太一,道是次位的神,灵为子呼出。奥古斯丁用双重教会抨击多纳图派,罪的遗传论驳斥了伯拉纠主义;恩典神学暗含预定论倾向,三位格彼此平等。阿奎那解放双重真理;恩典划分法、人类-地球中心论及宫廷神学被引入,经文被宇宙地诠释,神性却隐匿超拔。路德认定唯独圣经、唯有基督、唯独信仰、唯有恩典;教徒因信仰而自由,因事工而服从;人同时是罪人和义人。施莱尔马赫从意识神学的绝对依赖感出发,要求有限宗教通过作为唯一中介的人子把握神圣,由此开启叙事神学。巴特反对神人平等及自然神学,宗教从人本立场复归于神,神人界限再度确立。最后引向孔汉思的批判普世神学。 (展开)
0 有用 倪默岚 2023-04-12 01:05:56 上海
比较全面,各位思想家的生平,主要思想,赞扬和反诘。我尤其喜欢作者笔下的施莱尔马赫。 七位思想家中,只有最后的巴特写得不甚清晰,或许是因为作者太熟悉巴特了(未必是学术意义上的)。 在书中能够看出作者作为一位天主教神学家在普世而大公教会,在自由神学思想上的努力。他的跋有一种动人的理想主义。 但是毕竟是一本介绍性的,导论性作品。要了解一位思想家,还是要读他们的文字。
0 有用 sky liu 2023-03-06 01:02:03 江苏
神学通识入门,如今对我没什么用了。 / 保罗理论参沃格林《希腊罗马与早期基督教》、《以色列与启示》、《城邦的世界》。保罗之不重肉身基督,似乎与俗世之特重耶稣生平相反,而朋霍费尔论今在与昔在之基督,昔在或为肉身基督,今在则并非基督之遗蕴流广,而专指十字架上复活之基督肉身,由此又可引出怀疑者多马及诺斯替主义。 / 奥古斯丁参《穿过针眼》。 / 路德参彼得哈里森《圣经、新教与自然科学的兴起》、《人的堕落... 神学通识入门,如今对我没什么用了。 / 保罗理论参沃格林《希腊罗马与早期基督教》、《以色列与启示》、《城邦的世界》。保罗之不重肉身基督,似乎与俗世之特重耶稣生平相反,而朋霍费尔论今在与昔在之基督,昔在或为肉身基督,今在则并非基督之遗蕴流广,而专指十字架上复活之基督肉身,由此又可引出怀疑者多马及诺斯替主义。 / 奥古斯丁参《穿过针眼》。 / 路德参彼得哈里森《圣经、新教与自然科学的兴起》、《人的堕落与科学的基础》。 (展开)
1 有用 王佳乐 2022-11-18 16:05:38 北京
多一星给翻译。巴特部分写的一般。
0 有用 julia 2021-05-26 21:39:03
在了解基督教思想史的基本架构后,可以作为评价类的书籍看。这几个人都是对思想史产生巨大影响的思想家,作者分析的问题角度让人很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