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的空间》的原文摘录

  • 如果你关注每年最成功的那几个戏,你会看到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所谓的成功之作理应比烂戏更生动、更明快更鲜艳,可事实却并非如此。在戏剧最火的地方,基本上每年都有一部成功之作不符合这些标准;总有那么一个戏,不是尽管枯燥却依然成功,而是恰恰因为枯燥而大获成功。 说到底,人们还是把“文化”与某种责任感、古装造型和大段枯燥的台词联系在了一起,所以才会本末倒置——一定程度的乏味反倒成了文化价值的保障。当然,乏味的剂量非常微妙,没有精确的公式,用量太大会把观众弄跑了,用量太小会让观众觉得主题太强烈,无法接受。但是,平庸的作家大概能找到精准的结合点::他们用一部又一部枯燥的作品大获成功,让僵死的戏剧僵而不死。 观众在剧场里会渴求一种“高于”生活的东西。正因如此,他们会误把文化——或者说文化的标签——当作他们不懂的东西。同时,他们确实也有些模糊的真实感受。于是,令人悲哀的结果就是,观众把烂戏捧为成功之作,自欺欺人。 (查看原文)
    水冥星空 3赞 2020-04-27 13:21:12
  • 在鲜活的戏剧里,我们每天都会在排练里检验昨天的成果,因为我们知道我们可能还没找到正确的演法。可是僵死的戏剧观认为,经典作品的演法已经被老艺术家找到了、定死了。 (查看原文)
    水冥星空 3赞 2020-04-27 13:21:12
  • 我们得冷静,不能急脾气,因为如果把问题简化成戏剧传统阻碍我们做出鲜活的戏剧,那就没有说到点子上。僵死的元素哪儿哪儿都是,在文化环境里,在祖传的艺术价值里,在经济框架里,在演员的生活里,也在剧评的功能里。往深了想,这些东西还挺唬人的,因为僵死的戏剧里经常能冒出几个娇艳欲滴、半好不坏、灵光一现的片段,以假乱真。 (查看原文)
    水冥星空 3赞 2020-04-27 13:21:12
  • 假如说有个年轻演员,初出茅庐,羽翼未丰,但天资聪慧,前途无量。他很快发现了自己的长项,又克服了基本的困难;他热爱表演,能靠表演吃饭,还演得不错,可以说已经是行业的幸运儿了。如果他还想提升自己,下一步就必须超越目前的水平,开始挑战真正有难度的表演。可是没人能帮他。朋友使不上劲儿,父母八成不懂这门艺术,他的经纪人也许聪明纯良,却不可能让他放弃好的工作机会而去云里雾里地挑战艺术高峰。职业发展和艺术成就有可能无法两全,因为一般来说,演员在成长的过程中接的戏会越来越像。这其实是件挺可悲的事儿,而且少数的几个例外会蒙蔽这一真相。 一般的演员是怎么过日子的?当然是因人而异:在床上赖着、喝酒、做头发、找经纪人、拍戏、录音、读书、研究,最近的趋势还有玩政治。这一天过得不管是严肃认真还是放荡不羁,其实都不是重点:这一天他做了什么,和演员的使命没什么关系。不管是做演员还是做人,都不能一天天下来没有长进;演员的使命是表演,并且要在艺术上提升自己。我经常遇到一种演员,排练第一天开宗明义说得挺好“把自己交给导演了”一结果却一点儿都放不下那个端着的自己,构筑在空洞的内心周围的硬壳连他们自己都无法打破,真是可悲。有时候,硬壳是可以突破的,就像打破电视屏幕,看到里面的电路板。 (查看原文)
    水冥星空 3赞 2020-04-27 13:21:12
  • 好演员和其他真正的艺术家样,貌似都有某种神秘的精神力量,半梦半醒、云里雾里的。帮他们提升视野和艺术水准的关键,貌似就是被他们唤作“本能”“直觉”“内心呼唤”的那些玩意儿。 (查看原文)
    水冥星空 3赞 2020-04-27 13:21:12
  • 僵死的戏剧就像僵死的人。僵死的人有脑袋、心脏、四肢,一般也有家人和朋友,甚至还有爱慕他的人。但我们提到他时会为他叹气,我们叹气是因为我们遗憾——他完全可以活得很好,可他却接近死亡。我们说的是“僵死”,不是“已死”:虽然萎靡,却尚有一丝活气,正因如此就还可以救活。起死回生的第一步是面对血淋淋的事实。 “戏剧”这个词曾经充满了意义,但当今世界上的绝大多数戏剧只不过是对这个词的拙劣模仿。人类文化就像巨大的花车,不论战争还是和平,车轮都会向前缓缓滚动,载着所有艺术家的点点滴滴,驶向不断升高的“垃圾堆”。剧院、演员、剧评人和观众环环相扣,构成一台机器,机器已经嘎吱作响,却从未停歇。永远来去匆匆,转眼又是新的演出季,我们却忙得没能自问关乎整个制度的唯一关键问题:到底为什么要有戏剧?它的目的何在?戏剧是不是过时的、老不中用的东西,就像历史的遗迹或者陈旧的习俗?我们为什么鼓掌,冲什么鼓掌?舞台在生活中真的存在吗?它有什么用?能干什么使?能探索什么?有什么特殊功能? (查看原文)
    水冥星空 3赞 2020-04-27 13:21:12
  • 在墨西哥,在轮子发明之前,成群的奴隶必须搬着巨石穿过丛林,爬上山顶;与此同时,他们的孩子在家里玩着一种带小滚轴的小车。这种玩具是奴隶发明的,但他们几百年里都没发现它和轮子之间的联系。当好演员演着三流喜剧或二流音乐剧时,当观众仅仅因为古典演出的服装、换景或女主角的颜值而没心没肺地鼓掌时,他们并没有错。可是他们有没有发现,他们用绳子拽着往前走的玩具下面是什么?那是轮子。 (查看原文)
    水冥星空 3赞 2020-04-27 13:21:12
  • 人們畢竟是把文化同某種責任感,把歷史古裝、長篇宏論同惹人厭煩聯繫在一起的,因此,相反來說,正是這種恰到好處的厭煩為一件值得欣賞的事件提供了可靠的保證。自然,這副藥劑配置得太微妙了,以致不可能確定它的精確配方:太多了,會把觀眾趕出劇場,太少了,又會發現主題太強烈而令人討厭。然而,平庸的作者看來能準確無誤地探索到這副合劑的最佳配量——是他們使僵化的戲劇永存下去,雖然乏味但獲得成功,並受到普遍的讚揚。觀眾渴望從戲劇中獲取某種他們能稱之為比生活「更美好」的東西,為此他們公開把文化或文化的外部標誌同某種他們並不清楚卻又能夠模模糊糊地感觸到的東西混淆起來——因此,可悲的是,他們抬高某些壞的東西使一齣戲獲得成功,只能是自己在欺騙自己。 (查看原文)
    WEIMAN 2赞 2013-05-11 12:51:40
    —— 引自第3页
  • 在墨西哥,在轮子发明之前,成群的奴隶必须搬着巨石穿过丛林,爬上山顶;与此同时,他们的孩子在家里玩着一种带小滚轴的小车。这种玩具是奴隶发明的,但他们几百年里都没发现它和轮子之间的联系。当好演员演着三流喜剧或二流音乐剧时,当观众仅仅因为古典演出的服装、换景或女主角的颜值而没心没肺地鼓掌时,他们并没有错。可是他们有没有发现,他们用绳子拽着往前走的玩具下面是什么?那是轮子。 (查看原文)
    39_lilian 3赞 2023-02-16 20:11:35
    —— 引自章节:I 僵死的戏剧
  • “我们对古典戏剧所用的术语诸如“音乐性的”“诗意的'“比生活更广泛的”“庄严的“'英雄式的”“浪漫的”等等,都没有确切的含义。谁想不承认这一点也是枉然。这些术语反映了一个特定时期的批评态度。而今天,企图遵循这些法规来进行表演,无疑是通往僵化戏剧的绝路。僵化的戏剧是一种有社会地位的戏剧,而正是这种社会地位,使得它能够作为活生生的东西流行起来” “It is vain to pretend that the words /we apply to classical plays like musical, poetic, larger than life, 'noble heroic', 'romantic', have any absolute meaning. They are the reflections of a critical attitude of a particular period, and to attempt to build a performance today to conform to these canons is the most certain road to deadly theatre – deadly theatre of a respectability that makes it pass as living truth.” (查看原文)
    棂的木 3赞 2024-05-09 15:23:05
  • 我可以选取任何一个空间,称它为空荡的舞台。一个人在别人的注视之下走过这个空间,这就足以构成一幕戏剧了。 (查看原文)
    口口水晶 1赞 2012-11-22 14:04:30
    —— 引自第1页
  • 我们只有寻找一种新的鉴别方法,才能扩大真实世界的视野,只有在这时戏剧才是有用的,因为我们需要一种说服我们的美:我们极需要有耍魔术的切身体验,以使我们对事物本质的概念能有所改变。 (查看原文)
    陈散人 1赞 2013-05-02 10:17:04
    —— 引自第105页
  • 只要文化或任何艺术仅仅是生活的附属品,与生活分离,而一旦分离,显然也就成为不必要,这一情况就永远是不会真正改变的。这种艺术——只有这样的艺术家才会为之而斗争:艺术是他们天生的需要,他们的生命 (查看原文)
    陈散人 2赞 2013-05-07 13:32:07
    —— 引自第147页
  • 我可以選取任何一個空間,稱它為空蕩的舞台。一個人在別人的注視下走過這個空間,這就足以構成一幕戲劇了。然而當我們談到戲劇時,這卻遠非我們的本意。戲劇是一個概括全面的通用詞匯,它將紅色帷幕、舞台燈光、無韻詩句、笑聲、黑暗統統胡亂地加在一起成為一個混雜的概念。我們說電影扼殺了戲劇,這是指當電影誕生之時。戲劇就其本義說,似乎就是售票處、休息室、翻椅、腳光、換景、幕間休息、音樂再加上其它一些等等。 (查看原文)
    WEIMAN 1回复 1赞 2013-05-11 01:27:03
    —— 引自第1页
  • 但很不幸,鉛字告訴我們的只不過是寫在紙上的東西,並沒有告訴我們一旦它有了生命的時候是什麼樣子。我們沒有當時的唱片或者錄音,有的只是專家,但毫無疑問,這些專家中沒有一個人有第一手資料。真正的古代事物早已消失,留下來的只是一些傳統演員模仿的形象。青年演員繼續按傳統方法表演,但其靈感不是來自真實生活,而是來自想像中的什麼,例如他們記憶中的一位老演員的發聲,而這樣發聲又是那老演員記憶中他的一位前輩使用的方法。 僅僅模仿表演的外形上的東西只能是把姿態保留下來,而姿態是說明不了什麼的。 我們在排練莎士比亞的戲時,可以聽到或讀到同樣的建議——「按照寫下來的表演」,但寫下來的是什麼呢?只是留在紙上的某種符號。莎士比亞留下的文字卻是他想要讓人說出的話,這些話用聲音從人們的口中說出,說出時要有抑揚頓挫,要有節奏,要有姿態,而這些,都要作為文字本身含義的一部分。一個詞開始時,並不成其為一個詞。開始,它只是一種衝動,而人的思想、態度決定了人有表達自己的需求,正是人的思想和態度推動它變成了詞。這個過程在戲劇家的內心產生,又在演員的內心不斷重複。戲劇家和演員都可能僅僅意識到它們是詞,但不論是對他們哪一方來說,這些詞都是一個巨大的無形物中的一個有形的小部分。有些作家企圖在舞台指示和說明中把他的意圖講清楚。然而,這樣的事實不能不使我們感到驚異:最好的戲劇家是最少解釋自己的意圖的。他們知道進一步的指示最無用。他們認識到,要尋找念一個詞的正確方法,唯一的途徑是亦步亦趋地走原始創造者的路。這既不能繞道而行,又不能偷工減料。不幸的是,當一個情人或一個帝王要說話了,我們便立即給他們貼上標籤:情人是「浪漫的」,帝王是「威嚴的」——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我們大談浪漫愛情、帝王威嚴或王侯氣派,好像這些是可以隨意擺弄的手中玩物,並指定演員去注意,但這些並不是實實在在的東西,它們並不存在。倘若想去尋找它們,至多只能從書畫中去猜... (查看原文)
    WEIMAN 1赞 2013-05-11 12:57:54
    —— 引自第4页
  • 最能体现戏剧潜在能量的,就是戏剧审查制度了。 (查看原文)
    佳佳🔪 1赞 2021-03-02 19:11:57
    —— 引自章节:IV 当下的戏剧
  • 我们绝对不能当傻子,只知道怀旧。浪漫主义戏剧的顶峰和歌剧、芭蕾舞的文化快感,不过是戏剧艺术的低配版。这门艺术在起源时具有神性,可千百年过去了,俄耳甫斯教仪式逐渐变成了拼盘晚会一美酒一滴一滴地掺水,变成了假酒,却无人察觉。 (查看原文)
    哈什么哈 1赞 2024-01-08 16:57:13
    —— 引自章节:II 神圣的戏剧
  • 真正的京剧可谓戏剧艺术之典范。它的形式一成不变,代代相传。仅在几年前,它好像还是相当完美的结晶体,可以永远流传下去。而今天,甚至连这举世无双的古代艺术遗产也已经过时了。它的魅力和鲜明的特色能够超越时间的障碍,象纪念碑一样矗立;然而到了今天,它与周围生活之间的鸿沟已变得太宽了。红卫兵反映出了一个不同的中国。传统京剧中几乎没有与这个规范人民的新的思想结构相互关联的观念和含义。在今天的北京,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已被地主和士兵所取代。同样的令人惊奇的武打技巧被用来表现不同的主题。这对西方人来讲,好似蒙受了邪恶的耻辱,他们很容易为此洒下出于文化素养的泪水。这种奇迹般保留下来的遗产被摧毁了,这当然是一场悲剧。然而我认为,中国人对他们最引以为豪的财富所持的无情态度,恰恰是抓住了活的戏剧的真谛——戏剧永远是一种自我摧毁的艺术,它永远是逆着时尚写出来的东西。一个专业剧团每晚都把各种各样的人汇集在一起,通过行动性的语言向他们表达一切。一台节目固定下来之后,通常是不断重复演出的,并且尽可能地重复得完美准确。但也就是从它被固定下来的那天起,它本身的某些东西便令人无从察觉地开始衰亡了。 (查看原文)
    口口水晶 2012-11-22 14:10:10
    —— 引自第11页
  • 这就是所理解的必要的戏剧,在这里演员同观众之间只有实践上的区别,而没有本质的差异 (查看原文)
    陈散人 2013-05-07 13:21:35
    —— 引自第149页
  • 我們觀看優秀的演員演出莎士比亞的戲劇,他們的表演似乎無懈可擊,他們生氣勃勃,光彩奪目,劇中有音樂伴奏,每個人的穿著打扮都與最佳古典戲劇中所要求的一模一樣。但私下裡,我們卻感到這種演出無聊得出奇,在心裡不是埋怨莎士比亞,就是埋怨這樣的戲劇,甚至埋怨我們自己。使事情更糟的是,總有一些腦筋僵化的觀眾,出於某些特殊原因,對缺乏強烈感甚至缺乏娛樂性的戲表示欣賞,就像日復一日埋頭於古典作品研究的學者,他之所以抬起頭來微笑,是因為在他自己試驗並論證他鍾愛的理論時,沒有碰到任何干擾,他可以低聲吟誦自己喜愛的詞句。他從心裡真誠地希望有一種高於生活的戲劇,他把一種理性上的滿足和他所渴望的真實體驗混淆了。不幸的是,他的典據都被用來助長死氣沉沉的東西,於是,僵化的戲劇便得以大行其道。 (查看原文)
    WEIMAN 2013-05-11 01:39:06
    —— 引自第2页
<前页 1 2 3 4 5 6 7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