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基于所有可以利用的材料而撰写的一部简明而又整合的中国商代文明史,商文明的研究者传统上都是文献、甲骨、金文和考古等专注于某一些特殊材料的独立的学科里培养出来的,所有这些材料都是重要的。但是,每一门学科不可避免地侧重于商文明的某几个或某一些特殊的方面。
商代文明的创作者
· · · · · ·
-
张光直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张光直(1931-2001年),男,原籍台湾,在北京出生。当代著名的美籍华裔学者,人类学、考古学家。2001年因帕金森氏症在美国麻塞诸塞州去世。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何谓“文明”?现在已有了许多定义,并且其中不少颇为精密深奥。但对我们大多数人,至少对大部分读者来说,文明是一种风格,一种品质,其特征表现在考古资料的物质文化如宏伟建筑和宗教艺术。简单地说,这些物质文化脱离了日常需要或生存需要,或从实用角度说是无用的东西。当我们看到个古代社会愿意并能够动用相当多的财富去做似乎无用的事情,我们就敬仰这一社会的人民并说他们已经进入了文明。物质文化越浪费,在我们眼中文明就显得越伟大。 从这个角度来看,显然文明的出现只有在一个社会财富有大量剩余时才有可能。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剩余财富并不因为技术进步自然产生。因为物质门槛总是人为确定的。过剩财富是人创造的财富,作为重新分配的社会资源和财富的结果人为地强加在社会上。这样的重新分配把社会财富集中到少数人手中,使他们有能力也必须创造所谓文明的无用的标志。这样的资源再分配成为可能,起码需要三种社会分化或社会对立。我认为文明,如同考古学所反映的,是社会对立的几对矛盾体的文化表现:阶级一阶级;城市一非城市;国家一国家。换句话说,贫富分化、城市化和国家关系是文明的三个必要的社会决定因素。 …贫富分化使国家的资源集中成为可能,城市化作为一种机制可以帮助国家完成一个经济区域的财富集中。国家之间的交往,无论是以战争或以贸易的方式都使资源和信息更大幅度的流通成为可能,以此进一步扩大经济圈,有助于一个国家内的资源集中。所有这些都是我们研究商代社会的原则。现在的研究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商代社会贫富严重分化,也有高度发达的区域经济网络。更重要的是,它是同等复杂的同时期许多政治群体中的一个。商代考古学的特征表现在我们称为文明的几个标志上。 …我毫不客气地称之为古代文明的发展规律。首先,早期文明只能出现在一个国家以上的政洽环境中。其中起码有两个国家,更可能不止两个。仅有一个国家孤立于野蛮人中是不可能出现文明的。 我们能够得出的第二...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三、国家、文明和城市化的起源问题 -
古代中国土地广大,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夏商时期还有许多落后地区停留在采集渔猎或牧畜生活,随着生产斗争的发展,农业经济显示出其优越性,逐渐取得了主要地位。殷代耕田和打猎本来是两回事,在焚山烧泽这一点上统一了,许多猎区终于不免变成农田。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三节 与其他方国的关系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商代文明"的人也喜欢 · · · · · ·
商代文明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3 条 )



从乙—丁制到商文明的考古学建构
本书以将近百年(安阳第一次发掘在1928年,距今也差不多一个世纪,安阳从1928年发掘到1978年就有五十年历史,其他商代遗址到目前为止还在系统研究中)的考古资料加上先秦文献中对于商记载的文献为基础,从商的王都安阳的考古、商代自然资源、它的政治结构(氏族、城邑、法律、...
(展开)

“三年不言,政事决定于冢宰,以观国风”
要评选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最重要的可信事件前十名,需要结合传世文献和考古发现进行综合判断。由于年代久远,部分事件的细节可能存在争议,但基本史实已被证实。以下我将尝试列出我认为最重要的十件商朝事件,并按时间顺序排列,附带个人理解的重要程度排序(★越...
(展开)

一部不忍释卷的博士论文
看完此书,我总能想起《棉花帝国》,因为它像一部超长的博士论文,但比棉花帝国更有可读性,可以做到自觉的从头读到尾,而不像棉花那样需要动用自己的意志力,一方面源于自己对这个题材的兴趣,另一方面是张先生的叙事逻辑层次安排,还有就是张先生同为中国人的一些思维习惯吧...
(展开)

读书笔记:张光直《商文明》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书为作者上世纪八十年代为耶鲁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国古代早期文明研究丛书中的第一部。该丛书共有四部,另有许倬云负责西周,李学勤负责东周,王仲殊负责秦汉。该书英文原版于1980年出版。中译本于2002年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2013年三联书店依据前者进行了再版。出版至... (展开)
其实并没有长脑子的随手记
张光直《商文明》 看完《封神》之后打开《商文明》总有种自己来错地方的诧异感:并没有瑰丽的华夏史诗,只有破盆子破鼎,一堆人骨头狗骨头和龟壳。《商文明》重返三代的途径是考古,考证之细,对相关观点的引述之广、论证之繁,都很见功力,也很费脑子。好在层层论证铺得很扎实...
(展开)
> 更多书评 23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9)9.3分 1226人读过
-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2)暂无评分 5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3)9.2分 328人读过
-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2)8.7分 342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hanqi0000的BOOKWORM世界 (hanqi)
- 甲骨、青铜、夏、商、西周 (wlaurelw)
- 中国传统文化研习书目 (拿弯达卢)
- 郑也夫的书单 (依树)
- 我最爱的图书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6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商代文明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孔飞刀大叫兽 2008-10-01 17:10:50
不值一看~
1 有用 羅亞 2014-10-08 20:07:02
讲的很清楚,用来做科普读物很好。不过,小的错误不少,整理者的问题。
1 有用 icarus 2020-01-25 20:06:02
全面而有深度,资料太老了,有待后人更新。
0 有用 小县城读书懒人 2013-09-21 12:13:44
翻译太烂
0 有用 青崖白鹿 2019-04-22 20:44:44
补标,上学期为了写考古作业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