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所罗门之歌》是托妮·莫里森1977年的作品。小说以“黑人会飞”这则古老的民间传说为故事主线和象征核心,通过北方城市一个富裕黑人家庭的小儿子奶娃南行故土寻找金子,从而意外找到家族之根,文化之源的人生经历,展现出一幅绚烂壮阔的黑人生存画卷,揭示出新老两代、男女两性、贫富两极间的种种冲突,提出了在物质生活日益发展的今天,如何才能解决精神生活贫乏、文化无根的这一严峻社会问题。小说融合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以极具想象力又颇具口语化风格的语言,运用民间色彩浓厚的神话故事,阐释了一个深刻的人类命题。
所罗门之歌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美国著名女作家。1931年生于俄亥俄州,曾在兰登书屋担任高级编辑,后赴普林斯顿大学等校任教。代表作有《最蓝的眼睛》《所罗门之歌》《宠儿》《爵士乐》《爱》《恩惠》等,曾获普利策小说奖、美国书评家协会奖、美国国家图书奖等多项大奖。199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喜欢读"所罗门之歌"的人也喜欢 · · · · · ·
所罗门之歌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9 条 )

《所罗门之歌》——关于黑人飞翔与回归的赞歌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试着想想那些你能叫出名字的外国经典女性作家,也许只有勃朗特三姐妹能进入脑海,那么,再试着想想你知道的黑人作家,似乎一片空白。的确,西方文学始终是男性白人的天下,然而托妮.莫里森,这位出身平民的黑人女性,却登上了西方文学的巅峰,成为黑人文学的一座丰碑。 托妮.莫... (展开)
Some Thoughts about this book~
1) Story summary: The story started with a mystery that an insurance agent, Robert Smith, tried to fly from the roof of Mercy hospital to the opposite shore of Lake Superior, which aligned with a folktale about how African slaves were able to escape by fly...
(展开)

简评《所罗门之歌》:关于精神和物质追求的讨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因为要写essay,所以对这本书的主要内容进行了一个头脑风暴。 不断连接剧情的关键点,让我从精神和物质追求这样一个层面开始解读托尼莫里森的这个故事。这里做一些简单的评价,也算是记录我的想法和推理过程。没有查书引用,就是写了个大意,有些地方可能写的不对,欢迎指正o(... (展开)
名字是我们的身份,我们的灵魂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上个月末,我读的第二本黑人女作家的作品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Toni Morrison的《所罗门之歌》(Song of Solomon)。Toni Morrison在前言里提到用这本书来纪念她父亲,因此Morrison是以男性视角写就的这本书。读罢《所罗门之歌》,仍愿掩卷细思,心中仍有很多回响。这就是一本好书... (展开)
重建民族之根与自由精神——《所罗门之歌》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为了让爹爹得以飞升, 孩子们记住他们的姓名。” ——《所罗门之歌》 我对美国文学的认知还停留在大学时候品读海明威、马克·吐温、塞林格和菲茨杰拉德等等这类在20世纪或21世纪初就已经遗憾离世的作家的时期。 对托妮·莫里森几乎算得上是一无所知。而《所罗门之歌》也是... (展开)> 更多书评 39篇
论坛 · · · · · ·
今日阅毕,留印。1rmb买于地摊 | 来自蔚蓝深海 | 1 回应 | 2021-11-06 02:16:10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4 )
-
南海出版公司 (2013)8.2分 1045人读过
-
Vintage (2004)8.9分 116人读过
-
南海出版公司 (2009)7.7分 753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7.5分 276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我的电子书2 (菲娅)
- 我的电子书1,待待待待待续 (|SLW~)
- 默之藏书 (三皮)
- 给水边老瓦书店写的推荐书单 (张百万)
- Ann的书房 (醉花打人)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所罗门之歌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乌鸦像写字台 2020-07-05 14:57:56
看了评论大多数都是谈论“寻根”,但我始终带着“出走”的视角来看奶人的离开与寻找,因此很平和地接受了奶人的结局。从吉他安抚哈加尔开始故事的节奏突然加快,这种突变使得结局不像是深思熟虑的思考而是顺应了故事传统的保守。
0 有用 银河奶油蛋糕糕 2018-08-16 18:11:48
现在记得的只有一排胸衣扣子。
0 有用 卡卡 2011-09-21 14:01:51
最喜欢莫里森的这部
0 有用 素面加肉丝 2009-01-02 01:32:24
第一次閱讀關於種族的書籍。
0 有用 蹲猫 2012-11-28 17:05:07
不知有电影版没,可能电影会比较精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