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国,中印合起来占了其中一半。人类总共创造出了四个大文化体系,而中印各居其一,中印合起来,可以说也占了人类文化宝库的一半。中印两大文化体系都各自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圈,对人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这两大文化体系在世界上有其独特的地位和崇高的价值。它们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夺目的光辉,起源之早,延续时间之长,覆盖面之广,生命力之强,门类之多,影响之大,可谓世上罕见。两大文化圈之间,又相互学习和影响,又促进了彼此文化的发展。正是,文化交流能推动人类社会前进。
几十年来,季先生的学术研究领域广泛,加之勤钻研,他在语言学、佛学、历史学、文学、文化学、比较文学等方面都卓有建树,但他用心最多、成就最大的则是对印度学的研究。在印度学研究方面,他对印度的语言、历史、文学、文化及中印文化关系史等方面有独到见解,成就斐然。因此,印度著名的瓦拉那西大学授予他最高荣誉“褒扬奖”、印度文学院授予他“名誉院士”。
中外文化交流也是季羡林先生一贯重视的,与上述几个研究领域有关,内容相当广,研究的时间也相当长,但重点还是在中印文化交流方面。当然,他的研究“还旁及中国与波斯和其他一些国家的文化交流”。季先生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演说和不同的著作中,对中印文化交流都有精辟论述,这类文章都分散在不同的书中,他的著作如“山”,读者想一一查找有关内容,费力耗时,也许不便。为适应目前形势发展的需要和方便读者,今天,我把他的一些有关文章收集整理,精选25篇,汇集成册,经季先生同意,命名为《季羡林论中印文化交流》,一并发表。我想,这相文集不仅有利于中印友谊的不断发展,而且对中印文化交流会起到积极作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0 有用 水月神 2009-04-10 21:33:43
朱琪同学送的礼物,用了值班时间看完了。可惜不懂梵文等文字。
0 有用 sigure 2010-05-11 09:27:51
为啥纸传播到印度的途径少于丝传播到印度的途径捏? 道德经到底有没有翻译成梵文捏? 如果翻译袅, 有没有传入印度捏? 为啥玄奘法师拼命要保持佛教的纯粹性, 而道士们甘愿自己的宗教被吞并捏? 老子化胡, 佛本是道, 吼吼~有点意思...
0 有用 Sunny 2023-01-12 14:10:10 广东
中印相邻,两千多来年在哲学、宗教、艺术、自然科学和技术等领域不断交流,交流意味着有来有往,促进了发展。 《佛教的倒流》一文,阐述了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与道教的交锋,在本土发展出禅宗这一佛教宗派,并于八世纪传回印度。并在关于《老子·河上公注》争论的部分专门提及“道家与道教应该严格区别开来。后汉兴起的道教,只不过是打着老庄的旗帜,而教义则是偷梁换柱,掺进了许多后汉出现的东西。两者主要的区别是,道教十分... 中印相邻,两千多来年在哲学、宗教、艺术、自然科学和技术等领域不断交流,交流意味着有来有往,促进了发展。 《佛教的倒流》一文,阐述了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与道教的交锋,在本土发展出禅宗这一佛教宗派,并于八世纪传回印度。并在关于《老子·河上公注》争论的部分专门提及“道家与道教应该严格区别开来。后汉兴起的道教,只不过是打着老庄的旗帜,而教义则是偷梁换柱,掺进了许多后汉出现的东西。两者主要的区别是,道教十分强调养生成神,长生不死。”这与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中关于道家道教的观点类似。 《从宏观上看中国文化》,才能更清晰的看到问题的全貌。 季羡林先生对于中印文化交流的研究和论述,令人敬佩。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