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西游记》主要描写的是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唐僧取经是历史上一件真实的事。大约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前,即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仅25岁的青年和尚玄奘离开京城长安,只身到天竺(印度)游学。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他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到了赞誉。贞观十九年(645)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657部。他这次西天取经,前后十九年,行程几万里,是一次传奇式的万里长征,轰动一时。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但这部书主要讲述了路上所见各国的历史、地理及交通,没有什么故事。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彦琮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则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经诗...
《西游记》主要描写的是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唐僧取经是历史上一件真实的事。大约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前,即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仅25岁的青年和尚玄奘离开京城长安,只身到天竺(印度)游学。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他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到了赞誉。贞观十九年(645)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657部。他这次西天取经,前后十九年,行程几万里,是一次传奇式的万里长征,轰动一时。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但这部书主要讲述了路上所见各国的历史、地理及交通,没有什么故事。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彦琮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则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会》等,元杂剧有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无名氏的《二郎神锁齐大圣》等,这些都为《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吴承恩也正是在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再创造,完成了这部令中华民族为之骄傲的伟大大文学巨著。
西游记的创作者
· · · · · ·
-
吴承恩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淮安)人。他生活在明代中叶,约当公元1500年到1582年间;出生在一个由文职小官僚而沦落为小商人的家庭。他极好读书,但常遭官府吏胥敲诈,对社会现实颇为不满。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祖师笑道:“你身躯虽是鄙陋,却像个食松果的猢狲。我与你就身上取个姓氏,意思教你姓‘猢’。猢字去了个兽旁,乃是个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阴也。老阴不能化育,教你姓‘狲’倒好。狲字去了兽旁,乃是个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教你姓‘孙’罢。”猴王听说,满心欢喜,朝上叩头道:“好,好,好!今日方知姓也。万望师父慈悲,既然有姓,再乞赐个名字,却好呼唤。”祖师道:“我门中有十二个字,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辈之小徒矣。”猴王道:“那十二个字?”祖师道:“乃‘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十二字。排到你,正当‘悟’字。与你起个法名叫做‘孙悟空’,好么?”猴王笑道:“好,好,好!自今就叫做孙悟空也!”正是: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空须悟空。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
一念才生动百魔,修持最苦奈他何。 (查看原文) —— 引自第959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西游记"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西游记"的人也喜欢 · · · · · ·
西游记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36 条 )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32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9.1分 237768人读过
-
Penguin Classics (1994)暂无评分 17人读过
-
岳麓书社 (1994)9.3分 63359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9.2分 5660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西游记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皮斯叽 2020-02-02 10:20:03
99回虐哭我。四人度过最后一难,修成佛身,在陈家庄吃宴,八戒突然发现自己没胃口了。“不知怎的,脾胃一下就弱了。”想起以前有胃口时没的吃,不甘心地愣是强迫自己吃了二三十个馒头。#你不是真正的快乐#
0 有用 火星客子舆 2017-09-04 23:08:41
经典
0 有用 虎虎生威 2021-07-31 23:37:38
花了三个月时间,终于从头到尾看了一遍。俗话说得好,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唐僧师徒五人,历经千辛万苦,九九八十一难,才终于取得真经,立地成佛。
0 有用 精装清水脸 2024-12-22 14:32:08 重庆
佛在灵山莫远求 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 好向灵山塔下修。 果是经典无需多言,师带徒,徒促师; 西游看似神仙妖怪,人间事尽在此间。
0 有用 虎鹿🐟 2020-06-06 10:33:19
终于读完,结尾还是有些动容,但是传教意味太浓了。现在印象最深的是唐僧骂悟能“你个馕糟的夯货!”哈哈哈 。同类对此,比《一千零一夜》好太多,但道佛教以外的东西太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