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Michael Hardt
/
Antonio Negri
/
迈克尔·哈特
出版社: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出版年: 2001-9-15
页数: 478
定价: USD 29.00
装帧: Paperback
ISBN: 9780674006713
出版社: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出版年: 2001-9-15
页数: 478
定价: USD 29.00
装帧: Paperback
ISBN: 9780674006713
Empire的创作者
· · · · · ·
-
迈克尔·哈特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安东尼奥·奈格里(Antonio Negri),著名的意大利籍政治理论与政治哲学家,著有《颠覆的政治:21世纪的宣言》、《愤怒的异类:斯宾诺莎的形而上学和政治学》等。
麦克尔·哈特(Michael Hardt)是美国年轻一代的学者,毕业于美国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英文系,目前任教于杜克大学文学系,是公认的德勒兹(Deleuze)专家。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盖伊·德波尔对景观社会的分析在这种社会形成30年后就愈发显得中肯和紧迫。③在帝国社会中。景观社会是一处虚拟的场所。或更准确地说。是政治的虚无地带。景观社会同时具有统一性和弥散性两种性质。以至于无法区分出孰为其内部。孰为其外界。也就无法在在私人和公众间划定分界。在这样一处虚拟场所中。关于公众的自由主义观念(公众就是人们在他人注视下行动的外部空间)也被推广以至包容全部。或者说被抽去了实际内容。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84页 -
尽管各门各派的许多后现代主义者在拒绝现代主权逻辑方面毫不含糊,可他们大都对这种逻辑同时蕴含的解放潜能感到迷惑不解。或许这正是因为他们不能认识今天已取而代之的权力形式。当后现代主义者把自己的理论展现为政治解放工程的一部分时,他们只是在将刀剑挥向旧敌人的影子……危险在于关注旧的权力形式,它的头一直都朝向后方,这样它很容易跌入新权力张开的臂膀。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七章 转变的迹象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Empire"的人也喜欢 · · · · · ·
Empire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4 条 )


《帝国》(奈格里 哈特)中的概念翻译错误及修正(部分)
开头吐槽:江苏人民出版社的《帝国》翻译简直不堪卒读,译者似乎连当代哲学家名字及其基本概念都没看过,就从谷歌翻译里搞几个对应的中文来瞎凑合。以下只是本人对有印象的小部分关键概念进行翻译修正,当然还有大部分的错误没有列出...... p.23 生态政治→生命政治(biopoliti...
(展开)


张一兵:非物质劳动与创造性剩余价值——奈格里和哈特的《帝国》解读
原文出处:《国外理论动态》 2017 年 07 期 内容提要: 奈格里和哈特认为,整个西方社会正在进入后现代化或信息化的进程之中,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非物质劳动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是资本帝国建构的经济基础。在网络化的后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环境中,这种非物质劳动必...
(展开)

【转】方旭:“例外”之幕下的新帝国 ——《帝国:全球化的政治秩序》新读
方旭(重庆大学经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在站博士后,主要从事国外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 引言 在哈特、奈格里所著《帝国:全球化的政治秩序》一书的开篇,论证了新帝国秩序的生成逻辑,其...
(展开)

【转】张一兵:后现代文化与资本帝国的全球统治——奈格里、哈特《帝国》解读
本文原刊《文学评论》2018年第5期第13-20页 内容提要 奈格里和哈特认为,后现代实际上是资本的帝国统治的客观状态,作为激进话语的后现代、后殖民文化思潮恰恰映射了现实中资本帝国统治方式的深刻变化,反基础论和流动的多样性认知模式正是资本帝国全球化布展的存在特征。所以...
(展开)

“帝国”与“帝国主义”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依靠“帝国”这一概念,我们能理解某种与帝国主义完全不同的东西。民族——国家的现代体系所限定的国境对欧洲殖民主义和经济扩张来说是根本的。国家的边界确定了权力的中心,从那里,统治通过一系列渠道和界限,施加于外国的疆域。这些渠道和界限交替地方便和阻碍着产品的流动... (展开)
【转】张一兵:全球规训与走向资本帝国的全球布展——奈格里、哈特《帝国》解读
【摘要】奈格里和哈特是今天当红的西方左翼批判理论家。在他们成名的论著《帝国》中,他们指认了一种新的资本主义形态更替观。在奈格里和哈特看来,十月革命之后,为了应对世界经济危机,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在经济上经历了一个从自由资本主义到泰勒制-福特制-凯恩斯主义新形态的转...
(展开)

奈格里&哈特:《帝国》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序言 民族-国家的主权是帝国主义的基石;通往帝国之路则出现在现代帝国主义衰落之时。与帝国主义相比,帝国不建立权力的中心,不依赖固定的疆界和界限,是一个无中心、无疆界的统治机器,在其开放的、扩展的边界中不断加强对全球领域的统合。【2-3】(The passage to Empire em... (展开)> 更多书评 14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0 )
-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7.7分 167人读过
-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8)7.8分 409人读过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0)暂无评分 11人读过
-
商周出版 (2002)暂无评分 12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帝国研究 (莫水田)
- PhD Reading (玥明)
- critics of late capitalism (Labruyère)
- 李锡锟推荐书目 (se7en)
- 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征引书目(上) (金声)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8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Empire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Ἴκαρος 2022-05-12 21:32:54
写的很好,把postmodernity以及postcolonialism的脉络讲的很清楚。第二章是最精彩的,也是和上述理论最相关的部分;但是要到第四章才能get到为什么齐泽克说这本书是二十一世纪的共产党宣言。在西马理论部分的贡献是扩展了labor的register,然后把它和multitude做在了一起,毫无疑问这非常自由主义,也非常之乐观。我唯一的critique在于讲modern/postmo... 写的很好,把postmodernity以及postcolonialism的脉络讲的很清楚。第二章是最精彩的,也是和上述理论最相关的部分;但是要到第四章才能get到为什么齐泽克说这本书是二十一世纪的共产党宣言。在西马理论部分的贡献是扩展了labor的register,然后把它和multitude做在了一起,毫无疑问这非常自由主义,也非常之乐观。我唯一的critique在于讲modern/postmodern racism的部分,真的是非常的和现实脱节。推论逻辑上没什么问题,但我想任何一个西方世界的非白种人都会觉得这个论述毫无价值的,也是很傲慢的。 (展开)
2 有用 珍 2020-10-25 15:44:44
本科那会儿,确实有段时间沉迷于后殖民批判,现在回头看看很没意思。有色眼镜+太过“正确”的话。记得作者对西班牙神学家法学家Vitoria的解读很是矫正过往,但人家真没那么过分,比后世的Grotius好太多了。倒是有一位作者是印度裔,考虑很多印度裔学者写的东西都有这样的色彩,也就不太奇怪了(马凯硕就是智障级别了)。反正好的后殖民研究不是没有,但绝对轮不到这本。
0 有用 真猪奶茶 2015-07-27 20:34:04
为什么我觉得就是以正确的废话为主,间或夹杂着不正确的(尤其当你把中国带入其分析的时候)?渐渐看到有很多人都这么觉得,似乎可以确信不是我图森破了
0 有用 S 2020-03-17 02:32:23
A lot of cliche, like lame anthropological work.
0 有用 想本雅明迟了迟 2022-04-01 11:47:38
在以帝國為主角的宇宙,科技的臉慢慢浮現,成為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