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三姐妹中的小妹安.勃朗特的第一部作品,带有明显的自传性质。描写女主人公安格妮丝.格雷两次给人做家庭教师时受到的种种虐待,以及与为人正直的副牧师韦斯顿之间相濡以沫的真挚感情。
艾格妮丝·格雷的创作者 · · · · · ·
-
安妮·勃朗特 作者
喜欢读"艾格妮丝·格雷"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艾格妮丝·格雷"的人也喜欢 · · · · · ·
艾格妮丝·格雷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4 条 )

残酷真实的家庭女教师实录
完全打破了我对那个时代家庭女教师的刻板印象,不同于后世更浪漫化的情节展开,Agnes是非常有主体性的一个女性形象,小说也更深刻,富有教化的意味。 从开篇她选择为陷入经济困难的家庭挺身而出,外出工作获取报酬时,她就已经开始了与命运的抗争。作为一个普通人家的女儿,Agn...
(展开)

还是喜欢十九世纪的静谧的小说
说实话,真希望自己也是Agnes,家人宠爱 自己却不知天高地厚的要独创天地,受挫了也不会对家人说只是默默的扛着。想用自己的微薄力量为家人分忧解难。曾经的我何尝不是这样的呢,记得可笑的要自己出去睡,结果被哥哥的一句话就给吓了回来~~哈哈,早就觉得自己可以承担部分责任...
(展开)

向Anne Bronte致敬
未读之前,我以为她是一个长期患哮喘病、性格偏内向和沉思的弱女子,文字哀戚悲苦,纵然能让人触目伤怀,但踯躅于自我情感的抒发或沉重的反思和说教,作品即使有吸引力,也不会让我对作者有什么景仰之感。 书不厚,开头也不是一大段迷人的景物描写,她似乎不急于要...
(展开)

阿格妮斯的世界是真实的女性世界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和《女房客》比起来,这本书显得平淡很多,没有特别明确的女性主义宣言,甚至女主的个性都让我幻视了《维莱特》里的露西,那么压抑,那么忍耐,也没有特别抓马的剧情,甚至女主的爱情都那么顺理成章,让人毫不意外。 全书最让我觉得过瘾的话竟然是从“反派”罗莎莉嘴中说出的:... (展开)> 更多书评 24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7 )
-
Wordsworth Editions (1994)7.5分 66人读过
-
Penguin Classics (1989)暂无评分 17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1994)7.2分 348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1994)7.2分 243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37°暖书单(二) (37°暖)
- 名著名译 (开元🌈)
- ①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Z)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2013年新书(第二辑) (嘉木立)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8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艾格妮丝·格雷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Lycidas 2015-04-11 21:09:31
平淡。
0 有用 琼林 2017-10-02 17:01:59
人物刻画得比较脸谱化,视野受安妮勃朗特个人、也受当时社会教条的局限。
5 有用 smile 2017-08-22 13:06:53
回答柔和,使怒消退,言语暴戾,触动怒气。 要想生活得快乐,最好的办法是做正当的事,不要恨任何人。宗教的目的不是教导我们怎样去死,而是教导我们怎样生活。你越是能够及早成为具有智慧和美德的人,你的幸福就越是能够得到保证。 但是有人认为,地位和财富是最主要的幸福。 在母亲生命垂危日子里,勃朗特家这六个小孩子常常手拉着手走出家门,朝着阳光明媚但又荒无人烟的原野走去,一路上年长的孩子细心地照料着蹒跚学步的弟... 回答柔和,使怒消退,言语暴戾,触动怒气。 要想生活得快乐,最好的办法是做正当的事,不要恨任何人。宗教的目的不是教导我们怎样去死,而是教导我们怎样生活。你越是能够及早成为具有智慧和美德的人,你的幸福就越是能够得到保证。 但是有人认为,地位和财富是最主要的幸福。 在母亲生命垂危日子里,勃朗特家这六个小孩子常常手拉着手走出家门,朝着阳光明媚但又荒无人烟的原野走去,一路上年长的孩子细心地照料着蹒跚学步的弟弟妹妹;这些孩子长大以后,还十分热爱这片荒野。 (展开)
0 有用 BluePeninsula 2023-10-12 13:24:56 上海
原来安的风格是这样的,和姐姐们差别挺大。文字朴素平实但优美清新,人物性格温和但坚定,格雷小姐在故事里其实一直冷静的、抽离的、旁观的,虽然雇主们待她恶劣,但是她更多的态度可能是对别人的不屑和同情而不是自怜自艾,这一部分比和爱德华的爱情部分有趣。然而小说想表达的道理还是很保守的:安分守己、勤勉知足、宗教式的平等博爱等等。
1 有用 jinuobili666 2015-01-16 21:01:57
一部描写家庭教师的小说,这个家庭教师和简爱并不一样,在家里也是受到了宠爱,但是又养成了谦逊的性格,而且所有的行事竟然是按照上帝的愿望,所以算是一个乐于奉献的完美的教师 每一个家长并不是为了孩子好一个愿望去教育孩子,第一个家庭的孩子,就是家长也知道每一个孩子的缺点吧,只是不愿意改正;而第二个有大不一样了,仅仅是自己面对了一个不如自己理想的人生,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过的比自己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