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译者: 李文俊
出版年: 2004-1-1
页数: 361
定价: 30.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福克纳文集(精装)
ISBN: 9787532733033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福克纳文集”之一。《去吧,摩西》是福克纳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也是“约克纳帕塔法世系”的重要构成部分,美国南方庄园主麦卡斯林与女奴生有一女,后又与这个女儿生下一子泰瑞乐,泰瑞乐后来娶了另一位庄园主布钱普的女奴谭尼,其子嗣都以布钱普为姓氏。麦卡斯林的外孙女则嫁给了爱德蒙家兹。全书写的就是这三个姓氏的子孙间的复杂关系,最浓墨重彩的人物是麦卡斯林的孙艾萨克,他在黑人猎手的带邻下自小参加猎熊活动,长
去吧,摩西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威廉·福克纳(Willian Faulkner l897~1962),美国小说家。出生于没落地主家庭,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在加拿大空军中服役,战后曾在大学肄业一年,1925年后专门从事创作。他被西方文学界视作“现代的经典作家”。共写了19部长篇小说和70多篇短篇小说。其中绝大多数故事发生在虚构的约克纳帕塔法县,被称为“约克纳帕塔法世系”。这部世系主要写该县及杰弗逊镇不同社会阶层的若干家庭几代人的故事。时间从独立战争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场人物有600多人,其中主要人物在他的不同作品中交替出现,实为一部多卷体的美国南方社会变迁的历史。其最著名的作品有描写杰弗逊镇望族康普生家庭的没落及成员的精神状态和生活遭遇的《喧哗与骚动》(又译《声音与疯狂》1929);写安斯·本德仑偕儿子运送妻子灵柩回杰弗逊安葬途中经历种种磨难的《我弥留之际》(1930);写孤儿裘·...
威廉·福克纳(Willian Faulkner l897~1962),美国小说家。出生于没落地主家庭,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在加拿大空军中服役,战后曾在大学肄业一年,1925年后专门从事创作。他被西方文学界视作“现代的经典作家”。共写了19部长篇小说和70多篇短篇小说。其中绝大多数故事发生在虚构的约克纳帕塔法县,被称为“约克纳帕塔法世系”。这部世系主要写该县及杰弗逊镇不同社会阶层的若干家庭几代人的故事。时间从独立战争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场人物有600多人,其中主要人物在他的不同作品中交替出现,实为一部多卷体的美国南方社会变迁的历史。其最著名的作品有描写杰弗逊镇望族康普生家庭的没落及成员的精神状态和生活遭遇的《喧哗与骚动》(又译《声音与疯狂》1929);写安斯·本德仑偕儿子运送妻子灵柩回杰弗逊安葬途中经历种种磨难的《我弥留之际》(1930);写孤儿裘·克里斯默斯在宗教和种族偏见的播弄、虐待下悲惨死去的《八月之光》(1932);写一个有罪孽的庄园主塞德潘及其子女和庄园的毁灭性结局的《押沙龙,押沙龙!》(1936);写新兴资产阶级弗莱姆·斯诺普斯的冷酷无情及其必然结局的《斯诺普斯三部曲》(《村子》1940,《小镇》1957,《大宅》1959)等。 福克纳194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目录 · · · · · ·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他不知疲倦地、热切地追随着,既不犹豫也不畏惧,小锤子似的心脏在急促、有力地搏动,呼吸微微发喘,他突然进入了一小片林中空地,荒野和它合而为一了。新的景色使他眼花寮乱,它没有点声息,凝固了起来一那棵树、那丛灌木、那只指南针和那只表它们在闪闪发亮,有一抹阳光正好照射着它们呢。这时候他见到了那只熊。它并非从哪里冒出来的,就此出现了:它就在那儿,一动不动,镶嵌在绿色、无风的正午的炎热的斑驳阴影中,倒不像他梦中见到的那么大,但是和他预料的一般大,甚至还要大一些,在闪烁着光点的阴影中像是没有边际似的,正对着他看。接着,它移动了。它不慌不忙地穿过空地,有短短的一利那,走进明晃晃的阳光中,然后就走出去,再次停住脚步,扭过头来看了他一眼。然后就消失了。它不是走进树林的。它就那么消失了,一动不动地重新隐没到荒野中,就像他见过的一条鱼条硕大的老鲈鱼,连鰭都不摇一摇就悄然没人池塘幽暗的深处。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79页 -
砖头热烘烘的,不特别烫,不炙人,那是一种迟钝、深沉的热,它凝聚了活在它身上不停地燃烧了两年之久的岁月,凝聚的不是火而是时光,仿佛只有时光才能使它变凉而不是火的熄灭,甚至连水也不行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4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去吧,摩西"的人也喜欢 · · · · · ·
去吧,摩西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0 条 )


“那些臭黑鬼……他们本来就不是人。”


再读福克纳,发现了宝藏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利用十一假期翻完了《去吧,摩西》,恭喜自己又读完一本福克纳的书。 最初对福克纳感兴趣,源于马尔克斯自传里面对他的推崇,可当我实际翻开福克纳的书,却不知道如何去对待。 虽然也是磕磕绊绊读完了《押沙龙,押沙龙!》《喧哗与躁动》《八月之光》等,但是前一阵子读的《寓... (展开)
种族、自然在一个家族不同代人中的故事

因此,他进入了他的传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阅读的时候突然感到福克纳和别的作家是不在同一个视界里的。在阅读福克纳时会一直感叹他真的太好,也会纳闷曾经觉得比较好的其他作家作品都变得不怎么好了。仅仅是因为在阅读别的作家时几乎会不记得福克纳,福克纳好像真的无法和其他作家出现在同一视界中,他是一种超神的存在... (展开)> 更多书评 30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3 )
-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8)8.3分 121人读过
-
Vintage International (1991)9.1分 27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9.0分 710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8.8分 369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冯涛策划编辑图书目录 (nezumi已卸载)
- 法国《理想藏书》推荐书目之短篇小说 (宝王白奖评委)
- 法国《理想藏书》最经典藏书书目{文学类} (东方快车)
- 威廉·福克纳 年表顺序作品大全 (王多功)
- 译文作家系列(头像精装版) (上海译文)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去吧,摩西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W.X. 2008-05-25 17:36:14
未完
0 有用 放鱼 2010-11-06 23:22:47
文字是神性的 情节是驳杂而臃肿的
0 有用 沉醉梦境 2024-06-09 18:29:42 江西
白人与黑人、奴役与反抗、人与自然……构成了一部美国史。
0 有用 Janeyuwen 2011-05-23 12:51:59
那么绝望的希望真的值得相信吗?可是不相信又能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