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书单 (小卡)
- 近期想读的中文书 (非必要不读书)
- 收藏 (夕月)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五四新文学与外国文学的评论:
feed: rss 2.0
订阅关于五四新文学与外国文学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巫 2015-08-06 22:55:55
跪了,這什麼玩意兒
1 有用 刘与白 2013-09-30 15:08:53
2012·3·22 论文用,部分阅读
0 有用 Lisssssssa 2018-05-07 13:18:07
分析虽然带着浓浓的八九十年代的色彩,但是资料还是很有用呀。 比较特别的几点: 1.章节排列,印度放在最前面,并将易卜生归入“被损害民族的文学”; 2.谈的尽管是五四时期中外文学交流情况,但每一章开头必谈中国文学过去对外的影响。大概是出于自尊吧? 3.有好几处错别字。序言里说是为了五四七十周年纪念赶出来的,可能症结在此吧。
0 有用 荔榛 2020-12-12 23:56:44
第一章竟是从印度文学写起,不只是因泰戈尔影响之巨,也是因为论者有意关注中国与非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强调要将“中西”交流的概念换为“中外”。基本按照国别-流派-作家的体例梳理五四新文学与外国文学的关系,尽管论述视角和方式在今天看来不再具有新意,但其贵在以史代论,资料丰富。
0 有用 兔葵燕麦 2017-03-23 11:34:12
较为全面,强行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