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单说一个“性”字,只训信性字的字义,这是语言学上的问题。我所要叙述的“人性论史”,是叙述在中国文化史中,各家各派,对人的生命的根源、道德的根源的基本看法,这是思想史上的问题。若不先把语言学的观点和思想史的观点,稍加厘清,则在讨论中便无法避免木需要的混乱。
几十年来,中国有些治思想史的人,主张采用“以语言学的观点,解释一个思想史的问题的方法”。其根据系来自西方少数人以为“哲学乃语言之副产品”的一偏之论,以与我国乾嘉学派本流相结托。关于哲学与语言的关系,亦即是思想与语言的关系,乃是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关系,……
中国人性论史的创作者
· · · · · ·
-
徐复观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徐复观先生,原名秉常,字佛观,后由业师熊十力改名“复观”,取义《老子》“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港台新儒家领军人物之一徐先生一九〇四年二月十八日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家世清贫,八岁发蒙读书,幼而徇齐,长而敦敏。一九二六年参加国民革命军第七军,两年后东渡日本留学,九一八事变后,因发动抗日示威而被捕系狱,遭革除学籍。回国后投身军旅,在抗日战争期间,曾先后参与指挥娘子关战役、武汉保卫战。一九四三年,受命以军令部联络参谋名义,派驻延安,与毛泽东等中共高层有所来往,六个月后回渝,调至参谋总长办公室。一九四九年五月迁台,后去在香港创办《民主评论》半月刊,并于一九五二年担任台中省立农学院(现中兴大学)兼任教授。三年后,获东海大学聘为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一九五七年被国民党开除党籍,理由是“反蒋”、“亲共”。一九六九年六月,因与梁容若之争,被迫退休。旋即移居香港,任新亚书...
徐复观先生,原名秉常,字佛观,后由业师熊十力改名“复观”,取义《老子》“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港台新儒家领军人物之一徐先生一九〇四年二月十八日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家世清贫,八岁发蒙读书,幼而徇齐,长而敦敏。一九二六年参加国民革命军第七军,两年后东渡日本留学,九一八事变后,因发动抗日示威而被捕系狱,遭革除学籍。回国后投身军旅,在抗日战争期间,曾先后参与指挥娘子关战役、武汉保卫战。一九四三年,受命以军令部联络参谋名义,派驻延安,与毛泽东等中共高层有所来往,六个月后回渝,调至参谋总长办公室。一九四九年五月迁台,后去在香港创办《民主评论》半月刊,并于一九五二年担任台中省立农学院(现中兴大学)兼任教授。三年后,获东海大学聘为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一九五七年被国民党开除党籍,理由是“反蒋”、“亲共”。一九六九年六月,因与梁容若之争,被迫退休。旋即移居香港,任新亚书院、新亚研究所教授,另专任《华侨日报》主笔。一九八二年四月一日病逝,享年七十九岁。
目录 · · · · · ·
再版序
序
第一章 生与性——中国人性论史的一个方法上的问题
第二章 周初宗教中人文精神的跃动
一、概述
二、周初文化的系属问题
三、敬的观念之出现
四、原始宗教的转化
五、周初人文精神对人性论的妊育及其极限
第三章 以礼为中心的人文世纪之出现,及宗教之人文化——春秋时代
一、周室厉幽时代宗教权威之坠落及其原因
二、礼与彝的问题
三、春秋时代是以礼为中心的人文世纪
四、宗教的人文化
五、性字之流行及向人性论的进展
第四章 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及其性与天道的问题
一、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二、《论语》中两个性字的问题
三、孔子对传统宗教的态度及性与天道的融合
四、仁是性与天道融合的真实内容
第五章 从命到性——《中庸》的性命思想
一、《中庸》文献的构成及其时代
二、第二十章 的问题
三、《中庸》上篇思想的背景与结构
四、释中庸
五、命与性
六、性与道
七、道与教
八、释慎独
九、释中和
十、程伊川与中和思想的曲折
十一、朱元晦与中和思想的曲折
十二、下篇成篇的时代问题
十三、上下篇的关连
十四、诚与仁
十五、诚的展开
十六、诚与明
第六章 从性到心——孟子以心善言性善
一、性善说是文化长期发展的结果
二、性善之性的内容的限定
三、心善是性善的根据
四、恶的来源问题
五、由心之存养扩充的工夫以尽心知性知天
六、由心善到践形
七、与告子争论之一——性善及性无善恶
八、与告子争论之二——义内义外问题
第七章 阴阳观念的介入——《易传》中的性命思想
一、孔门性命思想发展中之三派
二、《易》与《易传》
三、《乾彖传》及《系辞》中的性命思想
四、《说卦》的性命思想
五、《易传》对《易》的原始性的宗教的转换
六、《易传》性命思想中的问题
第八章 由心善向心知——荀子经验主义的人性论
一、葛子思想的经验地性格
二、天人分途
三、荀子所说的性的内容及性恶论的根据
四、由恶向善的通路——心知
五、知以后的工夫及师法的重要性
六、荀子性恶论中的问题
第七章 阴阳观念的介入——《易传》中的性命思想
一、孔门性命思想发展中之三派
二、《易》与《易传》
三、《乾彖传》及《系辞》中的性命思想
四、《说卦》的性命思想
五、《易传》对《易》的原始性的宗教的转换
六、《易传》性命思想中的问题
第八章 由心善向心知——荀子经验主义的人性论
一、荀子思想的经验的性格
二、天人分途
三、荀子所说的性的内容及性恶论的根据
四、由恶向善的通路——心知
五、知以后的工夫及师法的重要性
六、荀子性恶论中的问题
第九章 先秦儒家思想的综合——大学之道
一、概述
二、从古代学制看《大学》的成篇时代
三、从《大学》的思想内容看它的直接来源
四、原义试探
五、朱元晦的《大学新本》问题
六、王阳明对朱元晦的争论
第十章 文化的另一传承——墨子的兼爱与天志
第十一章 文化新理念的开创——老子的道德思想之成立
一、老子思想的时代背景
二、道的创生过程——宇宙论
三、人向道德的回归——人生论
四、道德的政治论
第十二章 老子思想的发展与落实——庄子的“心”
一、有关《庄子》的若干问题
二、《庄子》重要名词疏释之一——道、天、德
三、《庄子》重要名词疏释之二——情、性、命
四、《庄子》重要名词疏释之三——形、心、精神
五、庄子对精神自由的祈向
六、思想的自由问题
七、死生的自由问题
八、政治的自由问题
第十三章 道家支派及其末流的心性思想
一、道家的正宗与支派
二、杨朱及《列子》中的《杨朱》篇
三、由田骈、慎到的道与法的结合到韩非
四、《吕氏春秋》的本生贵生
五、宋钘、尹文与《管子》中的道家思想
第十四章 结论——精神文化在开创时期的诸特性
附录一 有关老子其人其书的再检讨
一、有关本问题材料批判上的若干基本观点问题
二、重新检讨先秦有关资料
三、重新检讨《史记·老子列传》
四、由现行《老子》以考查其作者及其传承
附录二 阴阳五行及其有关文献的研究
一、从文字学上看阴阳二字之原始意义
二、《诗经》中的阴阳观念
三、春秋时代阴阳观念之演变
四、春秋时代的五行观念
五、我对今文《尚书》在文献上的一般看法
六、《甘誓》的成立时代及其中的五行问题
七、《洪范》的成立时代及其中的五行问题
八、战国时代阴阳观念的演变与《易传》的发展
九、《易传》与道家的关系
十、战国时代五行观念的演变与邹衍
十一、阴阳五行进一步的融合——从《吕氏春秋》到董仲舒
附录三 由《尚书》《甘誓》、《洪范》诸篇的考证,看有关治学的方法和态度问题——敬答屈万里先生
补记
· · · · · · (收起)
喜欢读"中国人性论史"的人也喜欢 · · · · · ·
-
- 中国人的生命精神 8.7
-
- 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 7.9
-
- 宋明儒学的问题与发展 7.6
-
- 朱学论集 9.3
-
- 政道与治道 8.8
-
- 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篇 8.4
-
- 荀学源流 7.4
-
- 两汉思想史(共3册) 9.1
-
- 明儒學案(上下) 9.2
-
- 牟宗三先生全集(全33册) 9.8
中国人性论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 条 )

作为《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补充的公孙龙子讲疏
> 更多书评 5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九州出版社 (2014)9.3分 234人读过
-
上海三联书店 (2002)9.2分 192人读过
-
臺灣商務印書館暂无评分 17人读过
-
九州出版社 (2020)暂无评分 6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我的民国学术Ⅰ (羊的门)
- 哲学书 (moonface)
- 中国上古文化研究专题【始祖、帝系、图腾文化】 (南池子)
- 孔子与《论语》 (阿麻瓜)
- to read (真天真)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中国人性论史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奇洛李维斯 2024-12-27 19:44:15 山东
中庸 中和,理解非常深刻
1 有用 予秋 2018-03-01 14:37:49
南区馆备。先秦篇。”人性论,乃由追求人之本性究系如何而成立的“
2 有用 Ccs.涣 2013-10-08 00:40:40
本科论文时候的参考书,今晚上终于硬着头皮啃完。没有相当的文献基础要空谈“论从史出”确实是不容易的事情啊
0 有用 融雪 2018-12-23 22:00:37
道家部分
0 有用 𝑰𝒅𝒊𝒐𝒕𝒂𝒆𝒗𝒊𝒄𝒕𝒖𝒔 2011-04-28 09:46:13
有些地方還蠻有見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