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中国哲学史(全四册)的书评 (9)

业余人类 2011-11-25 21:09:47

读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一)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近读劳思光中国哲学史三卷本,有通透澄明之感,与大陆学者的哲学史著作大不相同。 受意识形态禁锢,小平中兴前的大陆哲学史著作,其目的只为建立党性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统摄下的“崭新”哲学类学科,于古代哲人的原意既无理解之兴趣,更无温情之敬意,直以笔墨做刀枪肢...  (展开)
陈明澈 2020-05-12 15:16:48

瑕瑜互现、颇有启发

第一卷的方法问题提纲挈领,写得极好。对于任一哲学家或哲学系统,系统地看,则可能忽略其歧出的观念,因为在发展过程中时,哲学家的思路可能指向多个方向;研究观念之发生,则可能忽略其全体,(我意或囿于思想其诱因,而不足以见其之超拔);解析法可理解一观念,却无以综合...  (展开)
闻道 2019-07-09 20:42:44

个人独断色彩浓厚

在考证方面,劳老此著确实详实,但是在阐明哲学家思想时,带有个人评判的色彩,所以建议读者在看时,切不要随着这种批判性、断定性的观点所引领,注意他的论证思路和哲学表达即可。全书整体来看,分四卷,在体例分配上,有其独特之处,为何可成为哲学专业的经典,我想大概跟劳...  (展开)
ghosewhen 2019-03-29 05:10:23

哲学史的写法

讲中国古典哲学的书,市场上有不少,若说只做一简单了解,翻翻也无妨。然大多讲哲学的书千篇一律,讲哲学史的书更是躲在各种流行观点下投机取巧,若要叫人有所思考,没几本是值得一读的。劳认为,写哲学史的,不能只有史学没有哲学,胡适那半本《中国哲学史》就是,充其量只能...  (展开)
大脸猫累鼠了 2023-12-26 22:33:55

“清而要”的中哲史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清而要”的中哲史 ——《新编中国哲学史》读后略记 台湾有学者评价,劳思光先生所著《新编中国哲学史》的特点是“清而要”。事实上,劳先生三卷四册中哲史,本是旁征博引、煌煌巨著,又恐读者不解,常于疑难处细细剖析、举例释义。因此,在叙述上不免繁复。何以评价为“清而...  (展开)
Andrewjrl 2024-02-29 23:03:22

中哲史研究的一大高峰

断断续续地读了一个多学期才读完,之后再读一些内地学者的哲学史作品或者研究论著,不禁感觉到学者与学者之间的差距。或许这套《新编中国哲学史》代表了目前两岸三地中哲史作品的一个高峰,当然,这么说也是因为很多大家并没有留下系统的哲学史作品。 我读的是香港中文大学以及...  (展开)

订阅新编中国哲学史(全四册)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