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的原文摘录

  • 卖猪仔其实并不是卖断了,就是那招工馆代外国人招的工,招去做工,不过订定了几年合同,合同满了,就可以回来。外国人本来招去做工,也未必一定要怎么苛待。后来偶然苛待了一两次,我们中国政府也不过问。那没有中国领事的地方,不要说了;就是设有中国领事的地方,中国人被人苛虐了,那领事就和不见不闻,与他绝不相干的一般。外国人从此知道中国人不护卫自己百姓的,便一天苛似一天起来了。 他招工的时候,恐怕人家不去,把工钱定得极优。他却在工场旁边,设了许多妓馆、赌馆、酒馆、烟馆之类,无非是消耗钱财的所在。做工的进了工场,合同未满,本来不能出工场一步的,惟有这个地方,他准你到。若是一无嗜好的,就不必说了。倘使有了一门嗜好,任从你工钱怎么优,也都被他赚了回去,依然两手空空。他又肯借给你,等你十年八年的合同满了,总要亏空他几年工钱,脱身不得,只得又联几年合同下去。你想这个人这一辈子还能指望有回来的一天么,还不和卖了给他一样么。 (查看原文)
    其实我是花大姐 2回复 16赞 2015-02-23 17:27:35
    —— 引自第328页
  • 端甫道:"其实广东话我句句都懂,只是说不上来。象你便好,不拘那里话都能说。"   我道:"学两句话还不容易么,我是凭着一卷《<原文开始>诗韵 (查看原文)
    水瓶 2回复 7赞 2012-03-31 17:04:34
    —— 引自第100页
  • 大凡一个人心里想到得意之处,虽是未曾成事,他那心中一定打算这件事情一成之后,便当如何布置,如何享用,如何酬恩,如何抱怨,越想越远,就忘了这件事未曾成功,好像已经成了功一般.世上痴人,每每如此 (查看原文)
    小人精 1回复 7赞 2014-05-01 11:17:21
    —— 引自章节:劝堕节翁姑齐屈膝 谐好事媚妁得甜头
  • 所以神道本来是没有的,先王因为那些愚民有时非王法所能及,并且王法只能治其心,所以先王设出一个神道来,教化愚民。我每想到这里就觉得好笑,古人不过闲闲的撒了一个谎,天下后世多少聪明绝顶之人,一齐都叫他瞒住了,你说可笑不可笑呢。 大凡读书,总要体会出古人的意思,方不负了古人作书的一番苦心。 (查看原文)
    其实我是花大姐 4赞 2015-02-20 15:41:10
    —— 引自章节:128第二十五回 引书义破除迷信 较资财衅起家庭
  • 朋友之间,是富贵的负心;骨肉之间,倒是贫穷的无赖 (查看原文)
    干扰 2赞 2012-12-21 01:02:09
    —— 引自第146页
  • 我们打破了这个关子,是知道他是假的;至于那当局者迷一流,他却偏要信是真的。你须知Ji院的关子容易打破,至于世界上的关子就不容易破了。惟其不能破,所以世界上的人还那么熙来攘往。若是都破了,那就没了世界了。 (查看原文)
    小人精 1赞 2014-04-30 15:25:12
    —— 引自章节:旌孝子瞒天撒大谎 洞世故透底论人情
  • 姐姐道:“伯娘,不是这等说。你看兄弟在家的时候,生得就同闺女一般,见个生人也要脸红的。此刻出去历练得有多少日子,就学得这么着了。他这个才是起头的一点点,已经这样了。将来学得好的,就是个精明强干的精明人;要是学坏了,可就是一个尖酸刻薄的刻薄鬼。那精明强干同尖酸刻薄,外面看着不差什么,骨子里面,是截然两路的。方才兄弟对云岫那一番话,固然是快心之谈。然而细细想去,未免就近于刻薄了。一个人嘴里说话时最要紧的。我也曾读过几年书,进来做了未亡人,无可消遣,越发什么书都看看,心里比从前也明白多着。我并不是迷信那世俗折口福的话,但是精明的是正路,刻薄的是邪路,一个人何苦正路不走,走了邪路呢。伯娘,你教兄弟以后总要拿着这个主意,情愿他中厚些,万万不可叫他流到刻薄一路去,叫万人切齿,到处结下冤家。这个于处世上面,很有关系的呢!” (查看原文)
    其实我是花大姐 1回复 1赞 2015-03-18 15:55:05
    —— 引自章节:。。。
  • 闻得两淮盐额有一千六百九万多引,叫做纲盐。每引大约三百七十斤,每斤场价不过七八文,课银不过三厘多,运到汉口,便每斤要卖五六十文不等。愈远愈贵,并且愈远愈杂。这里场盐是雪白的,运到汉口,便变了半黄半黑的了。有部帖的盐商,叫做根窝。有根窝的,每盐一引,他要抽银一两,运脚公用。每年定额是七十万,近来加了差不多一倍。其实运脚所用,不及四分之一,汉口的岸费,每引又要派到一两多 总商去见运司,这是他们商家的公事了,见运司那个手本,不过几十文就买来了,他开起帐来,却是一千两 甚至用的底下人、雅头、老妈子,也有余润可沾。船户埠行,有许多代运盐斤,情愿不领脚价,还怕谋不到手的,所以广行贿赂,连用人也都贿遍了,以求承揽载运。 凡运盐到了汉口,靠在码头上,逐船编了号头,挨号轮销。他只有弄了手脚,把号头编得后些,赶未及轮到他船时,先把盐偷着卖了;等到轮着他时,却就地买些私盐来充数。这个办法,叫做‘过笼蒸糕’。万一买不着私盐,他便连船也不要了,等夜静时,凿穿了船底,由他沉下去,便报了个沉没。这个办法叫做‘放生’。后来两江总督陶文毅公知道这种弊端,便创了一个票盐的办法:无论那一省的人,都可以领票,也不论数目多少,只要领了票,一样的到场灶上计引授盐,却仍然要按着引地行销。 (查看原文)
    千船 1赞 2015-10-09 14:19:58
    —— 引自第236页
  • ……继之道:“这个自然。我这话并不是叫人不要做善事,不过做善事要从根本上做起罢了。现在那一班大善士,我虽然不敢说没有从根中做起的,然而沽名钓誉的,只怕也不少。”我道:“‘三代以下惟恐不好名不好名’,能够从行善上沽个名誉也罢了。”…… 注脚云:三代指夏商周,意为三代以上,太古的时候,民风淳朴,人们凭着直道作事,没有虚伪,是很自然的;三代以下的人们所以不肯做坏事,却是为了爱惜名誉的缘故,这就有了机心了。但是,宁愿他们因为有爱惜名誉的机心而不做坏事,总比不顾名誉而去做坏事的好。见《宋史·陈埙传》 (查看原文)
    李修竹 2014-01-11 23:59:50
    —— 引自第124页
  • 这“苦力”两个字,本来是一句外国话Coolie,是扛抬搬运等小工之通称。广东人依着外国音,这么叫叫,日子久了,变成了一个名词,也忘了他是一句外国话了 (查看原文)
    其实我是花大姐 2015-02-23 16:51:47
    —— 引自第313页
  • 大凡一个人,心里有了疑念,眼里看见的东西,也会跟着他的疑念变幻的。 (查看原文)
    其实我是花大姐 2015-03-16 18:10:11
    —— 引自第459页
  • 顺手取过一叠新闻纸来,这是上海寄来的。上海此时只有两种新闻纸,一种是《申报》,一种是《字林沪报》。在南京要看,是要隔几天才寄得到的。此时正是法兰西在安南开仗的时候。我取过来,先理顺了日子,再看了几段军报,总没有甚么确实消息。只因报上各条新闻,总脱不了“传闻”、“或谓”、“据说”、“确否容再探录”等字样,就是看了他,也犹如听了一句谣言一般。......再看那署的款,却都是连篇累牍,犹如徽号一般的别号,而且还要连表字、姓名一齐写上去,竟有二十多都个字一个名字的。 (查看原文)
    千船 2015-10-05 09:12:23
    —— 引自第37页
  • 但只怕买了关节,中了举人,还敌不过继之的进士。除非再买关节,也去中个进士,才能敌个平手。 (查看原文)
    千船 2015-10-06 17:04:32
    —— 引自第93页
  • 母亲道:“你有本事看人家的卷,何不自己去中一个?你此刻起了服,也该回去赶小考,好歹挣个秀才。”我道:“挣了秀才,还望举人;挣了举人,又望进士;挣了进士,又望翰林。不点翰林还好,万一点了,两吊银子的家私,不上几年,都要光了,再没有差使,还不是仍然要处馆。……” (查看原文)
    千船 2015-10-09 13:18:18
    —— 引自第217页
  • 所过各处码头,本(轮船)公司的趸船望见船来了,都连忙拉了旗子迎接,谁知那船理也不理,一直过去了,趸船上只得又把旗子扯下。 (查看原文)
    千船 2015-10-10 20:22:33
    —— 引自第273页
  • 督办的绿呢大轿及总理的蓝呢官轿 (查看原文)
    千船 2015-10-10 20:22:33
    —— 引自第273页
  • 外国药房的规矩,蓝瓶是盛毒药的,有几种还是轻易不肯卖,必要外国医生开到药方上才肯卖的 新鲜荔枝带到法兰西,要卖五个法郎一个 (查看原文)
    千船 2015-10-10 22:36:10
    —— 引自第292页
  • 到了七八岁时,便到外国学堂里去读书,另外取了个外国的名字,叫做Cove。后来回到中国,又把他译成中国北边口音(辽东),叫做劳佛,就把这劳佛两个字做了号。 (查看原文)
    千船 2015-10-10 22:36:10
    —— 引自第292页
  • 在外国时,所有往来的中国人都是广东人,所以他倒说了一口广东话 (查看原文)
    千船 2015-10-10 22:36:10
    —— 引自第292页
  • 粤人呼小银元为毫子 (查看原文)
    千船 2015-10-10 23:37:46
    —— 引自第302页
<前页 1 2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