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漫话》的原文摘录

  • 该书1693年首次在英国出版,是洛克与友人(其雇主)的书信集,是他基于自己作为新贵家庭家庭教师的经历,所阐发的对家庭教育/教养方面的看法,“集中阐明了如何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有理性、有德行、有才干的绅士或者具有开拓精神的事业家”。主要包含三个部分的教育:健康教育、道德教育、知识与技能教育。该书所阐发的教育理念至今仍有参考价值,不少中产及以上家庭其实都在用那样的教育方式;而作为西化的中国教育接受者,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对此也十分熟悉。(我得承认,自己现在读中译版的名著比读中国传统文言的名著,读起来更顺……) 1.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受到洛克的重视,也是人能够维持生活的基础。“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是人世幸福状态的充分描绘,也是教育所需要努力的方向。在教育过程中,儿童时期的教育是原初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儿童的心智和源头的水性相近,容易引导,决之东则东,决之西则西”。 在身体健康方面,洛克甚至给出了十分具体的建议(饮食、运动、衣着、睡眠、用药等),其中包括(我觉得)不太科学的冷水泡脚。关于衣着与束胸,他说“自然自己的作为远比我们指导它去做的好得多、精确得多”。关于这些日常生活中有一个他所十分强调的点我也十分赞同“教育上应该关注的一件大事是看你要培养何种习惯…只有他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原则,在他身上形成良好的习惯,才是最好的、最可靠的,所以也是最应关注的”。在精神健康方面他的阐述包含在了下一章。 2.道德教育 洛克用了极大的篇幅阐述道德教育的内容,因为“持重、良好的教养是人生的一切历程和事件中都不可或缺的”“教育上不易做到而又具有价值的目标之一,正是德行”。 儿童的精神的形成即德行,足以影响他们一生的生活。一切德行与美善的原则在于,当欲望得不到理性认同时,我们需要具有克制自身欲望得到满足的能力。洛克深知儿童心灵的脆弱,主张谨慎地避免鞭挞和呵斥行为,以温和的方式加以引导。 (1)寓... (查看原文)
    月半君 12赞 2020-08-20 16:32:02
    —— 引自第1页
  • “既然他们的玩具全都不该从购买中得到,那么你所允许他们拥有的玩具又从何而来呢?”我的答复是,他们的玩具要自己做,至少也得自己努力试着去做;在此以前,他们一件玩具也不能有,尤其是,任何一件精巧的玩具也休想得到。一粒圆润的石子、一张纸、一串母亲的钥匙,或是任何不会使他们受到伤害的东西,在小孩子看来,其好玩的程度并不亚于那些花大价钱从店铺里买来的奇怪玩意儿,那是一玩就会弄坏弄破的。儿童若不是玩惯了这种玩具.他们是决不会因为没有那种玩具就觉得乏味或发脾气的;他们年幼时,玩什么东西都行;等到他们年龄渐长,如果不是别人愚蠢地花些钱,使他们富有玩具,他们就会自己去做。一旦他们自己有了任何构想,要去亲手制作时,他们就应该得到教导及帮助。不过如果他们自己不去动手,只是一味懒洋洋地坐着,百无聊赖,一心指望别人给他们提供现成的,他们就什么都不应该得到。如果你在他们遇到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那就较之买些昂贵的玩具给他们,更能得到他们的喜爱。 (查看原文)
    目光之下无新事 3赞 2013-10-17 10:56:24
    —— 引自第135页
  • 教育上普通最后的一部分是旅行,大家通常都觉得旅行之后事情便完了,一个绅士就完成了。我承认到国外去旅行是有很大的益处的,不过我觉得普通派遣青年人出国旅行的时间是最不能够使他们得到那种好处的。旅行的主要好处可以归纳成两类:第一是语文;第二是看多了人,交接惯了各种各色的人,知道了他们的性情、习俗和生活方式各不相同,尤其是和自己所在的教区和临近的人迥不相同,他便可以在智慧和审慎上获得长进 (查看原文)
    恐龙抗狼 3赞 2014-07-05 00:55:13
    —— 引自第181页
  • 派遣青年绅士出国旅行的时期,最好是在年纪较轻,易受导师管束的时候;或者年岁较长,无需导师的时候,那时他的年岁已够管束自己,在外国看见了值得注意的事物,他就可以留心观察,在他回国以后,对他就有用处。同时,他事先彻底熟悉了本国的法律与风气,本国固有的道德的长处与短处,他就有了材料和国外的人士去交流,从他们的交往中获得一些知识上的成就 (查看原文)
    恐龙抗狼 3赞 2014-07-05 00:55:13
    —— 引自第181页
  • 每个人的天生才智都应该尽量得到发展,但是要把另一种天资强加给他,那只会自费力气即便竭力加以粉饰,充其量也只能勉为其难,永远带有一种局促不安和矫揉造作,使人感到不舒服。 我承认,矫採造作的毛病不是儿童从小就有的,不是没有经过教导的天性的产物。这种杂草不是生长在荒芜的野地里,而是生长在花园里,由于园丁的疏忽或无能,才滋长起来的。 个人之所以能够矫揉造作,起因于管理与 养的感觉;它想改正本性中的缺点,并且总是具有一个值得称赞的目的,即取悦别人,尽管它总是达不到这一目的;它越是劳心费神地去装出优雅的举止,它离优雅的举止便越远。因为这个理由,所以我们越该提防它,因为它正是教育所产生的毛病;这的确是一种走入了歧途的教育,但是青年人或者由于自己的过错,或者由于周围的人行为不端,却常常受到这种教育。 优雅的态度永远讨人喜欢,但只要考察一下就会发现,优雅的举止在于永远自然而然地在恰当的场合做恰当的事。我们遇到一个温文尔雅、友善殷勤的人,是没有不高兴的。一个落落 大方、能够控制自己和自己的一切行为、不粗俗狭隘、不孤高做慢、也没沾染任何重大缺点的人,是没有人不喜爱的。从这种 完善的心灵所自然地流露出来的行为,由于是心灵的真实标记, 当然也会使我们感到高兴;而这种行为既是内心的自然流露,就 不能不是从容自如、毫不勉强做作的。在我看来这是一种美, (查看原文)
    月已待我半潭 1赞 2019-11-18 18:37:28
    —— 引自第53页
  • 德行比人情世故更难获得;年轻人失掉了德行是很少再能恢复的。怯懦无能和不懂人情世故是大家归给私人教育的弊病。其实这并不是在家庭里面进行教育的必然结果,也并不是无法医治的毛病。较之于怯懦和不懂人情世故,邪恶是更顽固更危险的毛病 (查看原文)
    月已待我半潭 1赞 2019-11-18 18:37:28
    —— 引自第60页
  • 导师除了应具有良好的教养之外,还应该深知世态人情;他应该懂得他那个时代人们的行径、脾性、罪恶、骗术和点,尤其是他本国的人。学生到了能够懂得这些事情的时候,他应当能把这些事情告诉学生;他应该使学生练达人情,应该向学生揭穿人们的各种假面具,使学生看得出假面具底下的真相,以免他像一般没有经验的年轻人一样,如果没有人在旁边提醒,便会以黑为白、以貌取人、自我炫耀、对优雅的举止或乐于助人的行为进行冷嘲热讽。导师应该教导学生,使学生懂得,如何去推测和防备不得不与之打交道的人的图谋,对人既不过于多疑,也不过于轻信;由于年轻人最容易走极端,不是过于多疑就是过于轻信,导师便应当对此加以纠正。人们在一些小事情上的表现,常常最能说明他们的本来面目和内心状况,尤其是当他们不故意做作、没有提防的时候,导师应该使学生习惯于尽量根据这些迹象,对别人作出正确的判断。他应该使学生熟悉人世的真情实况,既不过高也不过低地评价一个人,既不把人看得太聪明也不把人看得太愚蠢。这样,他就可以安安全全、不知不觉地由一个孩子长成一个成人,渡过整个人生旅程中这一个最危险的阶段 (查看原文)
    月已待我半潭 1赞 2019-11-18 18:37:28
    —— 引自第92页
  • 由于这样堕落下去,弄得名誉扫地、疾病缠身、穷困潦倒、被人看不起,从而引起他的警锡,并且还使他看到,那些扮成朋友、假装敬重他们、使得他们堕落的人,居然也瞧不起他们,甚至当他们堕落之时趁火打劫,欺负他们。这样,便可以使他在付出昂贵的经验代价之前就明白,那些人之所以劝他舍弃导师所给的严肃认真的训诚和他自己的理性忠告、说那是被人管束,其目的只不过是想自己控制他,那些人要他相信,自己已经是个成人了,行为是自己作出的,为的是他自己的快乐,而其实呢,他还完全是个孩子,被他们引诱去作最有利于他们的坏事。 (查看原文)
    月已待我半潭 1赞 2019-11-18 18:37:28
    —— 引自章节:None
  • 现在欧洲学校所时兴的大部分学间和通常的教育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绅土所不需要的,没有它,既不会对他自己造成任何重大的贬损,也不会妨碍他的事业。但是小心谨慎和良好的教养,却是在人生的事事处处中都不可少的;大多数年轻人都因为不谨慎或缺乏教养,而吃了苦头,也正由于这个原因,他们在进入社会时,其为人处世显得比较生疏拙劣;小心谨慎和良好教养这类品质,本来最应该进行教育培养,也最应该得到教师的帮助,可是大家往往不重视它们,不认为这些品质的培养教育是导师的主要职责,或甚至认为那根本不是导师的事。大家嚷嚷的,只是拉丁文和学问;最注重的,是让学生掌握那些大部分不属于一个绅士所应当精通的事情;但绅士所需要的,却是事业家的知识,是合乎他地位的行为举止,是要能在自己的位置上成为国内杰出的有用人オ。 (查看原文)
    月已待我半潭 1赞 2019-11-18 18:37:28
    —— 引自章节:None
  • 师生在一起的时候,不应当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传授课业和严加训导。听听学生的意见让学生习惯于运用理性来想一想对他们提出的要求,会使得规则更容易被接受、在学生中间扎下的根更深,并且会使学生乐于学习、乐于受教:当他看到自己有了知识便能够谈论事情,当他能够参加大家的谈话、自己所讲的道理有时候能够得到别人的赞同和听从、并由此找到了乐趣与信任时,他就会开始看重知识了尤其在道德、慎重与教养方面,应当把各种事例放到他的面前,让他自己进行判断。这种做法,比箴言能够更好地启发儿童的理性,无论你把箴言解释得如何明白,也比不上这种做法,而且还能使他们更好地记住各种实践规则。这种做法能使事物深人2人心,并且连同它们的证据一起留驻在心灵之内;相对来说,话语至多不过是对事物的含糊不清的描述,还够不上称作事物的真实影像,因此很快就会被人遗忘。让学生对各种实例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且与导师一起探讨一些合适的事例,较之让学生闷不作声、漫不经心,昏昏沉沉地听导师的讲课,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优雅与正义的基础和标准,并且会对自己应做的事情有更加生动更加持久的印象;至于遇到任何问题都去吹毛求疵地从逻辑上辫论一番,或者高谈论一通自己的看法,那就更不能使学生受益了。这两种做法,一种是把思想用在机智与虚假的色彩上、而不用在真理上;另一种则是在传播谬误,教人争吵;两者都会破坏人的判断力,使人离开正确而公平的推理;因此,凡是想要进步、想要受人欢迎的人,都应当小心地避免这两种做法。 (查看原文)
    月已待我半潭 1赞 2019-11-18 18:37:28
    —— 引自第104页
  • 我不怕再三强调的一件事情是,就儿童的每一个行为而言,无论它涉及什么事情,是大事情还是小事情,我们主要(我几乎要说是唯一)应当考虑的是,它将对儿童的心灵产生什么影响:它会使儿童养成什么样的习惯:当儿童的年岁大了一些时它是否还适合于他;如果对它加以鼓励,当他长大成人之后它会把他引向何处。 (查看原文)
    月已待我半潭 1赞 2019-11-18 18:37:28
    —— 引自章节:None
  • 他们刚刚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家,对当地的情况一无所知,所以我们应该有良知,不要把他们引入歧途。他们的问题虽然有时候看起来不很重要,我们也应认真地回答,因为,这些问题(由于我们早就知道它们的答案)无论在我们看来是多么不值一提,但对于ー无所知的人来说,还是十分重要的。我们所熟悉的东西,儿童还很陌生,他们所遇到的一切,最初对他们来说都是未知的东西,就像我们以前一样。儿童若能遇到文明有礼的人,会容忍自己的无知并帮助自已摆脱无知,那是他们的幸福。 (查看原文)
    月已待我半潭 1赞 2019-11-18 18:37:28
    —— 引自章节:None
  • 儿童所做的各种事情,只要符合其年龄特点,对于儿童来说是没有什么轻重之分的;他们之所以会把某件事情看得比另一件事情重要,那是因为受了别人的影响所以,凡是被儿童周围的人当作奖励去给予他们的东西,就真的会起到奖励的作用。运用这种技巧,儿童的管教者就可以自由选择,是用跳房子来奖励跳舞呢,还是用跳舞来奖励跳房子;是让他们喜欢抽陀螺呢,还是让他们喜欢读书;是让他们喜欢掷球呢,还是让他们喜欢研究地理。儿童所意愿的就是忙个不停,忙他们自以为是他们自己选择的事情;忙他们以为是父母或他们所敬重、所信任的人奖励他们去做的事情。 (查看原文)
    月已待我半潭 1赞 2019-11-18 18:37:28
    —— 引自章节:None
  • 一个绅士所应具备的其次一种美德,是良好的教养。不良教养在行为举止上有两种表现:一种是忸怩羞怯,另一种是轻狂放肆;要避免这两种情况,便应当恰如其分地遵守条规则:既不要看不起自己,也不要看不起别人。 (查看原文)
    月已待我半潭 1赞 2019-11-18 18:37:28
    —— 引自第158页
  • 良好教养的目的与要务,就在于软化天性的梗直生硬,使人的脾性变得温良柔和,乃至可以做到谦恭顺从,与必须要交往的人融治相处 (查看原文)
    月已待我半潭 1赞 2019-11-18 18:37:28
    —— 引自第160页
  • s127如果用这种方法不能有效地影响他,激发他的精力与活力,那就得让他做些持续性的体力劳动,这样也许可以使他多少能做点事情的习惯。本来,让他努力学习是使他养成运用心细的习惯的一个更佳途径,但是学习是一种看不见的专注,不知道他究竞是否在偷懒,所以你必须得给他找些体力活,使他不得不持续地干而无暇他顾。如果那些体力活有点难做,有点羞噚人,那也不是一件坏事。因为这样一来,它们就更容易使他感厌倦,使他想回来读书。不过,当你让他干体力活来代替书时,必须明确规定他的工作和完工时间,使得他没有机会可以懒。只有当他由于这种方法转而用心学习之后,你オ可以在他于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业后,作为一种奖励,减免他的体力活;当你发现他越来越专心于自己的学业时,这种体力活就越可以少,最后,当他在学习时游手好闲的毛病完全治愈时,体力活可完全取消了。 代有 (查看原文)
    菠萝柠檬黑森林 1回复 2019-11-07 23:03:40
    —— 引自第126页
  • 大多数儿童的身体都是由于娇生惯养弄坏的,或至少由此受到了损害。 (查看原文)
    月已待我半潭 2019-11-15 12:01:29
    —— 引自第4页
  • 任何人都总有一天要完全依靠自己和他自己的行为;一个人的善良、德行和才干都必须内在地养成。 (查看原文)
    月已待我半潭 2019-11-17 20:37:57
    —— 引自第37页
  • 48第一,我们人类的天性倾向于迷恋肉体的与现实的快乐,而力图避免一切痛苦,但体罚的方法不仅不能控制这种倾向,反而会鼓励它,在我们身上增强这种倾向,那是产生一切恶行和罪恶的根源。一个儿童,本来不喜欢念书,现在因为怕打而苦读起来,本来爱吃不卫生的水果,现在因为怕打而不吃了,其行为动机除了肉体的快乐和痛苦、怕挨打受苦之外,难道还有什么别的东西吗?他这样做只不过是为了更大的肉体快乐、或避免更大的肉体痛苦而已。用这样的动机来管束和指导儿童的行为,结果会怎么样呢?结果除了在他身上培养起我们本该予以根除的趋乐避苦的倾向之外,还有什么呢?因此我觉得,对于儿童的任何管教,如果不能使他为做错了事而感到羞愧,而只是使他感到肉体上的痛苦,那是没有用处的 S49第二,棍棒惩罚自然会使儿童对导师要他们爱好的东西产生逆反心理。对于某些事物,儿童最初是能够接受的,但当他们因为这些事物而受到棒打和责骂后,便痛恨起这些事物来,这不是显而易见的事实吗?在儿童身上发生这种情形,是不应当感到奇怪的,因为即便是成年人,也是不能用这样的方法来使他们接受任何事物的。任何无害的、其本身引不起某人兴趣的娱乐,假如他没有心思去玩,却有人用棍棒去打他,用恶言恶语去骂他,硬逼他玩;或是玩的时候,因为某些情况就常常被人这样对待,难道他不会厌恶那种娱乐吗?结果自然是会厌恶的。令人恼火的情境,通常是会影响到与其相关的无辜事物的;假如有人常用某个杯子,喝使人恶心的药水,那么只要一见到那个杯子,就可以令人翻胃,哪怕杯子洁净无比,样子美观绝伦,质料名贵厚重,里面的东西也总不能使他感到好吃 S50第三,这种奴隶式的管教,只能养成一种奴隶式的脾气。棍棒威逼的时候,儿童会屈服,会假装服从;可是一且不 用棍棒,没人看见,知道不会受到惩罚时,他便会放任自己的自 然倾向;这种倾向根本不会由于体罚的方法有所改变,相反会在 他的身上继续增长,... (查看原文)
    月已待我半潭 2019-11-17 20:46:28
    —— 引自第40页
  • 虽然我赞同大家的看法,认为儿童应当有几种不同的玩具,但是我以为,这些玩具全都不应该通过购买得到。不买玩具的好处是,可以防止儿童常常由于购买而拥有过多的玩具,从而养成一种见异思迁、贪多务得的心理,内心总也不得安宁,虽然并不知道自己究竟需要什么,却时时都在追求更多的东西,对自己已有的东西总也不感到满足。 (查看原文)
    月已待我半潭 2019-11-17 20:46:28
    —— 引自第147页
<前页 1 2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