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异端系列 (梦之旅)
- 牛津大学出版社 (此间)
- 经典图书 (嘉木立)
- 港台 (真空-无人地带)
- pre- DangDang (那颗晴空)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罪與文學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蝉 2014-05-01 17:45:03
:无
0 有用 子軒 2007-12-12 00:03:16
讀了一半
1 有用 sai2002 2015-01-09 11:16:21
非常精彩,對於自我救贖,救贖他人的思考
1 有用 斜杠的远兔 2020-04-12 00:51:35
这本书由刘再复和林岗合写,因此在行文思路和风格上呈现出明显的不统一。 刘的思路建立在西方基督教传统的忏悔意识上,以本质化的永恒人性论和人道主义作为评判文学的标尺,以此来判断文学的高下。虽然刘的方法是本质化且非历史的,评判标准高度西方化和单向度,但仍对我颇有启发:首先,他的思路和话语没有受国内学术八股的限定,而显现出高度的个人风格,这是一种异于“常规”的清奇思路和介于学术随笔和正襟危坐文章之间的行文... 这本书由刘再复和林岗合写,因此在行文思路和风格上呈现出明显的不统一。 刘的思路建立在西方基督教传统的忏悔意识上,以本质化的永恒人性论和人道主义作为评判文学的标尺,以此来判断文学的高下。虽然刘的方法是本质化且非历史的,评判标准高度西方化和单向度,但仍对我颇有启发:首先,他的思路和话语没有受国内学术八股的限定,而显现出高度的个人风格,这是一种异于“常规”的清奇思路和介于学术随笔和正襟危坐文章之间的行文方式,它反而提出了一些更有启发性的观点,同时给我真切的新鲜感;此外,他的一些关键词关键词(诸如罪感、超验、灵魂等)为我提供了重新看待文学的角度。 林则严谨详实得多。他从文学的内部逻辑出发,结合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及历史,尤其对革命文学的缺欠进行有力的批评,当下很多自由主义文学学者很难与之相提并论。 (展开)
0 有用 ty1981 2019-05-19 23:52:58
我的启蒙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