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是国内第一部系统评介“质的研究方法”(qualitative research)的专著,对目前国际社会科学界提出的有关理论问题以及新近发展出来的操作手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结合有关西方学者以及作者自己的研究实例对其进行了生动的展示和说明。“质的研究方法”目前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是与“量的研究方法”相提并论、交相辉映的一种研究方法,它要求研究者深入社会现象,通过亲身体验了解研究对象的存在方式和意义解释,在原始资料的基础之上建立相关理论。
作者简介 · · · · · ·
陈向明,女,湖南省华容县人,1953年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在湖南省长沙市度过青少年时期,文化大革命期间当工人及中小学代课教师八年。1977年入湖南师范大学外语系学习英语语言文学,获文学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1984年入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攻读英语文体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1988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学习,于1989年和1994年先后获得教育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现在在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任职,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学研究方法、课程与教学、跨文化人际交往和比较教育学,其他研究兴趣包括社会科学方法论、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咨询等。同时受聘为世界银行、联合国发展计划署、英国国际发展部等国际组织担任项目顾问或专家,并主持或参与国际国内各类教育研究和发展项目使余项。
目前已发表专著《旅居者和外国人--中国留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研究》(1998),并在《中国社会科学...
陈向明,女,湖南省华容县人,1953年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在湖南省长沙市度过青少年时期,文化大革命期间当工人及中小学代课教师八年。1977年入湖南师范大学外语系学习英语语言文学,获文学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1984年入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攻读英语文体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1988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学习,于1989年和1994年先后获得教育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现在在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任职,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学研究方法、课程与教学、跨文化人际交往和比较教育学,其他研究兴趣包括社会科学方法论、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咨询等。同时受聘为世界银行、联合国发展计划署、英国国际发展部等国际组织担任项目顾问或专家,并主持或参与国际国内各类教育研究和发展项目使余项。
目前已发表专著《旅居者和外国人--中国留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研究》(1998),并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季刊》《社会学研究》《教育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等国内学术刊物和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
目录 · · · · · ·
第一章 导论——什么是“质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质的研究历史发展——我从哪里来?
第三章 质的研究分类——我处于一种什么状态?
第二部分 质的研究的准备阶段
第四章 质的研究的设计——我可以如何做?
· · · · · · (更多)
第一章 导论——什么是“质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质的研究历史发展——我从哪里来?
第三章 质的研究分类——我处于一种什么状态?
第二部分 质的研究的准备阶段
第四章 质的研究的设计——我可以如何做?
第五章 研究设计的组成部分——我具体打算怎么做?
第六章 研究对象的抽样——我想找谁进行研究?
第七章 研究者个人因素对研究的影响——我是谁?
第八章 研究关系对研究的影响——我与被研究者是什么关系?
第九章 进入研究现场——我如何与被研究者建立关系?
第三部分 质的研究的资料收集
第十章 访谈——我如何了解被研究者的所思所想?
第十一章 访谈中的提问——我想知道什么?
第十二章 访谈中的倾诉——我听到了什么?
第十三章 访谈中的回应——我应该如何与对方对话?
第十四章 焦点团体访谈——我如何级织一群人一起交谈?
第十五章 观察——我如何了解被研究进的所作所为?
第十六章 观察的实施——我看到了什么?
第十七章 收集实物——我找到了什么?
第四部分 质的研究的资料分析
第十八章 资料的整理和初步分析——我想到了什么?
第十九章 资料的归类和深入分析——我可以做什么?
第二十章 质的研究中的理论建构——我可以说什么?
第二十一章 研究结果的成文方式——我可以如何说我的故事?
第五部分 质的研究的检测手段
第二十二章 质的研究的质量评价——我如何知道什么是一个“好的研究”?
第二十三章 质的研究中的效度问题——我如何知道研究结果是否“真实”?
第二十四章 质的研究中的推论问题——我如何知道研究结果是否有“代表性”?
第二十五章 质的研究中的伦理道德问题——我如何知道研究是否符合道德规范?
第六部分 质的研究的发展前景
第二十六章 质的研究的发展趋势——我们将往哪里走?
第二十七章 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的结合——我们有什么新的机遇?
参考资料
西文人名地名汉译对照
图表一览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从研究的基本思路看,质的研究主要采纳的是一种归纳的万法。归纳的过程通常由如下步骤组成:1)研究者将自己投人实地发生的各种事情之中,注意了解各方面的情况;2)寻找当地人使用的本土概念,理解当地的文化习俗,孕育自己的研究问题;3)扩大自己对研究问题的理解,在研究思路上获得灵感和顿悟;4)对有关人和事进行描述和解释;5)创造性地将当地人的生活经历和意义解释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故事(Moustakis,1990)。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章 导论——什么是“质的研究方法”? -
“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必须说明的是,上述定义是对质的研究“方法”本身的定义,而不是一个“方法论”意义上的定义。我采取的是“文化主位”(emic)的方式,即:对质的研究者从事研究的具体实践进行描述和总结,而不是按照一种外在的衡量标准对其进行概念上的抽象和概括①。因此,这个定义不免显得比较“冗长”。如果把它“掰开”来看,这个定义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意思(同时补充些有关的内容)②。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章 导论——什么是“质的研究方法”?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建构扎根理论 8.0
-
- 质性资料的分析 7.9
-
- 如何成为质的研究者 8.8
-
- 在行动中学作质的研究 8.2
-
- 质性研究的基础(第3版) 7.8
-
- 扎根理论 7.2
-
- 论方法 9.4
-
- 社会科学学术写作规范与技巧 8.9
-
- 再生产 8.3
-
- 案例研究 7.8
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7 条 )

什么是质化研究方法?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文是对于社会科学研究中质化研究方法的一个简单综述。 1 什么是质化研究方法? 质化研究方法指的是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中与“量的研究”相对而言的方法。量化研究是依靠数据对事物进行测量、计算和分析,而质化研究则往往是通过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之间的互动,对事物进行深入、细... (展开)
一本写给社科质性研究学者的指南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书买了很久很久了,陈老师是北大教育学院的资深教授,从哈佛回来的,我教育学院的一些同学朋友时常会提起她,因为她不光学术做的扎实,人也很不错。 我的质性研究从考研之时开启,可能也到今天确实要做个结束了,(处女座就是非常喜欢仪式感,不太接受没有告别的告别。)因... (展开)
社会工作、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质性研究书目
> 更多书评 17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五南 (20020201)暂无评分 6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绫懒遥 2015-12-24 19:56:08
很多东西老生常谈了。。。
0 有用 西西弗下山记 2008-11-09 00:46:44
研究方法 教育学
2 有用 西西弗斯的石头 2012-05-03 18:16:16
大四读的时候没有特别大的感觉,现在再读,加进一些案例和亲身体悟后,开始有味道了!现在对质的研究,我会这么说:它是你解读世界一种很好的方式。
8 有用 我和布林 2015-05-27 22:35:29
所以说毕业论文是刺激看书的第一生产力…
0 有用 沐风 2007-10-16 21:16:50
很精致的分析,趋向及至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