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All About Max Weber (曳尾于涂)
- 古印度哲学与佛学 (Aniki)
- 北京贝贝特学术馆 (QBY)
- 广西师大版马克斯·韦伯系列 (藤原琉璃君)
- 一个人的西游记(一) (鼠帝大陵三百里)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韦伯作品集X: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Ithaka 2008-08-28 19:28:57
对佛教的研究,亚洲宗教的性格
0 有用 Fitzcarraldo 2014-11-29 09:42:58
第一篇第13章太漂亮了
5 有用 whig 2014-04-05 03:25:22
韦伯太倚赖文字、言辞和教义中所表达的东西,而不是行为、关系、生活中所表现出的东西,这样的研究在今天都可以扔掉了
5 有用 琴酒 2010-08-25 19:01:05
其实对印度教的阐述让人有点遗憾,总想他就湿婆神之类的再说再说一点,对湿婆的各种形态太感兴趣,毕竟以成熟框架分析这个“神”本身的变化,大约也是只有韦伯能做到的事情。他最让人佩服的地方便在于脉络的清晰,从种姓说起,再一次指向有学识的阶层和底层的分离,以及印度教对于底层的立足根本。然后就救赎展开,分别探讨了佛教,湿婆教和毗湿奴教不同的冥想禁欲苦行以求得的一种恍惚状态摆脱轮回,其间对比中国和日本——日本的... 其实对印度教的阐述让人有点遗憾,总想他就湿婆神之类的再说再说一点,对湿婆的各种形态太感兴趣,毕竟以成熟框架分析这个“神”本身的变化,大约也是只有韦伯能做到的事情。他最让人佩服的地方便在于脉络的清晰,从种姓说起,再一次指向有学识的阶层和底层的分离,以及印度教对于底层的立足根本。然后就救赎展开,分别探讨了佛教,湿婆教和毗湿奴教不同的冥想禁欲苦行以求得的一种恍惚状态摆脱轮回,其间对比中国和日本——日本的这次说的很详细,封建采邑制的说法和近代日本都有脉络可连。韦伯从经济入手的方面总是让人觉得牵强而散乱。而可能是我阅读顺序的问题,对于基督教教义的入世力量有点不解,因而在他点到即止的时候不能就已有的知识理解是什么使其走向了一个反面。另外就是,作为亚洲人,深感他所说的两种力量的牵引,是一种不同的现代拔根问题造成了我们种种意义的缺失吧。 (展开)
0 有用 达芬不是奇 2013-07-20 15:46:56
2007-6-12 18:42:55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