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副标题: 苏珊·桑塔格文集
译者: 姚君伟
出版年: 2013-4
页数: 408
定价: 52.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苏珊·桑塔格文集
ISBN: 9787532759934
内容简介 · · · · · ·
桑塔格日记首次公开出版;一部宛如浓缩的欧美断代文化史的名人日记
自《反对阐释》开始,每一本桑塔格著作的问世,都是美国一次重大的文化事件。这种现象,甚至到桑塔格死后都在延续。许多有关她生平逸事的著作在她逝世后陆续出版,而所有这些在桑塔格身后出版的著作中,当属桑塔格日记的出 版最令人期待与激动。苏珊•桑塔格身后留下了近100个日记、笔记本。
2008年12月,在她去世4年后,由其子戴维•里夫亲自整理的三卷本桑塔格日记首卷《重生》出版,世人终于得以窥见私人日记中那个真我的女斗士。
1947至1963年,这16年,正是桑塔格从一个花季少女成长为一个青年作家以及单身母亲所走过的历程。其生命的中心内容就是不顾一切地去经历:如饥似渴地去阅读,竭尽全力地去理解。日记中的内容都是高密度的、省略性的、跳跃性的,有大量的摘抄、无穷无尽的书单、关于写作的想法、与不同时期友人...
桑塔格日记首次公开出版;一部宛如浓缩的欧美断代文化史的名人日记
自《反对阐释》开始,每一本桑塔格著作的问世,都是美国一次重大的文化事件。这种现象,甚至到桑塔格死后都在延续。许多有关她生平逸事的著作在她逝世后陆续出版,而所有这些在桑塔格身后出版的著作中,当属桑塔格日记的出 版最令人期待与激动。苏珊•桑塔格身后留下了近100个日记、笔记本。
2008年12月,在她去世4年后,由其子戴维•里夫亲自整理的三卷本桑塔格日记首卷《重生》出版,世人终于得以窥见私人日记中那个真我的女斗士。
1947至1963年,这16年,正是桑塔格从一个花季少女成长为一个青年作家以及单身母亲所走过的历程。其生命的中心内容就是不顾一切地去经历:如饥似渴地去阅读,竭尽全力地去理解。日记中的内容都是高密度的、省略性的、跳跃性的,有大量的摘抄、无穷无尽的书单、关于写作的想法、与不同时期友人的关系,以及详尽的自我分析。
重生:桑塔格日记与笔记1947~1963的创作者
· · · · · ·
-
苏珊·桑塔格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苏珊•桑塔格(Susan Santag,1933—2004),美国作家、评论家、女权主义者,当代西方最引人注目也是最具争议性的一位女知识分子,被誉为“美国的公众良心”、“大西洋两岸第一批评家”。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47年11月23日 我相信: (a)没有人格神,也没有来生 (b)世上最令人向往的是忠实于自己的自由,即诚实 (c)人与人之间唯一的区别在于智力 (d)评价一个行动,唯一的标准是它使人幸福或者不幸福的最终效果。 (e)剥夺任何人的生命都是错误的 [缺“f”和“g”两条] (h)此外,我还相信,一个理想国家(除了“g”以外)应该是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政府控制公共设施、银行、矿井,+运输和艺术津贴。一笔令人安逸的最低工资,以及对残障人员和老人的供养。国家照顾孕妇,不区别对待婚生子+非婚生子。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49年10月21日 我回到芝加哥,没有快乐,+不仅发现了意料之中的阴森,还发现要面对一个新的考验。又一次,我因缺乏实用知识而使自己遭受一种真正的,+几乎要击垮我的磨难。一年前的夏天的工作给了我至关重要的启示,这过去的几星期也一直如此。那时我就明白我无法忍受干白领工作,+我无法指望上大学、看书、写作之后还能干什么工作挣足够的钱让自己过上好日子。(我曾经天真地以为与其做伪知识分子的什么事,比如教书,还不如做某件无意义的事情——我没有意识到一个人会因为他大部分工作时间里的活动而变得多么的麻木、枯竭。)这打消了我企望过无产者生活的一半的念头,+我目前注重身体存在的方式已经剥夺了我的另一半幻想! (查看原文) —— 引自第63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重生:桑塔格日记与笔记1947~1963"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重生:桑塔格日记与笔记1947~1963"的人也喜欢 · · · · · ·
重生:桑塔格日记与笔记1947~1963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0 条 )
> 更多书评 40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Hamish Hamilton (01 Jan 2009)9.4分 82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8)8.4分 410人读过
-
麥田出版社 (2010)8.5分 171人读过
-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2008)8.4分 67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国内出版的外国同志文学作品 (kafka)
- 摇滚穷三代,买书毁一生【第二辑】 (酋长夫人刘球球)
- 女性文学--温存柔韧,细腻内敛,生猛冷峻 (墨梓🐳)
- 2013年3.1~4.30大陆推出的外国文学新书 (Onetti)
- 2013年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TOP100 (451½°F™)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重生:桑塔格日记与笔记1947~1963的评论:
feed: rss 2.0
5 有用 暗夜的星辰 2014-10-01 18:55:45
她渴望愛,害怕獨處,不斷地愛,不斷傷害。談不上別人傷害她,對愛的渴求,對性的渴求,如同她對知識的渴求。“從幼年起”,她“就一直享受著對獲得知識的狂喜。”狂喜就是狂喜,她異乎尋常的早熟,敏感,她的內心世界複雜得猶如整個宇宙,因此她認為自己是屬於內在型作家(同卡夫卡一類),而荷馬,托爾斯泰等在她看來的外在作家似乎偉大得多,他們試圖再現一個帶著令人讚歎的仁慈的世界,而她,則只能是打開癲瘋之瓶的蓋子。她不... 她渴望愛,害怕獨處,不斷地愛,不斷傷害。談不上別人傷害她,對愛的渴求,對性的渴求,如同她對知識的渴求。“從幼年起”,她“就一直享受著對獲得知識的狂喜。”狂喜就是狂喜,她異乎尋常的早熟,敏感,她的內心世界複雜得猶如整個宇宙,因此她認為自己是屬於內在型作家(同卡夫卡一類),而荷馬,托爾斯泰等在她看來的外在作家似乎偉大得多,他們試圖再現一個帶著令人讚歎的仁慈的世界,而她,則只能是打開癲瘋之瓶的蓋子。她不間斷閱讀與寫作,記筆記,看電影,戀愛,又因為大手大腳愛花錢而不得不多掙錢。她懷疑自己的真誠,覺得話太多,又無法抑制自己內心的感情,她除了對別人訴說,更把這一切訴諸筆端,寫進一本又一本日記中。我熱愛她,還有一個非常簡單的理由:這個摩羯座女孩,對愛的堅定和執著,猶如她對待生活和自我一般,絕不妥協。 (展开)
1 有用 海鹰 2013-09-14 07:38:00
期待下一卷
7 有用 墨梓🐳 2013-08-09 13:49:21
一个思想逐渐成熟的过程,妙的是她惊人的早慧和精准的把握,使她较早的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并且一直保持自己的尖锐
1 有用 魏小河 2015-08-02 20:43:44
日记。
33 有用 Anastasia蜗牛 2015-07-08 15:42:31
由于过于个人化,并不很好读。少女时代的自我确认、挣扎煎熬、对知识和性爱的无限贪婪,她真的醉心于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