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德] 卡尔·马克思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德谟克里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
译者: 贺麟
出版年: 1961-11
页数: 96
定价: 0.24
装帧: 平装
统一书号: 1001-509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德谟克里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
译者: 贺麟
出版年: 1961-11
页数: 96
定价: 0.24
装帧: 平装
统一书号: 1001-509
博士论文的创作者
· · · · · ·
-
卡尔·马克思 作者
目录 · · · · · ·
序
论德谟克里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
第一部分 德谟克里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一般差别
一、研究的对象
二、对德谟克里特的物理学与伊壁鸠鲁的物理学的关系的判断
三、把德谟克里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等同起来所引起的困难
· · · · · · (更多)
论德谟克里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
第一部分 德谟克里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一般差别
一、研究的对象
二、对德谟克里特的物理学与伊壁鸠鲁的物理学的关系的判断
三、把德谟克里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等同起来所引起的困难
· · · · · · (更多)
序
论德谟克里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
第一部分 德谟克里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一般差别
一、研究的对象
二、对德谟克里特的物理学与伊壁鸠鲁的物理学的关系的判断
三、把德谟克里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等同起来所引起的困难
四、德谟克里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之间的一般主要差别
五、结论
第二部分 论德谟克里特的物理学和伊壁鸠鲁的物理学在细节上的差别
第一章 原子脱离直线而偏斜
第二章 原子的质
第三章 始基的原子和元素的原子
第四章 时间
第五章 星辰
附录 批评普鲁泰克对伊壁鸠鲁神学的论战
前言
(一)人对神的关系
1. 恐惧和彼岸的存在
2. 崇拜与个人
3. 神意与降谪了的上帝
(二)个人的不朽
1. 论宗教的封建主义 庸众的地狱
2. 众人的渴望
3. 优异者的骄傲
· · · · · · (收起)
论德谟克里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
第一部分 德谟克里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一般差别
一、研究的对象
二、对德谟克里特的物理学与伊壁鸠鲁的物理学的关系的判断
三、把德谟克里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等同起来所引起的困难
四、德谟克里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之间的一般主要差别
五、结论
第二部分 论德谟克里特的物理学和伊壁鸠鲁的物理学在细节上的差别
第一章 原子脱离直线而偏斜
第二章 原子的质
第三章 始基的原子和元素的原子
第四章 时间
第五章 星辰
附录 批评普鲁泰克对伊壁鸠鲁神学的论战
前言
(一)人对神的关系
1. 恐惧和彼岸的存在
2. 崇拜与个人
3. 神意与降谪了的上帝
(二)个人的不朽
1. 论宗教的封建主义 庸众的地狱
2. 众人的渴望
3. 优异者的骄傲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正如点在线中被扬弃一样,每一个下落的物体也在它所划出的直线中被扬弃。这与它所特有的质完全没有关系。一个苹果落下时所划出的垂直线和一块铁落下时所划出的一样。因此,每一个物体,就它处在下落运动中来看,不外是一个运动着的点,并且是一个没有独立性的点,一个在某种定在中——即在它自己所划出的直线中——丧失了个别性的点。所以,亚里士多德对毕达哥拉斯派正确地指出:“你们说,线的运动构成面,点的运动构成线,那么单子的运动也会构成线了。”(8)因此,从这种看法出发得出的结论是,无论就单子或原子来说,因为它们处在不断的运动中(9),所以,它们两者都不存在,而是消失在直线中;因为只要我们把原子仅仅看成是沿直线下落的东西,那么原子的坚实性就还根本没有出现。首先,如果把虚空想象为空间的虚空,那么,原子就是抽象空间的直接否定,因而也就是一个空间的点。那个与空间的外在性相对立、维持自己于自身之中的坚实性即强度,只有通过这样一种原则才能达到,这种原则是否定空间的整个范围的,而这种原则在现实自然界中就是时间。此外,如果连这一点也不赞同的话,那么,既然原子的运动构成一条直线,原子就纯粹是由空间来规定的了,它就会被赋予一个相对的定在,而它的存在就是纯粹物质性的存在。但是我们已经看到,原子概念中所包含的一个环节便是纯粹的形式,即对一切相对性的否定,对与另一定在的任何关系的否定。同时我们曾指出,伊壁鸠鲁把两个环节客观化了,它们虽然是互相矛盾的,但是两者都包含在原子概念中。 而事实上,直接存在的个别性,只有当它同他物发生关系,而这个他物就是它本身时,才按照它的概念得到实现,即使这个他物是以直接存在的形式同它相对立的。所以一个人,只有当他与之发生关系的他物不是一个不同于他的存在,相反,这个他物本身即使还不是精神,也是一个个别的人时,这个人才不再是自然的产物。但是,要使作为人的人成为他自己的唯一现实的客体,他就必须在他自...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二部分 论德谟克利特的物理学和伊壁鸠鲁的物理学的具体差别
喜欢读"博士论文"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工资、价格和利润 9.3
-
- 关于犹太人问题 9.3
-
- 论权威 8.5
-
- 哥达纲领批判 8.7
-
- 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 9.7
-
- 马克思 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 9.6
-
- 卡尔·马克思哲学研究 8.0
-
- 哲学的贫困 9.2
-
- 德国农民战争 9.0
博士论文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2 条 )
> 更多书评 22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
Dietz Verlag (1975)暂无评分 1人读过
-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23)暂无评分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近三百年优秀学位论文编年选辑 (哲夫成城)
- 自由与决定论 ([已注销])
-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及相关 (她去秘密旅行了)
- 感受新闻学术(人大版) (野风铃铛)
- 马克思 (王小森)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79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博士论文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春天不是读书天 2021-05-14 14:27:54
在对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不负责任的没有预习的前提下读完了这本马克思的哲学博士论文,艰深的不是阅读的过程,而是又要面对更多新鲜的哲学词汇。如果维特根斯坦是对的,那么以上就意味着在没有和古希腊贤哲的对话中获得充分理解的前提下,贸然闯入未知哲学领域就如同无坐标时空跳跃一般,只有五感是被照亮的,而第六感即对周围时空的理解是黑暗的。所以我只能斗胆得出此结论:人的意识是做直线运动的原子偏离自身的必然结果,是... 在对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不负责任的没有预习的前提下读完了这本马克思的哲学博士论文,艰深的不是阅读的过程,而是又要面对更多新鲜的哲学词汇。如果维特根斯坦是对的,那么以上就意味着在没有和古希腊贤哲的对话中获得充分理解的前提下,贸然闯入未知哲学领域就如同无坐标时空跳跃一般,只有五感是被照亮的,而第六感即对周围时空的理解是黑暗的。所以我只能斗胆得出此结论:人的意识是做直线运动的原子偏离自身的必然结果,是改造自然世界的源动力。 (展开)
7 有用 zy熊猫kk 2020-01-09 08:51:00
看的时候云里雾里,看完之后酣畅淋漓。原子论本身是对早期希腊存在问题的一种诠释,回溯这个传统,在技术上,博士论文已经体现了辩证法的全貌,其特征类似于"构建一个集合,这个集合包含自身作为元素",当然在以集合论为基础的现代经典数理逻辑里面,这个技术被ZFC公理体系的正则公理排除。原子的斜动,这个更改的意义重大,在此基础上,隐藏因果关系的宿命论被消解,而范畴本身回复了自由意志,虽然实际上在技术上有种提着头... 看的时候云里雾里,看完之后酣畅淋漓。原子论本身是对早期希腊存在问题的一种诠释,回溯这个传统,在技术上,博士论文已经体现了辩证法的全貌,其特征类似于"构建一个集合,这个集合包含自身作为元素",当然在以集合论为基础的现代经典数理逻辑里面,这个技术被ZFC公理体系的正则公理排除。原子的斜动,这个更改的意义重大,在此基础上,隐藏因果关系的宿命论被消解,而范畴本身回复了自由意志,虽然实际上在技术上有种提着头发把自己提起来的感觉。从博士论文出发,可以看出,马克思自始至终其基本思维方法一以贯之,无论是政治经济学的无差异劳动,劳动的异化(类似于柏拉图的是个层次问题),还是人类的解放问题,其基本立论基础在于埃形而上的原子论作为根本。这是理解马克思的一把重要的钥匙 (展开)
0 有用 表里俱澄澈 2022-03-10 14:57:10
序言和结尾都振奋人心,可我依然不明白古人对原子的讨论的想象成分有多大,毕竟那是一个没有实验器材的时代。同时,我无法理解将原子偏斜解释为对自由的向往,这种哲学式的思辨和类推令我困惑。
4 有用 韧勉 2008-11-18 20:22:29
太艰深了!
51 有用 小标点儿 2015-02-12 23:15:37
五月看。在23岁时就领悟到这样的道理,马克思真是奇人。推动世界的不是必然性,而是偏斜和反常的力量;绝对的偶然性是不可知论,绝对的必然性让人陷入神秘主义,二者不过殊途同归,自由是对必然性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