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的书评 (5781)

林青霞老乡 2022-04-06 16:40:20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版

《围城》宁恨毋悔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 世界上所有需要某种技艺的行业,其从业者大概都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天赋型选手,一类是努力型选手。比如说经营企业,马斯克属于前者,横跨能源、汽车、航天、人工智能几大风口,上天入地、无所不能。而雷军属于标准的中国式劳模,几乎一直与风口擦肩而过。产品学苹果、模式...  (展开)
林舒涯 2021-06-28 15:31:31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版

无人不爱唐晓芙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六年后再重看围城,重读重新,高中时看不进去几句话,六年前看得满是崇拜和欣喜,今昔再看,又体味出很多不同味道。 船上一段,方鸿渐是旅行的浪荡公子,和鲍小姐的“鲍鱼之肆”鱼水之欢写得是有些含蓄,以前看时不甚留意,全被他对唐晓芙的纯粹喜欢湮没,单纯地以为他只是和鲍...  (展开)
土卫六 2020-04-04 02:12:17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版

《围城》读后感

很早就听说过这本书,断断续续直到现在才看完。看完感触良多,惊诧于钱钟书先生的笔锋如刀,刀刀见血,而且直中要害。活似一群小丑在这段人生的舞台上丑态百出,读来时而叹气惋惜,时而忍俊不禁。 本书主人公方鸿渐是贯穿全书的人物,从留学欧洲回来坐船开始讲起,到他工作的进...  (展开)
褦襶 2019-01-08 20:21:25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版

我选择一生逃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中国人是被自己的评价体系绑架了。都蒙着眼一心往前闯,小心维系受人羡艳的假象。 人嘛,都是彼此彼此。好像谁心里不有黑暗面一样。 来欧洲一趟,好像装进了更高的包容度,凡事都觉得一句,那又怎么了呢。人选择自己的活法,自是理所当然。人生本没有成败之谈。不开心就分开,...  (展开)
楚翰彻 2016-05-28 19:24:49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版

有关《围城》

文学创作是一件很私人化的事情,而阅读文学作品亦是一件很私人化的事情,而非功利化的商业,炫耀性的标榜。换句话说,真正的文学,应该是作者个人思想的体现,而正因人性是复杂的,所以真正的文学,是不应该以评论者的个人意见按照一定的风格、立场、时期、语言而划分的。而真...  (展开)
灰子 2016-04-29 16:22:41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版

总有一座属于我的城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初看《围城》是高一,那时觉得这本书节奏缓慢,叙事平缓,实在没什么兴味。耐着性子读到鸿渐一行人赴三闾大学时,便撇下不看了。 后来与人谈起作家的幽默有趣,我总爱提起林语堂,余光中,以至于汪曾祺先生,有时也确实率真可爱。 直到我再次捧起这本《围城》。我真的想说...  (展开)
春暖花开 2016-03-28 10:46:22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版

既要“面子”又想“底子”的方鸿渐

----读钱钟书的《围城》 因为我的身边有逃出婚姻围城的朋友,时不时的听到他们对婚姻的精辟的感悟,就再读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时,被它幽默的语言和辛辣的讽刺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背后的忧世伤生所感染,慢慢体会出人生...  (展开)
砚心 2014-01-12 19:18:00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版

曾以为山高水长轻可跃,到后来日消岁磨寂无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近来重读了一遍《围城》,感慨良多。第一遍读较为久远,小学三年级,先拿起了《管锥编》,果然天书,然后转向《围城》,不过明显此书不合当时的趣味,草草读毕便继续沉浸在《白鲸》、《上尉的女儿》、《斯巴达克斯》等书中。可能潜意识里一直对此书没什么好的印象,加之钱老只...  (展开)
狗熊 2013-12-28 12:36:16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版

好玩的老头

钱钟书说洋行买办中英文掺杂 还不如镶的金牙,起码有用 最像牙缝塞满了肉 除了证明自己吃得好,别无用处 笑死 想到这老头如果跟杨绛在家说人坏话 不知多好听 向往之 可惜他不爱写小说 除了这本,他别的书都看不懂  (展开)
刘大北 2013-08-21 19:36:34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版

腐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要看《围城》的,看了我这条评论再去看书,肯定快感和悔恨并存。。。《围城》其实是一部腐女小说。。方鸿渐与赵辛楣两个人,傲娇受、默守攻,沿着这个思路看吧,开始的互相瞧不上,到后来如胶似漆,一方闹绯闻,一方负气结婚,一方忌妒结婚,一方找茬闹离婚。。。腐的没治了。...  (展开)
三省不过岗 2013-05-31 18:22:54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版

悲喜总无泪也 是人间白发

真正的看了钱先生的作品 才知道大师所以为大师 真的是写人写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书写的真是极好的 可因为自己总能把书中内容套向实际生活 所以心情实在是提不起来 真的不建议更多的人因这本书总结性的了解生活的本质 很庆幸自己在年轻的时候就看了这本书 仿佛自己...  (展开)
万火归一 2012-12-18 22:10:30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版

三重城门

一重城门:婚姻是扇单向门 婚姻是人生所必经。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它比事业更重要一些。换一份事业,不会给人太大的重创。而婚姻毁坏,整个人生几乎都会崩塌了。 只是事业可以努力攀升。婚姻难以索求得到。也不会因为一个人足够完美,而降临在他身上。只有等待时机。 婚姻和爱...  (展开)
酸奇 2012-05-06 03:02:33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版

灵魂的一隅

早听过被称作"婚姻的镜子"的《围城》 很分散的看完 像在读一个故事 读方鸿渐曲折的生活 钱钟书讽刺的语言风格让我能感觉他想说个什么却读不懂他在说什么 “鲍小姐代表肉体和诱惑,唐小姐代表真爱与梦想,孙小姐代表一个令人难以顺应却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至于苏小姐,虽然她曾经...  (展开)
喜妹 2011-12-20 11:28:06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版

从酥糖二位小姐想到的

前几天赶图的时候在饭堂看到一个女孩子打饭,虽然不算是很美的那种,但皮肤亮亮的,眼睛水汪汪的,嘴唇红红的。我跟友人说:"那个女孩子就像好水果有想吃的欲望。我们这种赶图残掉的人对比起来真难过。“然后突然想到《围城》里的唐晓芙,书里她一出场方鸿渐就觉得她是摩登文...  (展开)
Amoyearn 2011-07-25 21:43:09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版

进·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的第一篇书评,献给《围城》。 很喜欢这本书。 记得第一次拿到她还是在我中考之后的那个暑假。开学时,我与父母大包小包的奔赴新学校报到。那天下着大雨,我印象很深。到了宿舍,打开书包一看,大部分书都被雨水打湿了。这本《围城》还好,只是书脊的边...  (展开)
奥利维 2010-09-08 12:16:37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版

围城之上的天空

在地平线上,一座名叫围城的无形之城历来便是造物的诅咒。 可是在地平线之上,在这座无形的荒城之上,终究还有一片天空。它超脱于围城的魔咒——只是我们谁也摸不着天,哪怕人类在生物学上再如何进化,在科技上再如何飞越。 这片天空于围城这本书里便是唐小姐;在钱钟书的潜...  (展开)
凡成是 2010-02-07 11:59:10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版

我们闪婚吧

我们闪婚吧 《围城》读后感(一) 你可能会觉得这个题目有点亵渎钱钟书老爷子的大作《围城》,然而当我看到最后的时候,我却只想说,“我们闪婚吧!”。 故事的结局有些许的凄凉,人去楼空,本来一些琐碎的生活小事是可以解决的,在方鸿渐和孙柔佳看来,却是如此的无力。或许...  (展开)
亢蒙 2009-08-07 10:48:44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版

寂寞的围城

钱钟书老先生的名作,叙述紧密而瓷实。小说中的方鸿渐就像是一个活在套子里的人,每天的生活就是维持一点脸面。不管是和苏小姐、唐小姐还是和最后的孙小姐,每一个女人都在方鸿渐懵懵懂懂的意识里卷入到生活中去。有时候我会想,在船上和鲍小姐在一起时的方鸿渐是不是稍显自由...  (展开)
海绵大叔 2008-11-24 11:01:50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版

从30到80

方鸿渐的遭遇代表了他那个时代一大批年轻人的想法,爱情、事业、人际关系等等,又碰到战争的洪流,有学问有才华的人也难免窘迫。我倒是觉得80年以后出生的我们更和方鸿渐他们有共鸣,因为我们面临的东西有很多共性,爱情、事业、东西文化的冲击等等。 反倒是我们的父辈们由于政...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89 290 后页> (共5781条)

订阅围城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