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当代摄影大师
出版年: 2006-7
页数: 351
定价: 41.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细节阅读丛书
ISBN: 9787108024404
内容简介 · · · · · ·
这是一本通俗而有品位的摄影艺术著作,从独特的角度切入摄影史和摄影家生平,以夹叙夹议、小故事、跳跃性的方式记述和论述了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20位摄影家及其作品。作者的书写既简洁又丰富。
由于20世纪上半叶电影还不发达,电视刚刚起步,摄影就成为时代和社会最重要的影像记录手段,而优秀的、具有人文关怀的摄影家,就成为“人性的见证者”。他们的作品广泛地表现了社会生活现实,各色各样的人物、城市和农村、战争与和平、时间与细节……同时,这些作品都打上了强烈的个性化的印记,表达出摄影家的观念、情感以及他们观察和触摸外部世界的方式。
作者阮义忠参考数十本国外摄影名家专集,以亲切活泼的笔调介绍桑德、布列松、卡帕、阿勃丝、寇德卡……等二十位杰出摄影家的生平经历与影像风格,生动的妙喻和精辟的引文穿插其间,倍增可读性。图版之编选,采画册欣赏页形式,印刷方面力求忠于原作在色调层次...
这是一本通俗而有品位的摄影艺术著作,从独特的角度切入摄影史和摄影家生平,以夹叙夹议、小故事、跳跃性的方式记述和论述了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20位摄影家及其作品。作者的书写既简洁又丰富。
由于20世纪上半叶电影还不发达,电视刚刚起步,摄影就成为时代和社会最重要的影像记录手段,而优秀的、具有人文关怀的摄影家,就成为“人性的见证者”。他们的作品广泛地表现了社会生活现实,各色各样的人物、城市和农村、战争与和平、时间与细节……同时,这些作品都打上了强烈的个性化的印记,表达出摄影家的观念、情感以及他们观察和触摸外部世界的方式。
作者阮义忠参考数十本国外摄影名家专集,以亲切活泼的笔调介绍桑德、布列松、卡帕、阿勃丝、寇德卡……等二十位杰出摄影家的生平经历与影像风格,生动的妙喻和精辟的引文穿插其间,倍增可读性。图版之编选,采画册欣赏页形式,印刷方面力求忠于原作在色调层次与质感的要求,以利读者欣赏。
作者简介 · · · · · ·
阮义忠,1950年生于台湾,早年喜爱美术,20岁时在《幼狮文艺》杂志做编辑,后来转至《汉声》杂志英文版工作,并开始拍照。1975年到《家庭月刊》任摄影编辑,撰写本土摄影指导文章。1981年开始从事电影制作,发表《映象之旅》、《户外札记》、《灵巧的手》等纪录片二百多部。他撰述的《二十位人性的见证者——当代摄影大师》、《当代摄影新锐》、《摄影美学七问》等在摄影界引起很大反响;他的5部摄影集《北埔》、《八尺门》、《人与土地》、《台北谣言》、《四季》使他成为世界知名摄影家。他还创办了“阮义忠摄影工作室”和《摄影家》杂志。曾任教于“国立艺术学院”,现投身于慈善事业。
目录 · · · · · ·
奥克斯特·桑德
保罗·斯特兰德
亚历山大·罗琴柯
雅克-亨利·拉蒂格
安德列·柯特兹
罗曼·维希尼克
布拉塞人(久拉·阿拉兹)
维吉(阿瑟·菲利格)
安塞尔·亚当斯
罗努埃尔·阿尔瓦雷斯·布拉沃
比尔·布兰特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罗伯特·卡帕(安德列·弗里德曼)
龙金·史密斯
克里斯特·斯特伦霍尔姆
黛安娜·阿勃斯
罗伯特·弗兰克
威廉·克莱因
约瑟夫·库德卡
托尼·雷-琼斯
摄影箴言
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们最常见到的照片是:在街上无目的地闲逛,随时都想抓住陌生行人在时空下发生的一刹那趣味。不管对象的身份、表情是什么,这只不过是‘生活的一种姿势’而已,而非‘生活的内容’。人性是要靠沟通、了解、体谅或申诉才会出现的。邂逅并不等于沟通,只是把照相机镜头对着别人并不等于关怀。摄影对对象的反应作用要比自己的情绪投射到对象中去重要多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第86页 -
要使自己的同胞能在脸庞上焕发出民族的血缘,而不去故意使别人看起来有特别的意识形态。 我从不让一个人看起来不好,他们自己表现出自己。照片就是你的镜子,就是你。--奥古斯特•桑德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二十位人性见证者"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二十位人性见证者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二十位人性见证者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7 条 )
> 更多书评 37篇
-
这本影集,是阿勃斯死后,由她的女儿及生前的朋友所编辑,由著名的摄影出版公司 Aperture出版的(1972)。里头所收集的八十张黑白照片,是摄影史上最怪异的影像,尽管这些照片被视为是“伟大的作品”,但还是很难被一般大众所接受。阿勃斯用相机表达出人类心灵最脆弱的部分,好像在告诉世人,邪恶就在每个人的内心底层。每个人都带有不正常的遗传因子,你最熟悉的事里有你最意料不到的事件在内酝酿着。她的整个摄影意图就在表现...
2021-01-13 18:57:50 1人喜欢
这本影集,是阿勃斯死后,由她的女儿及生前的朋友所编辑,由著名的摄影出版公司 Aperture出版的(1972)。里头所收集的八十张黑白照片,是摄影史上最怪异的影像,尽管这些照片被视为是“伟大的作品”,但还是很难被一般大众所接受。阿勃斯用相机表达出人类心灵最脆弱的部分,好像在告诉世人,邪恶就在每个人的内心底层。每个人都带有不正常的遗传因子,你最熟悉的事里有你最意料不到的事件在内酝酿着。她的整个摄影意图就在表现:“熟悉事物的不可思议面,不可思议事物的熟悉面。”善良中有罪恶,罪恶中有善良。这种表现手法,是世俗道德规范下的一大禁忌。而阿勃斯一生都在追求通往禁忌之门。摄影对阿勃斯来说是一种意图,而非记录 对我而言,照片的主题永远要比照片的本身来得重要,而且复杂。我对照片是有感觉的,可是我并没有觉得什么了不得。我在乎的是这张照片是关于什么的。 阿勃斯的摄影行为几乎是一种哲学性的思考,而非视觉表达。她会永留青史的原因也正是:让人透过她所拍摄的对象去思考命运与悲剧,思考自己与别人,思考正常与不正常的界线。 这未读懂,以后再来看一遍 引自 黛安娜·阿勃斯 回应 2021-01-13 18:57:50 -
张一一 (吃喝要紧 无关痛痒)
在艺术当中,摄影是入侵者,是一个扰乱其他艺术和谐性的不统一记号。 摄影带给我们什么呢?是一口新鲜空气,一股强烈的现实味道。它给予事物的几乎是一种实体的表现,是确定和真理的无法定义的符号。摄影完全更新了人和宇宙的关系。 在摄影发明之前,没有一样东西不是经过无穷尽的艺术来传达给我们。所有的东西都经过变化;在一些有创造力的艺术家手里,现实不是变得更好就是更坏 ,或者被二流艺术家用无用而琐碎的美丽外观包...2012-11-07 13:12:14 1人喜欢
在艺术当中,摄影是入侵者,是一个扰乱其他艺术和谐性的不统一记号。 摄影带给我们什么呢?是一口新鲜空气,一股强烈的现实味道。它给予事物的几乎是一种实体的表现,是确定和真理的无法定义的符号。摄影完全更新了人和宇宙的关系。 在摄影发明之前,没有一样东西不是经过无穷尽的艺术来传达给我们。所有的东西都经过变化;在一些有创造力的艺术家手里,现实不是变得更好就是更坏 ,或者被二流艺术家用无用而琐碎的美丽外观包装起来。我们永远无法看到风景、一张脸、一个城镇、一个街景是没有经过中间媒介、带有情绪化的传递。我们是如此习惯于看着真理被别人的气质上添上色彩。而这个世界不期然的被相机捕捉着泄露给我们。
回应 2012-11-07 13:12:14
-
你的摄影就是你生活的记录,是给真正能“看”的人的。你也可能受他人“看”的方式影响, 也可能利用他们的方法来发现你自的“看法”,但你终得摆脱他们的影响力, 这便是尼采所说的:“我刚读了叔本华的著作。在,我得法甩脱他 他晓得别人的做法会伺隙而乘,尤其那些经历非凡者特别容易 阻于你和你自己的观感之间。
2021-01-13 20:24:07
-
布兰特提到雷一琼斯的“明确风格”,光就形式来看,就是他所表现的全是些无比复杂的人、事、物。他的照片绝大多数是一大群乱成一团的人物, 初看之下有点让人无法抓住重点。如果画面拍的是单纯的一个人,也往往被不单纯的背景弄得十分乱。这种手法就是雷一琼斯再三强调的“刺痛人之余,令人思考” 用一般的构图观念来看雷一琼斯的照片,是很难令人亲近的。他对构图有自己的一套见解: 我总是希望自己不需要去构图,因为当你觉得...
2021-01-13 20:01:11
布兰特提到雷一琼斯的“明确风格”,光就形式来看,就是他所表现的全是些无比复杂的人、事、物。他的照片绝大多数是一大群乱成一团的人物, 初看之下有点让人无法抓住重点。如果画面拍的是单纯的一个人,也往往被不单纯的背景弄得十分乱。这种手法就是雷一琼斯再三强调的“刺痛人之余,令人思考” 用一般的构图观念来看雷一琼斯的照片,是很难令人亲近的。他对构图有自己的一套见解: 我总是希望自己不需要去构图,因为当你觉得需要去框取什么位置、比例时,拍到的照片总是会破裂不堪而没办法撑起来。我对美丽的照片并没有特别的兴趣。 雷一琼斯的作品当然不只是光用这种反构图效果来呈现自己的观点,他 只不过是借这种形式来表达他要掌握的辛辣讽刺感。他说:“我关心的是把影像逼至神志即将不清的边缘。” 已经过世的摄影大师保罗斯特兰德对雷一琼斯的这种风格曾做了如此评语: 他的东西十分特殊,它们有一种罕见的协调性,这是当一个艺术家很清楚地获得了掌握介物的能力时,才有办法达到的。 引自 托尼·雷-琼斯 所以,在我不是艺术家,并且并不是清楚地获得了掌握媒介物的能力时,还是好好学构图吧,尽量基础系统吧(ಡωಡ)hiahiahia
回应 2021-01-13 20:01:11 -
雷一琼斯在大学里是个电影狂,他曾将卓别林的影像的每个镜头构成都做了分析;对默剧的研究对象也包括当代巨匠巴斯特・基顿;最喜欢的电影是尚・维哥的《大西洋。这部描写一位驳船船长的爱情生活的影片,是雷琼斯在静照中的模仿对象。他几乎是从电影画面构成中钻研出自己的拍摄路子来的,作品有十分浓厚的超现实主义痕迹。他曾说 我要我的照片像布纽尔电影里的影像一样刺痛人;当这影像在骚扰你时,同时也让你思考。我要我的...
2021-01-13 19:54:05
雷一琼斯在大学里是个电影狂,他曾将卓别林的影像的每个镜头构成都做了分析;对默剧的研究对象也包括当代巨匠巴斯特・基顿;最喜欢的电影是尚・维哥的《大西洋。这部描写一位驳船船长的爱情生活的影片,是雷琼斯在静照中的模仿对象。他几乎是从电影画面构成中钻研出自己的拍摄路子来的,作品有十分浓厚的超现实主义痕迹。他曾说 我要我的照片像布纽尔电影里的影像一样刺痛人;当这影像在骚扰你时,同时也让你思考。我要我的照片在辛辣尖锐之余还有幽默 最早影响雷一琼斯的摄影家是英国籍的比尔・布兰特(1904-1983)。布兰特的作品也有很强的超现实倾向。雷一琼斯曾拿了一叠照片跑去找这位他所仰慕的摄影前辈求救,布兰特在1980年的一篇文章中曾提到这次会面: 十年前雷一琼斯给我看过一些照片,那是他事业刚开始起步的时候。那时他已有自己十分明确的风格,并没有受到任何摄影家的影响,这在他的年纪是十分了不起的事。很可惜我没看到他后期的作品,他这么早年过世,实在是摄影界可惜的损失。 引自 托尼·雷-琼斯 原来,为了自己的热爱所有人都在做些几倍的付出。
原来,年纪尚轻已有自己的风格,并没有受到任何摄影家的影响是多么了不起。
回应 2021-01-13 19:54:05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2)8.6分 1031人读过
-
九州出版社/磨铁·文治图书 (2016)8.8分 411人读过
-
中国摄影出版社 (1988)8.3分 532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陆智昌设计的几本书 (casawood)
- “色影无忌”与“蜂鸟”摄友推荐摄影书籍 (三国轻轻鱼笑)
- 已购 - 三联 (苇间疯)
- 设计艺术学习 (AllenX_左旋)
- 汉声文化 (維舟)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二十位人性见证者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未央 2011-01-05 13:56:51
省图
0 有用 Cristina 2008-02-08 21:53:52
摄影的最大魅力在于瞬间定格的震撼表达
0 有用 大甜甜~~ 2011-04-26 23:39:49
摄影是这个时代最残忍也最温柔的一种方式。
0 有用 Peter Cat 2012-03-17 14:41:16
介绍简练,评点短小而精确
0 有用 makoto 2012-09-06 12:10:16
看完了这本就想去学暗房了。。。感觉好像明白了一些。20位中只有一位女性。。。是不是也体现了20世纪女性的状况。。。
0 有用 reminder 2022-03-31 15:46:39
家庭背景、教育经历、摄影地位,少量摄影特点、技法等
0 有用 口瓣 2022-03-28 23:55:46
这本书让我重拾了拍照的动力,觉得我真的很喜欢。这本书里面介绍了每个摄影师的八卦,家庭环境,经历。我发现大部分摄影大师都好长寿,有美术基础,并且一生的经历都是十分复杂的
0 有用 温柔地杀我 2022-03-17 12:10:28
论二十位摄影大师的摄影故事。
0 有用 xxxxxxxx 2022-03-14 15:02:57
读完摄影小史再读这本真的落泪了,是论摄影的对照读物了
0 有用 无可奈何之时 2022-03-01 17:11:49
看图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