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译序 激情的碰撞,理性的疏离
鸣谢
导论 激情的疏离
第一章 先驱者与开端
第二章 迷恋的结构:意识形态、再现与无意识
第三章 女性观众,情节剧和“女性电影”
第四章 文本协商:观众位置和受众解读
第五章 幻想,恐怖与身体
第六章 重读差异一:想像女同性恋欲望
第七章 重读差异二:种族,再现与女性主义理论
第八章 后现代怀疑主义
参考文献
人名与概念术语英汉对照表
译后记
休·索海姆,英国当代媒体与性别研究领域的杰出学者,目前担任苏塞克斯大学媒体与文化研究教授、媒体传播与文化研究协会副主席等职务。她在媒体与性别研究领域有深厚的积累,著有《女性主义电影理论读本》、《女性主义与文化研究》、《媒体研究读本》等。
译者简介
艾晓明,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中山大学女性别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著作有《青年巴金及其文学视界》、《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等。
宋素凤,中山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研室副教授,美国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访问学者。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研究所文学硕士、山东大学文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博士后。著有《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等。
冯芃芃,中山大学外语教学中心讲师,中山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中山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美国密歇根大学妇女与性别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展开全部)
冯芃芃,中山大学外语教学中心讲师,中山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中山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美国密歇根大学妇女与性别研究中心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女性主义与电影、身体政治、性别与科技等。
> 全部原文摘录
本书材料特别扎实,翻译流畅准确,不仅为读者梳理了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的来龙去脉,也是学习现代电影理论与其他理论的好教材,而且还指出了一个应用这些理论的可能的途径,很有启发作用。
对我来说,很难理解。
线性梳理了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的历史,尤其难得的是,这本书在相当程度上摒弃了悲情与愤怒,并冷静地勾勒出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当下的落寞处境。敢问路在何方?作者指出,精神分析与具体历史语境相结合。
我终于看完了,但是没有看懂啊,还要回头再接再厉TAT
女性主义电影理论不同于其他理论的一点在于更强的政治导向性和实践性,所以作者着重强调了女性主义作者、女性观众与女性主义理论间的紧张关系。随着实践的深入,女性主义概念的外延必将扩大,以致形成一个宏大理论的妄想变得不再可能,后现代解构与政治社群明确身份需求间矛盾的解决是当今的重要课题。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 更多书评 3篇
> 102人在读
> 368人读过
> 1657人想读
订阅关于激情的疏离的评论: feed: rss 2.0
8 有用 安托万 2013-05-27 23:52:23
本书材料特别扎实,翻译流畅准确,不仅为读者梳理了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的来龙去脉,也是学习现代电影理论与其他理论的好教材,而且还指出了一个应用这些理论的可能的途径,很有启发作用。
0 有用 mOco 2009-11-26 09:58:48
对我来说,很难理解。
3 有用 Y2K-nostalgia 2012-04-16 16:25:55
线性梳理了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的历史,尤其难得的是,这本书在相当程度上摒弃了悲情与愤怒,并冷静地勾勒出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当下的落寞处境。敢问路在何方?作者指出,精神分析与具体历史语境相结合。
3 有用 。 2012-01-29 19:13:36
我终于看完了,但是没有看懂啊,还要回头再接再厉TAT
1 有用 拾森 2017-07-05 20:20:58
女性主义电影理论不同于其他理论的一点在于更强的政治导向性和实践性,所以作者着重强调了女性主义作者、女性观众与女性主义理论间的紧张关系。随着实践的深入,女性主义概念的外延必将扩大,以致形成一个宏大理论的妄想变得不再可能,后现代解构与政治社群明确身份需求间矛盾的解决是当今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