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迦陵说词讲稿》是迦陵讲演集七册之一。书中内容是作者多年来辗转各地讲学随时被人邀讲的一些录音整理稿。这是在这一系列讲录中内容最为驳杂的一册书。
迦陵说词讲稿的创作者
· · · · · ·
-
叶嘉莹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叶嘉莹教授出生于1924年,1945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国文系,自1954年开始,在台湾大学任教15年,其间先后被聘为台湾大学专任教授、台湾淡江大学及辅仁大学兼任教授,1969年迁居加拿大温哥华,任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1990年被授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称号,是加拿大皇家学会有史以来唯一的中国古典文学院士。 自1966年开始,叶嘉莹教授先后曾被美国哈佛、耶鲁、哥伦比亚、密西根、明尼苏达各大学邀聘为客座教授及访问教授。自1979年开始,叶嘉莹教授每年回大陆讲学,曾先后应邀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辽宁大学、渝州大学、兰州大学、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湖北大学等数十所国内大专院校讲学,并受聘为客座教授或...
叶嘉莹教授出生于1924年,1945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国文系,自1954年开始,在台湾大学任教15年,其间先后被聘为台湾大学专任教授、台湾淡江大学及辅仁大学兼任教授,1969年迁居加拿大温哥华,任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1990年被授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称号,是加拿大皇家学会有史以来唯一的中国古典文学院士。 自1966年开始,叶嘉莹教授先后曾被美国哈佛、耶鲁、哥伦比亚、密西根、明尼苏达各大学邀聘为客座教授及访问教授。自1979年开始,叶嘉莹教授每年回大陆讲学,曾先后应邀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辽宁大学、渝州大学、兰州大学、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湖北大学等数十所国内大专院校讲学,并受聘为客座教授或名誉教授,并被马来西亚、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多所大学聘为客座教授。此外,叶嘉莹教授还受聘为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名誉研究员及中华诗词学会顾问,并获得香港岭南大学荣誉博士、台湾辅仁大学杰出校友奖与斐陶斐杰出成就奖。 叶嘉莹教授的英文专著有《Studies in Chinese Poetry》,由美国哈佛大学亚洲中心出版;中文专著有《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灵谿词说》、《中国词学的现代观》、《唐宋词十七讲》、《词学古今谈》、《清词选讲》等近20种。1997年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迦陵文集》10册;2000年台湾桂冠图书公司出版了《叶嘉莹作品集》24册。叶嘉莹教授的著作在中国古典文学界及广大诗词爱好者中有很广泛的影响,《灵谿词说》还曾于1995年获教育部颁发的“全国高等学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优秀成果”一等奖。
目录 · · · · · ·
第一章 词与文化
第一讲 从西方文论看花间词的美感特质
第二讲 谈中国诗词文本中的多义与潜能
——九九四年冬在南开大学七十五周年校庆学术报告会上的讲演
第二章 词与历史
· · · · · · (更多)
第一章 词与文化
第一讲 从西方文论看花间词的美感特质
第二讲 谈中国诗词文本中的多义与潜能
——九九四年冬在南开大学七十五周年校庆学术报告会上的讲演
第二章 词与历史
第一讲 鸦片战争在林则徐、邓廷桢二家词中的反映
第二讲 从晚清两大词人的词史之作看中日甲午战争
第三讲 当爱情变成了历史——晚清的史词
第四讲 庚子国变中的几首词作
第五讲 无可奈何花落去
——从晚清两大词人的词史之作看清朝的衰亡
第三章 词与词学家
第一讲 张惠言与王国维对词之特质的体认
第二讲 从西方文论看张惠言与王国维两家的词学
第三讲 王国维《人间词话》的境界说
第四章 词与词人
第一讲 苦水先生作词赏析举隅
第二讲 一位当代自然科学家对生命的反思
——谈石声汉先生的一组小词《忆江南·春蚕梦》
第三讲 传统诗词中簪花照镜的反思——谈石声汉先生的三首小词
第四讲 简介几位不同风格的女性词人——由李清照到贺双卿(上)
第五讲 简介几位不同风格的女性词人——由李清照到贺双卿(中)
第六讲 简介几位不同风格的女性词人——由李清照到贺双卿(下)
附录
附录一 神龙见首不见尾
——谈《史记·伯夷列传》的章法与词之若隐若现的美感特质
附录二 漫谈《红楼梦》中的诗词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诗的语言是男性的,词的语言是女性的。……男子说话时比较注重理性和逻辑,而女子说话时则比较注重感性和形象,小词里边有很多地方不是很有逻辑,不是把事情说得很清楚,但却有很深刻的感受在里边。这就是一种女性的语言。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8页 -
花间词的女性续写所形成的“双性”特质对后世词与词学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花间词之后,词的演进经过了几次值得注意的转变。其一是柳永的长调叙写对花间派令词的内容造成了一大改变;其二是苏轼自抒襟袍的“诗化”之词的出现对花间派令词的内容造成了一大改变;其三是周邦彦之有心勾勒安排的“赋化”之词的出现对花间派令词之自然无意的写作方式造成了一大改变。从表面来看,这三大改变无疑是对我们前边所说的女性语言、女性形象及因自然无意的写作方式而呈现之双性心态的层层背离。但有一点是我们一定要注意到的,那就是当词的发展脱离了花间词的女性叙写之后,虽不能再完全保有花间词中女性与双性的特质,但无论柳词一派之佳者、苏词一派之佳者,还是周词一派之佳者,却都各自发展出了一种虽不假借女性与双性,但仍具含了与花间词之深微幽隐富含言外意蕴的特色相近似的另一种双重特质之特美。这种美学特质的形成,无疑是受到了花间词之特质的影响。王国维曾说:“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而后世词在脱离了女性与双性之后的这些多种方式的双重性质之美学特质的形成,可以说也正是花间词之特质的一种“在神不在貌”的演化。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迦陵说词讲稿"的人也喜欢 · · · · · ·
迦陵说词讲稿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2 条 )

《迦陵说词讲稿》—词的美好
> 更多书评 12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学人文丛-叶嘉莹 (白露@思勉)
- 豆瓣五星图书【古典文学】 (爱玛·包法利)
- 北大出版社文学书 (石头开花)
- 叶嘉莹先生论著 (繁星不过微澜)
- 迦陵文集 (小米=qdmimi)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迦陵说词讲稿的评论:
feed: rss 2.0
9 有用 momo 2013-01-22 13:05:42
内容确实比安意如啊苏樱之流要深刻,也不那么矫情。。。叶老师确实很博学,崇拜一下。。。甚至还探讨到了女权主义的话题,讲到了英国文学老师一再提及的阁楼上的女人。。。喜欢。。不过,内容常常重复,有点小郁闷。
0 有用 人造人 2013-07-12 18:07:54
2013-07-12
1 有用 D 2017-02-13 14:15:28
叶先生说君臣关系如夫妻关系,以弃妇视角写仕途之不得志,是古代诗词者的第二性。却让我想到的是,现代女性在受教育方面获得平权时,是否能创造出自己新的第二性。从古诗词中感发出自己作为一个人,而不只是个女人,在这个社会所能开拓出的一方天地。
19 有用 大鲤鱼(丹AI) 2012-12-25 13:21:38
最感动的不是说词,而是叶先生以她一生的坎坷与深情,证明了“读诗可以让心不死”。
0 有用 塔可夫斯基的镜子 2008-11-21 22:35:42
曹丕所写的给他一个朋友吴质的信《与梁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白日既匿,继以朗月。同乘并载,以游后园。舆轮徐动,宾从无声。